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孩子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人的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样读:“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有钱人来读书,则改成:“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另有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工了一下,使之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理解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所有的新知识、新技能都需要靠理解能力来“消化”。例如,阅读一篇文章,必须理解字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否则就谈不上理解。学习一门科学,必须理解其概念、定理、原理、定义、定律等等,否则学习就是一句空话。
这里的理解不同于了解。了解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充其量只知道“是什么”。而理解是对知识的本质的掌握,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理解是比了解更高层次的认识,而了解又往往先于理解而存在。例如,能说出或写出某一个公式、定理,属于了解;而真正懂得这个公式、定理的含义,明白其由来,找出其因果联系,掌握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及特殊方式,则属于理解。
理解能力的提高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的有以下方面:
让孩子学会去认真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阅读大量的书籍可以使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知识面、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现实生活中,许多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有大量的阅读经历,有着丰富的课余爱好。人生短暂,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让孩子把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需要理解的知识联系起来。这也是一种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理解某部电影中的特务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以往孩子对特务的理解出发,帮助孩子逐步懂得:面貌丑陋、头戴鸭舌帽的或相貌端庄、谈吐文雅的人都可能是特务,也可能不是特务,其本质不在外表,而在是不是仇恨人民,是否企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这样,就能使孩子对特务的本质加深理解。
教孩子学会巧妙地提出设疑。让孩子在读书的基础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这对提高理解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孩子在学习数学这门功课里关于“圆的认识”的时候,他就想到了生活中各种规格、各种款式的自行车、汽车。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的呢?假如做成方形或椭圆形的,行吗?通过这样的设疑,孩子的好奇心理和急于求果心理迫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孩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还是以上边“圆”为例。有的孩子只举出了几个圆的例子,却说不出什么叫“圆”。这就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阶段。而有的孩子不但能举出实例,而且能正确说出圆的定义和特点,这样的孩子才能说对“圆”有了深刻的理解了。抓住知识的内部的本质性联系,就是要深入地理解知识,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运用等等。
教导孩子积累知识经验,同时进行思维训练。一般地说,理解力是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成正比的。知识水平越高,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因为知识经验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有的孩子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结果既学不好文也学不好理,只要文理渗透,才能相得益彰。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思维活动。积极的思维、勤学善问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必然的联系。此外,理解能力的提高还和记忆、观察、注意等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