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刚八岁的王科就已经获得了少儿发明创造一等奖。原来,王科从小时候就对身边的很多东西感兴趣。他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经常摆弄家里的玩具,有好多东西都被他弄坏了,他的父母从来不因为这些而教训他,反而鼓励他不断地探索,有时候跟他一起在拆卸的玩具前,为他讲解那些东西的操作原理。父亲的耐心指导加上王科强烈的好奇心,让他比同龄人学到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他的动手能力也强于同龄孩子。
虽然只有八岁,他已经是一个小小发明家了,他还经常被一些电视台邀请上舞台,展示他的小发明。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更明确的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
好奇心是推动孩子获取新知识的主要动力。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曾说过,“好奇心、求知欲和善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引擎。”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动手来做一些事是孩子的天性。
好奇是孩子得到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是探索科学知识的动力,是启迪孩子智慧的火花。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孩子好奇,他们必然对不懂的新事物产生怀疑,进而发问或从实践中去探索。
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
几乎每一个科学家的成长都可以告诉我们,他们的一生是充满了对大自然奥秘好奇的一生,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探求。
有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
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
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说完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
母亲的这么一骂,一扔,实际上就等于扔掉了她的求知欲。生活中常常有很多类似的父母,他们常常都不鼓励、甚至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当孩子因为好奇而把家里的东西拆坏了的时候,很多父母就因此责骂孩子;当孩子跟着父母一块上街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指东指西叫父母看,父母虽没有阻止,但通常会叫孩子不要看得太久;当孩子观察某个事物时,父母会加以阻挠“别浪费时间,去做作业”……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丧失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把自然界的事物都看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对自然界没有任何疑问,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思考为题的角度就会变得很狭窄,目光变得短小,所有问题的答案对他而言只有一个标准。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
因此,父母不仅不应该压抑孩子的好奇心、禁止孩子发问,反而要鼓励他们,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倾听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支持。孩子问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用不理睬、厌烦甚至嘲笑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正是由于父母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沮丧,从而放弃了提问,孩子的好奇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消失。父母应该注意,当孩子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切忌对他们说“你怎么这么烦!”“你没见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笨死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这些话会很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放下手头的事情,弯下腰,目光注视孩子,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讨论一下!”。
不要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孩子的好奇所指向的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事物现象后面的规律和原理。而规律和原理一般不能用感觉直接感知,但可以由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间接感知。因此,让孩子观察水怎样变成冰、冰怎样化为水、水怎样化作水蒸气;观察春天的花开花落;观察小草慢慢地长大等等,可以调动孩子的记忆信息,促使大脑思考,产生问题,引起好奇。
给孩子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比如,让孩子自己制作简单的玩具,自己设计一种游戏等。孩子会对于自己动脑筋想出来、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之中,他们便会将思考问题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
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作为父母,一定要好好地开发和引导孩子积极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