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中国卷
47762900000001

第1章 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尝胆”这回事吗?

《左传》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的事,但没有提过他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仅记载勾践在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

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文中,苏轼发挥想象力,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明朝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东汉赵晔写的《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记载了勾践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困极之时,“攻之以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是对《吴越春秋》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