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4
47771500000044

第44章 有话好好说(2)

(2)注意自我反省并激励自己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性原则,当我们得悉有人对自己怀有敌意时,我们用不着愤愤不平,不妨对自己进行一番反省,想想自己平常在工作中和在与同事交往时是否有不妥之处,从而造成对方与你产生了抵触情绪。

比如,你说话是不是随便了些,是否谈及对方忌讳的话题,或是因为工作方式、语言习惯不同引起冲突等,从而在以后相处时,多几分的谨慎,少说些易引起误解的话,甚至有必要少谈工作以外的事,避免授人以柄。这样有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更为成熟、稳妥,少些是非。

假如某人对你怀有敌意,肯定会在某些问题上贬低你,企图使他人对你的能力、才华和业绩表示怀疑。你要做出的最好证明就是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把事业做得更出色,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无谓的人际纠纷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敌意”对你又是一种鞭策,是你阔步向前的动力。这种积极的心态,无疑会对你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很有益处。

(3)通过“中间人”传话来终止对方的敌意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不妨以向你透露信息或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为“中间人”,通过他们代为传话,以化解或是终止敌意。

这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实告知对方,起到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会、沟通了解的作用;二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已了解到对方的所作所为,从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使对方会有所收敛。肆意扩散的话,对我们自己毕竟有副作用,因为对你不是很了解的人,可能会因此对你产生误解。

多些达观和宽容的心态,善于化解种种的敌意,会使你在职场人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你的工作和事业有着很大的好处。

让冷嘲热讽者脸红

冷嘲热讽的同事总是用令人恼火的、睿智的嘲讽暗示你的缺点与不是。他常常用妙语连珠、讽刺挖苦来粉饰他对你的敌意。尽管他了解你的弱点,预料得到你哪里会出错,但却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

冷嘲热讽的同事喜欢那些微妙的、隐晦的奚落,特别是在有听众欣赏他的机智、为他捧场的时候,更是如此。由于不必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负任何责任,所以他可以尽情地挑剔你,使你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里。实际上,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顾及你的心情。长此以往,这些藏而不露的矛盾会搞得你和你的伙伴军心涣散。

同冷嘲热讽的同事共处,你的目的是:把他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如果可能的话,抑制一下他的反感和敌意。

(1)爽快地承认错误

如果你的错误已经曝光,那就承认它。公开道歉,简单地做一下解释,估计大家会接受的。

(2)淡化那些公开场合下的“攻击”

不必为此生气,你可以把话题从自己身上转到公司的政策或是工作程序上。如果他还不停止他的含沙射影,你可以暂时不理他,转而征求大家的意见,从而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你还可以反过来奚落他,那些曾经受到他伤害的人会很高兴站在你这一边的。

(3)私下交换意见

尽管他自称不过是开个玩笑,但他却不停地找你的麻烦,你不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告诉他你的真实感受。请求他把问题明朗化,然后由你们双方共同解决。

(4)缴他的“械”

让他了解你的工作情况,提供机会让他加入你的项目,或是与你共同筹划某个建议。从初级阶段起就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或提出异议,而不是你自己突然拿出结果,再请他评议。

不自以高明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好出风头。对于这类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见识比别人高明,也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态度。由于你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给别人留下一点余地,而采用趾高气扬而又蛮横的方法,使别人感到窘迫、无路可走,别人便明智地不想同你一般见识。

有这种坏习惯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同事,肯定没有一个人向你提供意见和看法,更不敢向你进一步提出忠告。这类人,人们往往不想接近他,并且有时会产生看而生厌的情绪。

这类人应当有自知之明,逐渐改变其不良习惯。

你应当明白,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不是学术性上的问题,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的原则性问题,所以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因此你的意见和看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错误的、无价值的。

即使是你比别人聪明,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也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对待人,何况,平时的交往所说的事情大多是平凡的,不必费心费时作更高的研究和争辩。我们日常所交谈的目的,消遣多于研究,大可不必认真,大家说说笑笑便行。希望你不要自作聪明,对别人不要随便说教。即使是你的说教有一定的见解,人家也会很不乐意接受。

要说教应当婉转,采用征询的口气说出你的看法、见解,人家才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你不要随便摆出架势来教导人家。

在社交上,你的同事帮助你出点子、献策略,你若不能立刻赞成,起码你也要表示可以考虑考虑,这种场面下,不可马上提出反驳。如果你的朋友和你聊天儿,你更应当注意,不可太执拗,否则很容易把一些有趣的事情变成乏味的了。如果真的是对方犯了错,又一时不肯接受指正、批评或劝告,应往后退一步,不要急于提出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之后或更长时间再说。否则,若双方都很固执己见,不仅不会取得成效,还会造成僵局,伤害双方的感情。

而作为你,也应学谦虚些,不要太过于高傲,要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得太固执,应该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谈话的人,这样做才合乎情理,让别人知道你是很懂得道理的人。

谈话的目的在于知道一下别人对某一件事情的意见和对社会世事的看法,以便增加双方的了解,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使大家都对生活感兴趣,使大家的感情都得到安慰。如果发现与对方的意见、看法不一致,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学习,对方也会感到刺激和满足。如果听见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迟疑。不要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对方,也不要认为这是随声附和,因此就不吱声了。假如不吱声,反而会使人觉得你与对方的意见相反,或者是没有主见了。

不谈论别人的短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人有短处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有的人也许因为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对此看不惯,这便成了他的“短处”;有的人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与处世中的确有些微小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对他的整个对外交往是无足轻重的;有的人也许不是出于主观的原因而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但他自己却全然无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待他人的短处,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兴波助澜有声有色地编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却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

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别人的短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避免谈及他人的短处,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感情,形成融洽的交谈气氛;好谈他人短处的人,最易刺伤他人的自尊心,打击他人某方面的积极性,还会引起他人的讨厌;不小心谈及别人短处的人,虽无意刺伤他人,但很难想象人家怎样理解你的用意和对你所做出的反应,一般来说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与不满。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应该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

宇宙之大,谈话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作为话题?我们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就完全可靠,也许别人还有许多难言之隐非我们所详悉。若我们贸然拿听到的片面之词宣扬出去,那么就容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我们若说出了什么话,就很难收回来了。而当事后明白了事情真相,则必须设法收回去,找那些听过我们说此话的人作更正。因此,若我们不是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相,切忌胡说八道。

另外,如果别人向我们谈起某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该何以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是听了便罢,不要深信这种传言,不必将此记在心中,更不可做传声筒。而且还要提醒谈论别人的短处的人是否对所谈的事情有所调查、确有把握。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个话题闲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筑、身后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闻,都是绝好的谈话内容。何必说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地议论人家的短处呢?好说人家短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

有话好好说

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你与同事结下芥蒂。人是有记忆的,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地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据心理学家分析,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以尊重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

又有一个调查说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说自己个性太强,也就是不善于克制自己。

同事之间有了不同的看法,最好以商量的口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语言的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量避免“你从来也不怎么样……”“你总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这类绝对否定别人的消极措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对方反感。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或事情提出看法,也切不要嗤笑。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思考,而嘲笑使人感到含有恶意,这是很伤人的。真诚、坦白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会让人觉得你是希望得到合作而不是在挑人的毛病。

同时,要学会倾听,耐心、留神听对方的意见,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并及时给予赞扬或同意。这不仅能使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也能给自己带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双方个性修养、文化修养都比较高的话,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如果遇到一位不合作的人,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不能合作的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觉得委屈,但这不仅能表现你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下平静下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认真考虑之后或许大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善于理解、体谅别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情绪是一种较高的修养。有的人生性敏感,有的人恰恰遇到不顺心的事所以发泄怒气,也许对方正生病,这些都可能是造成态度和情绪反常或过激的原因。对此予以充分谅解,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心胸开阔是非常重要的。谁能没有一点言谈上的失误和过错?别人无意间造成的过错应充分谅解,不必计较无关大局的小事情。法国作家布鲁依尔说过:“两个都不原谅对方细小过错的人不可能成为老朋友。”如果以老朋友的态度进行合作,许多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他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只要想到大家都是为了事业走到一起来,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同事之间的冲突是完全可以缓解和避免的。

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同事与你在一个公司中工作,几乎日日见面,彼此之间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仍然可以来往。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间仍会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关系更好。

要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你应该采取主动态度,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更积极地对待这些人,至少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一开始他们会心存戒意,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耐心些,没有问题的,将过去的积怨平息的确是件费工夫的事儿。你要坚持善待他们,一点点地改进,过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的问题就如同阳光下的水一蒸发便消失了一样。

如果是深层次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找他们沟通,并确认是否你不经意地做了一些事儿得罪了他们。当然这要在你做了大量的内部工作,且真诚希望与对方和好后才能这样行动。我们还曾见到一些人坐在一起,表面上为了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大家更强硬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你做出以上努力以后,基本可以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如果遇上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在你做出努力后,他仍然不愿意和你和解,你也不要难过,遇上这样的人谁也没办法。问题并不在你,你只管放心地去工作,别理会这类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