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人类健康与环境
47722000000015

第15章 食品污染与人类健康(1)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被外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感官性状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或降低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过程。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从毒奶粉事件说起

所谓“毒奶粉事件”是指制造商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被发现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食用该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其后,愈来愈多制造商的奶制品被揭发也含有三聚氰胺。

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

关注食品安全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大陆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至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而且人们发现2个月来,全国多省已相继有类似事件发生。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河北三鹿外,还包括:广东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元、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2008年9月19日,伊利、蒙牛及光明三品牌液态奶被中国质检总局公布含有三聚氰胺,抽检蒙牛121批次产品中,有11批次被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8-7毫克;伊利81批次产品中,有7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7-8.4毫克;光明93批次产品中,6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6-8.6毫克。

此外,在新加坡与香港均发现中国生产的伊利雪糕和大白兔奶糖含有三聚氰胺;台湾则是在大陆进口的奶精中发现三聚氰胺,此事导致台湾使用大陆奶精的产品包括即溶咖啡、麦片等大规模下架。这是全球第一回发现大陆植物性蛋白类产品掺有三聚氰胺的案例;香港也疑似在雀巢公司的炼乳中发现三聚氰胺的踪迹。

事件爆发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全面或部分禁止中国大陆奶制品及相关产品(糖果、咖啡和巧克力等)的销售或进口。欧盟也宣布,已全面禁止含牛奶成分的中国制婴儿产品进口。

事件进一步升级后,中国奶制品行业在网络抽样分析中,民众的信心指数已降至最低点。不少大陆民众人心惶惶,许多人不敢吃大陆品牌奶制品,外国奶粉销量开始上升。

2008年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前在午宴上说:“毒奶粉事件给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作为中国政府负责人,我感到十分痛心。”他承诺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状况。

毒奶粉事件暴露了食品安全问题,也唤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与健康问题的关心。民以食为天,在所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中,数食品污染的危害最大、最直接。

食品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采用,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日趋复杂化,高速发展的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波及食物并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的食品污染事故。

一、食品污染问题很严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食品污染问题日益尖锐、突出。除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外,近几年来,国际上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如欧洲的二英污染畜禽饲料事件、比利时可口可乐污染事件、法国的李斯特菌污染熟肉罐头事件和日本的生拌色拉蔬菜的O157:H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等,形成一次次的食品卫生问题的冲击波,使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食品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控制食品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例如欧盟于2001年1月份发布了“食品安全白皮书”,计划在近年内组建欧洲食品安全权威机构,并建立快速警报系统,使欧盟委员会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问题采取适当的反应。美国于1998年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法国也成立了食品安全局,加强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这一切都说明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已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二、食品污染产生的途径

1.环境污染引起食品生产过程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可以从食品种植、养殖的生产源头上影响食品。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中国环境质量公报,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染水体中生长的水生生物,包括水藻、鱼虾、贝、蟹等被污染后,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聚集、浓缩,最后到达食物链的顶端--人体,从而引起人类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祸害子孙后代。例如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先天性水俣病是世界上第一例因环境污染而诱发的先天畸形病。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甲肝流行事件,就是因启东地区带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了水域,造成毛蚶污染而引起的。

工业废水对农作物的污染更为直接,影响也大。据统计,我国工业废水有80%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无机、有机有毒化合物,还有许多水体被农药污染,被洗涤剂等生活污水污染。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数量,但畜禽排放的大量粪尿与养殖场的大量废水,大多未经妥善处理即直接排放。这些粪便中常常含有大量细菌、残存的驱虫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激素等对人体和水体环境有害的物质。一些城市(如上海、北京等)畜禽养殖业的污染负荷量已经超过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污染负荷总和,这对周围的环境及一些水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如果用这些污水来灌溉农田,就会污染土壤,造成许多有毒物质进入农作物(粮食、蔬菜、水果等)体内,长期积累下来后再被人体摄入。如果用被污染的农作物喂养牧畜、家禽等,也同样会造成有毒物质在这些动物体内积存,然后再通过食物链而转入人体,危害健康。

2.家禽、家畜喂养过程中的人为污染

我国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把变了质的、已结成饼、发出一股霉味的米皮糠作饲料喂猪,怕猪吃了出问题,就在饲料中多加点土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和自制的添加剂。他们还用“肠粉”和“血粉”来代替鱼粉作为蛋白饲料。在这些个体养殖户看来,饲养家禽、家畜,无须讲究,饲料配方、药品使用、卫生防疫、屠杀规程等都可自作主张,随意性很大。据说,为了家禽、家畜长得快、出肉率高,饲养场养猪、养家禽,几乎没有不使用添加剂、抗生素和激素的。这些抗生素一部分被残留在动物体内,造成食物的抗生素污染。当人吃入这种动物的肉、奶、蛋时,也间接地吃入了这些抗生素。长此以往的后果是在人体内产生抗药性,破坏人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时可能造成严重的抗生素过敏反应。

农户、养鱼户为了使家禽、农畜及鱼类快长肉、多长肉而使用各种激素,例如为了猪、牛、羊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为了奶牛多产奶,采用人工受孕、给奶牛喂雌激素和孕激素等;为了不让鱼产卵影响长肉,就给鱼或鳝鱼喂避孕药,等等。这些激素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会使儿童早熟。据报道,北京某医院妇科接诊了一位“患者”,她是一养鱼专业户的女儿,8岁,可女性性特征已显露,并已出现初潮。其母对女儿的异常现象十分着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性早熟。其缘由是该养鱼专业户怕鱼产卵影响长肉,就给鱼喂避孕丸,而其女又特别爱吃鱼,结果因为父母为了多赚钱导致了下一代性早熟。

如“肉瘦精”猪肉案,2001年4月25日,广东河源的王小姐一家六口进食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出现手脚发抖、头痛、心慌、气促等不适。这就是见诸媒体的首宗“瘦肉精”导致中毒的事件。时隔半年,广东河源市又发生多起群体性严重食物中毒事件,这次被“瘦肉精”毒倒的有333人。医院及疾病控制部门均表示:这是河源市建市以来中毒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所有中毒者病发前均进食过猪肉。在这期间,浙江、上海、北京也有“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瘦肉精”中的化学成分在医学临床上可以治疗哮喘,国际上也有一些运动员非法服用该药以提高肌肉力量。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由于人食用了添加“瘦肉精”的猪肉、猪肝后会引起心脏功能紊乱,我国已对其明令禁止。然而,一些不法养殖商贩仍在违规添加。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又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至21日,事件累计发病人数70人。据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介绍,目前已查明,导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猪是由生猪个体经营者分别收购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通过天河牲畜批发市场进入广州市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场进行售卖。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导致含“瘦肉精”残留的猪肉流入广州市零售市场,最终导致大范围的中毒事件。

3.粮食、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人为的污染

为了提高粮食、蔬菜、水果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植物生长激素、膨大素,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改变粮食、蔬菜、水果的性质,或残留在食物中。现在有些水果、蔬菜异常的大,产量虽然上去了,可口味全没了。更重要的是吃了这些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包括导致癌症、生长发育异常、性与生殖功能异常等。为了防治作物病虫害,一些人大量使用农药,使农药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中大量残留,严重超标。如果人长期食用超标农药残留的食物也可导致慢性农药中毒,并具有环境激素样作用。

4.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人为污染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些不法商贩,以制作蛋白饲料或以养狗喂雕之名,大量收购病死鸡,运往天津武清县、河北廊坊市等地的集散地,批发给当地农民,他们用双氧水泡半天时间,待淤血泡出后,再佐以亚硝酸盐、柠檬黄等化工原料及一些土产“香料”加工着色,制成“烧鸡”等熟食,再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生产数量之多,参与者之众,涉及范围之广,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这一违法行为已有10余年历史,竟无人过问。

山东历城工商分局巡查人员发现货架上的所谓“优质香肠”,竟是在一排废弃的破旧养猪房内生产的,一台粉碎机正在粉碎长满绿毛的变质火腿香肠,屋内乱七八糟地堆放着造假用的模具,发了霉的猪肉,变质的火腿、香肠,满地污水横流,苍蝇成群,不时散发出阵阵恶臭味。

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豆制品,看上去色泽鲜明,听上去名目诱人,实际上也是在卫生状况极差、根本不具备食品生产条件的恶劣环境下制作的,而且还掺入不少工业用的滑石粉、建筑用的黄色颜料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一些不法生产商人为了食物颜色好看,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包括香肠、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番茄酱、调味酱等产品。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苏丹红I归为三类致癌物。肝脏是苏丹红I产生致癌性的主要靶器官,此外还可引起膀胱、脾脏等脏器的肿瘤;苏丹红I具有致敏性,可引起人体皮炎;苏丹红I还有细胞遗传毒性而具有致突变作用。另外,用工业硝盐卤制的卤肉颜色红润,很是好看,但长期食用则易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