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038

第38章 生活中也讲俗语俗话

毛泽东讲话大都比较通俗易懂,且生动活泼。通篇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就是那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一听也能明白。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不是神,是人,在生活中,他也常常讲俗话,甚至还讲一些不雅的话。但是,他讲俗话时,往往把平常人说的俗话上升到一种文明的境地,是既通俗易懂又不流入粗俗。

人放屁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当众放屁却历来被认为是不雅,甚或不恭,是最丢丑的事。正因为这样,如果谁当众放了屁,就会感到难堪,为之脸红。然而又有谁一生从未在人面前放过屁呢?

毛泽东做人做事真诚实在,他把放屁看成是很自然的事。当工作人员在他面前放了屁感到难堪时,他一句通俗玩笑,一个幽默,就把窘迫变成了欢笑。

转战陕北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天灾。陕北粮荒严重。1947 年冬,部队两个月里只有黑豆充饥。由于天天尽吃黑豆,肚子发胀,放屁就多。

警卫战士朱老四,由于抽烟多,牙都被熏黑了,咧嘴一笑就露出两排黑牙。一天朱老四站哨,毛泽东出屋散步,见到朱老四咧着嘴笑,煞有介事地说:“哎呀,老四同志,你的牙齿怎么这么黑哪?吃黑豆吃的吧?”

朱老四未及回答,却“噗”地放了个屁。

毛泽东像听到回答一样点点头:“不?噢,不是就好。”

朱老四正为在主席面前放了屁感到难为情,听毛泽东这么一说,竟忍不住憨笑起来。其他卫士也都被逗乐了。毛泽东话头一转,对大家说:“吃黑豆是个暂时的困难,陕北就是这么大个地方,每年打的粮食,就够自己吃的。现在敌人来了十几万,又吃又毁,粮食就更困难了。不过,这不要紧,我们要渡过这一关,再过几个月,就不在这里吃了,到敌人那边吃去。”

毛泽东接着对朱老四说:“你说,难道只许他们吃我们的,我们就不会吃他的?”

朱老四点点头,用力憋出一句:“吃狗日的。”

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4)

毛泽东对自己放屁,同样也是处之坦然。

转战陕北时,因吃黑豆胀肚,放屁放得他写电文都坐不稳,只好常到外边去散散步。

1965年秋,毛泽东写了《念奴娇·雀儿问答》这首词。1975年,《诗刊》杂志要发表,将词的清样送毛泽东审定。毛泽东让小孟读给他听。当小孟读到“不许放屁”一句的时候,她扑哧一下笑出声来。说:“主席,你写不许放屁,可你今天放了28个屁,我都给你数着呢。”

“噢,你还给我记着黑账。”毛泽东笑着说。“活人哪个不放屁,屁,人之气也,五谷杂粮之味也。放屁者洋洋得意,闻屁者垂头丧气。”毛泽东并不因自己是主席而忌讳放屁。

小孟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5)

毛泽东说俗话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有趣,其目的是解除尴尬,增加和活跃气氛。

毛泽东是一个很有人性的人,他发脾气时吼声如雷,令人害怕,但事后他又主动向人道歉,表现了一种谦谦君子之风,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在以后的回忆录中,甚至把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当做一种愉快而幸福的往事来记述。其实,毛泽东在平常和工作人员逗乐,以消除他作为领袖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对他由敬畏转而亲近。

姚淑贤曾为毛泽东专列服务的,她是天津人。

有一次,毛泽东的专列开到天津,在谈笑中,毛泽东兴致勃勃立起身,活动一下两臂和腰肢,踱入客厅。一边问姚淑贤:“你是天津人。天津有什么特产?”

“大麻花。”

“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更有名。狗不理……怎么叫了狗不理?”

“发明这种包子的老板一定很精呗,谁不吃他的包子他就骂了谁呀。”姚淑贤猜测着说。

“那么我们还是不要找挨骂。”毛泽东呵呵笑着,目光扫过卫士们,“今天小姚请客,大家吃狗不理包子!”

卫士们哄起来:“好啊,小姚请客!”

“请就请。”姚淑贤也笑。

“我们人可不少啊。”毛泽东用手一画,意思包括了所有车上的人。“谁叫你是天津人呢。你的工资是多少啊?”

“工资不多么,请一次客还是够的。”姚淑贤说。

“好,今天小姚请客。”毛泽东认真地说。姚淑贤便也认真了,红着脸就要掏钱。可是毛泽东拦住了,说:“钱么,还是我来掏。这叫吃大户。”

最后,大家在餐车坐好,可以闻到浓郁的包子香味。毛泽东用筷子指指小姚:“今天是小姚请客。”接着又诙谐地点一下头,“我掏钱”。

同志们哄然大笑。毛泽东带头咬口包子,说:“狗不理啊,快吃,不吃就挨骂。”

笑声中,同志们的筷子争抢着伸向盘子。(6)

毛泽东是个很幽默的人,因对狗不理包子名称感兴趣,而愉快地和姚淑贤开了个玩笑。在生活中毛泽东是开玩笑的能手。

毛泽东在生活中,对他身边的卫士、护士等都很平等亲近,常常与他们说说笑话,拉拉家常。

毛泽东晚年时常常与护士孟锦云谈天。有一次,毛泽东说:“孟夫子,来,我给你讲个故事。”

毛泽东常这样风趣地叫孟锦云孟夫子。小孟把沙发椅向毛泽东身边搬近了一些,就像几岁的小孩听爷爷奶奶讲那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入迷一样。

毛泽东操着难懂但还能让人听懂的湖南话说:“有一个人,从自己脖子上捏下虱子,害怕别人嫌脏,赶忙扔到地下说:‘我当是一个虱子呢,原来不是虱子。’另一个人马上捡起来说‘我当不是个虱子,原来是个虱子!’……

小孟听完这个故事,好奇地发问:“这个故事有什么意思,一点也不好听。”

“傻丫头,你什么都不懂噢!这就是说,告诉我们要讲实话嘛,虚伪的人真是可笑。”

小孟听了恍然大悟,觉得很有意思。“主席,再给我讲一个,你看看我能不能猜出什么意思。”

接着,毛泽东又给小孟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迎面是一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之后,又回头一看,说弥勒佛为什么也对你笑呢?那大臣赶紧回答说:‘他笑我今生不能成佛。’”

小孟听到此处,咯咯地笑了起来,急忙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是讲那个大臣会拍马屁。”

毛泽东点头称赞:“进步很快嘛,好聪明的傻丫头。”(7)

毛泽东一生在生活中都保持着这种幽默感,即便在晚年和病中也不乏幽默和诙谐。俗语俗话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哲理,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呆板、枯燥的语言会使人生厌,毛泽东经常运用大家熟悉的俗语俗话,使说话生动形象,通俗明白。

1972 年,毛泽东患重病时,护士俞雅菊从别的医院调来给毛泽东打针。小俞给毛泽东静脉注射时,打得又准又不疼,而且可以两只手打针,毛泽东对她称赞道:“你是个双枪老太婆嘛。”后来,只要打针,毛泽东就要求俞雅菊来打。

晚年的毛泽东很少去户外活动。但有一个春日的早晨,天气甚好,风和日丽,小孟劝毛泽东去花园走走,出乎意料,毛泽东欣然同意了。张玉凤和孟锦云一人一边地搀扶着他。他们走出卧室,穿过会客厅,来到毛泽东卧室后面的一个小花园。

他们一边走,毛泽东还风趣地说道:“张姐、孟夫子,你们二位是我的左膀右臂噢。”

“那可不是,没有我们俩,你可是寸步难行啊。”小张回答了毛泽东的话。毛泽东听了哈哈笑起来:“你们俩不仅是我的左膀右臂,还是我的左腿右腿呢。”

小孟又逗趣地说:“您不是说,我们俩是你的哼哈二将吗?”

“左膀右臂,哼哈二将,对嘛,是这样的。”毛泽东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

他们三人边走边说,一会儿就来到毛泽东房子后面的小花园。很久不出屋的毛泽东一下子觉得那么新鲜,外面的阳光竟如此灿烂,春天的花园也那么美丽。毛泽东不禁随口念出了两句诗:“今我来兮,杨柳依依。”

小孟听毛泽东念诗,便说:“您老是诗呀词呀的,我们都不懂。”

“不懂就学,多读些书,慢慢就懂了。”毛泽东说着,就坐在了为他准备好的椅子上,一边望着春色,一边吟起了诗来。(8)

其中,“孟夫子”、“左膀右臂”、“哼哈二将”、“不懂就学”都是群众常用的惯用语,它简明生动,含义单纯、通俗有趣。毛泽东信口拈来,非常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