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088

第88章 以典故进行讽刺

1948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一文中写道“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据载,项羽兵败垓下,本欲东渡乌江,还可能有个活路。可是乌江亭长劝他急渡乌江时,他又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项羽地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蚀不愧于心乎?”

这句话道出了项羽内心的惭愧。

毛泽东是从反面引用这句话批判蒋介石的,说蒋连项羽这种羞耻心理都没有。

当时,毛泽东领导的辽沈战役取得了全胜,我军由军事劣势转为优势,为解放天津和全华北准备了前提条件。蒋介石为了挽救危局,为灰溜溜的蒋军鼓气,便与傅作义导演了一出用骑兵偷袭石家庄的闹剧。毛泽东尖锐地指出:“蒋傅联合出兵,偷袭石家庄只不过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之举。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在谈话中,毛泽东常常能随时随地拈来一句古典,便使他所要描绘的人、要说明的事更加典型,更加集中,进行讽刺。

一次,毛泽东在讲到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报,互相交流,以便取得共同语言时,说:“有些人不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此语出《老子》第十八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经毛泽东引用,把“不互通情况”的人就典型化了,引起人们的注意。

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延安同国民党政府的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报记者谈论时,回答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是否到来、国共两党摩擦事件等问题。

毛泽东对记者说:“现在许多人的文章上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这句话出于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叫朱浮的,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封信,那信上说:‘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朱浮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原则,我们千万不可忘记。”

“无使亲痛仇快”语见《后汉书·朱浮传》。

朱浮担任幽州的地方官(幽州牧)。他的下属彭宠将军任渔阳太守。彭宠骄矜自恃,不服从朱浮的命令。朱浮向汉武帝刘秀密告彭宠不孝并受贿。彭听说后非常生气,举兵打朱浮。朱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责备彭宠,说不满可以到朝廷讲理,不该动武。信中有这样的话:“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使自己的亲友痛心而让自己的仇敌高兴。

毛泽东借这句话以讽刺国民党消极抗日而积极反共,而导致人民痛恨之,日本帝国主义高兴之。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

“对牛弹琴”这一成语,是比喻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和力气,是讥笑和看不起听话人的意思。这种解释已约定俗成。毛泽东一反过去对这一成语的习惯理解,进行翻新和倒置,赋予这成语以全新意义,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毛泽东为我们勾画出一位“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宣传者的形象,他目无群众,眼睛朝天,既不管群众听懂听不懂,也不管群众欢迎不欢迎,却一个劲地在那里讲话。

通过成语翻新,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个重要道理: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必须看读者与听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