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098

第98章 对比增强说服力

对比,就是把事物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事物之间的异同就昭然若揭。在说话中,运用对比是增强语言说服力的重要方法。

毛泽东对于有错误而不改的人很气恼,也很惋惜。有一次,毛泽东问《反杜林论》译者吴黎平:“你说,人和猪谁聪明?”

吴黎平被问得莫名其妙,回答说:“大概人聪明些吧!”

毛泽东说:“不尽然。猪遇到障碍就回头;有些人,例如机会主义路线头子,犯了大错误,即使知道了也不改,岂不是比猪都不如。我希望别人不要学他们。人总要比猪聪明点吧!”(11)

把人与猪相比很让人意外,一般认为人比猪聪明,但猪遇到障碍还会回头,但有些人犯了错也不改,这样的人与猪相比,当然是猪聪明一些。这样一比,犯错的人也自然得改正错误。

在1949年冬天的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来到春耦斋参加舞会,跳了不长时间,毛泽东便坐下来与周恩来谈中国经济建设的构思。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对周恩来说:“恩来同志,我们从前组织一万人的军队,觉得不成问题,还比较好办,只要有了人,没有武器也不要紧,我们可以从敌人手中缴获武器武装起来。可是现在要办一个一万人的工厂,就不太容易了。”

周恩来深有同感,笑笑点点头。

毛泽东接着说:“盖工厂要搞基本建设,先得投资,要花钱,要设法搞经济的来源。工厂盖好了,还得买机器,又有机器的来源问题。工厂和机器问题解决了,我们还有缺少设计人员和工厂的技术人员的问题,还有技术工人问题。这样,一个工厂从基本建设开始,筹办机器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到投入生产,恐需得3年时间。工厂建成了,还有一些生活设施也得跟上。工人的衣、食、住、行等问题都得解决。”

可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仅用一年时间,就可以扩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马。而建一个一万人的大工厂,得要用上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2)

这番话中,毛泽东的组织一万人的军队与组建一万人的工厂相比,还是组建一万人的工厂要难,说明,在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还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以后的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通过对比,毛泽东在此说明党和人民还要更努力地工作。

注释:

(1)《毛泽东佳话三百篇》,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2)《毛泽东》,第522~523页。

(3)赵大义、高永芬、邵永光编著:《险难中的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页。

(4)《毛泽东轶事》,第156页。

(5)《毛泽东轶事》,第72页。

(6)《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27页。

(7)《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62页。

(8)《毛泽东的儿女们》,第34页。

(9)《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第281页。

(10)《毛泽东口才》,第237~240页。

(11)《毛泽东风范词典》,第75页。

(12)《毛泽东风范词典》,第346页。

逻辑正确表达思想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说话要依靠逻辑,使之符合逻辑,才能说话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有力。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讲逻辑,一般人所说这句话不通,多半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有问题。”

逻辑正确表达思想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说话要依靠逻辑,使之符合逻辑,才能说话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有力。

毛泽东在逻辑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他的说话见解新颖,辩驳透辟,情理相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他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毛泽东的杰出口才完全实践了他自己提出的理论,内容的陈述,话语的衔接,条理、层次都十分清晰自然,圆转得当,条分缕析,论证严密,具有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是运用逻辑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