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进孩子学习习惯全攻略
47762100000005

第5章 消除对老师的抵触心理

数学课上,一位同学向另一位同学借直尺,同学在扔过去的时候正好砸中了周岚的脑袋,周岚忍不住发出一声“唉哟”,引来同学的一片哄笑。

老师在制止同学笑声的同时,也严肃地告诫周岚:“周岚,以后要认真听讲,不要做一些小动作,以免扰乱课堂秩序。”

周岚听了,心里觉得委屈极了:我是在认真听讲,是别人把东西砸到我的头上的,我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于是,对老师说:“老师,我没有。”

看到周岚当众反驳自己的话,数学老师生气极了,朝周岚吼到:“出去,明天把你的父母叫来!”

从此以后,周岚就非常记恨起数学老师来。每当上数学课时,他都经常故意发出一些声响惹老师生气,还经常不做数学作业。因此,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情绪容易波动的时期,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去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在学习上也不例外。正像上面故事中的周岚一样,他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便会在这个科目上下功夫,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他们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而造成学习成绩下滑。

由此看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成绩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不但如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是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孩子在课堂上应过着一种积极的、有血有肉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生活。否则,孩子就会终日处于冷漠、惊恐的环境下,常受到无端的指责与呵斥,他们就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因此,父母要做师生关系的促进者。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去促进孩子和老师的和谐关系。

有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母亲,非常注意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而且十分笃定地认为:老师不喜欢他的孩子。

有一天,当孩子放学时,她问儿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答道:“真无聊!今天我一直举手,老师却只叫别的同学。”

一听到孩子的叙述,她再也按捺不住怒气,立刻打电话到学校,一口气说出她对老师的不满。

当校领导找那位老师调查情况时,老师感到很意外,而且对这位父母的指责也感到非常委屈和气愤。事实上,那位老师根本没有偏袒的心理,而这个孩子的成绩也很好,老师还期望他能担任班长。

但是,从这一天之后,这位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几乎濒临破裂之境,以至使这位孩子在上课时,再也懒得举手发言了,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的确,老师有时候可能对孩子们的管教态度,有严缓之分、亲疏之别,也可能根本不予以管教,但是,即使真有如此情形,极可能为偶发事件,或是孩子多心所致,也可能是老师因孩子们的性格不同所施行的不同教育方法。总括而论,这种做法,不论其出发点是什么,父母都不应该盲目地断定是老师“偏心”。

父母通常也只能从孩子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当父母从孩子的口中体会到孩子对老师有了抵触的心理时,此时,父母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

有些父母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只相信孩子的话,告诉孩子“老师为什么只会骂你呢?”或是“可能是老师不喜欢你吧!”其实,这样的回答方式,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变得不信任老师。师生关系的紧张,对孩子的学习有百害无一利。

父母帮助孩子消除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给孩子创造一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氛围。当你发现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时,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地发表意见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毫不隐瞒地讲清楚,老师批评他的原因,以及对他的态度,和他接受批评时的心情。这时,你要认真倾听,并采取适宜的方法解决。

如果是属于孩子认识偏激或行为错误时,你要积极引导;如果是属于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你要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以化解孩子的抵触心理。

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你可以创造情景让孩子亲身体会老师的难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对老师的不满情绪。父母要切忌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之前,就简单粗暴地批评老师。如,有的父母对孩子一向很溺爱,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一旦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就指责老师。父母这种不经调查研究、草率表态,一味地批评老师的做法,将助长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并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孩子很容易受到情绪传染,一旦她感到连父母都讨厌那位老师,就可能会更加理直气壮地排斥老师、排斥学习。

父母要时刻注意与老师保持沟通。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这对父母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是极其重要的。老师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班上每一个孩子都有很全面的了解,所以在评价孩子时总会产生一些偏差,如果此时父母能及时提供孩子的日常行为状况,有利于老师实施教育。同时,父母也应该逐步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再是成天被捧着的、被护着的孩子。

总之,为了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并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作为父母,你必须尽可能避免孩子由于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而产生的不愉快学习体验。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对老师的尊重是一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