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李皓刚上小学一年级,他是个特别爱玩的孩子,尤其喜欢玩泥巴,总是在泥地里打滚,玩得满身是泥。李皓觉得把那些土掺上些水,做成泥巴,然后像捏橡皮泥一样,捏出各种形状,特别有意思。
不过李皓的妈妈可不认同李皓的这个爱好。她总是批评李皓是个脏孩子,把自己弄得跟个“泥猴”似的,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妈妈给他买的新衣裳。
这天放学后,李皓照例又去玩泥巴了,还用泥巴做了辆小汽车。“汽车”刚做成的时候,李皓高兴极了,他完全忘记了今天刚穿的新衣服。妈妈经过李皓身边的时候,李皓完全没有察觉,还沉浸在自己刚做成的“艺术品”中。
妈妈一看李皓那满身的泥巴,顿时怒火中烧,她愤怒地抓起那辆刚捏好的汽车就要往地上摔。李皓见此着急了,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抢,并哀求妈妈:“妈妈,千万别摔坏了,求你了!我现在马上就去做作业,我还会把衣服洗干净,真的!”
然而妈妈听不到李皓的哀求和保证,仍然把“小汽车”摔到了地上。李皓难过极了,他觉得摔坏的不只是“小汽车”,连自己的心都跟着摔坏了。
为此他大哭了一场,恨透了妈妈。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皓都沉浸在失去“小汽车”的痛苦中。一直都闷闷不乐,无论是上课还是回家,总是想着他的“小汽车”。而且连课都没法好好听了,还常常走神,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很多。
直到这时,妈妈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多么过分,她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玩具,更是孩子的心。于是,妈妈想弥补她的过错,就专程带李皓到乡下取红胶泥,并且帮李皓重新做了一辆神气的“小汽车”。李皓这才释怀,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
玩泥巴本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间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的,而泥巴无疑是属于好玩的行列。孩子们在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和捏塑泥块中获得了快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孩子天性爱玩,而游戏是孩子自发的一种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也是孩子学习和发展最自然、最有效的手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常把玩耍称为“创造想象的源泉”。这不仅仅是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使孩子有机会发现物体的新特征,而且通过玩耍,还能刺激孩子的想象,从而使其创造性行为更有可能出现。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自由操作、探索、自我表现,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而且在玩耍时,孩子能表现自己的目的,执行自己的决定,施展各种能力等。孩子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玩耍,能显著提高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想象,特别是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很多妈妈却害怕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弄脏衣服或有什么危险,甚至怕孩子因为玩耍而耽误了学习,所以限制孩子玩耍。殊不知这样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要知道,创造力不仅仅与智力发展水平有关,智力发展水平相同的人,创造力却不一定相同。有关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他们先让孩子在实验室里玩耍,然后再进行创造性的测试,想以此来验证玩耍与创造性的联系。
研究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先悄悄地观察一群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暗中将孩子分成“玩耍者”和“不玩耍者”两类。这两类孩子又被各自分为3组:甲组的孩子喜欢自由玩弄一些物品,而乙组孩子会模仿主试者来操作物体,丙组孩子则是直接用这些物品解决问题。测验的结果表明,在想象的流畅性方面,甲组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且被分为“玩耍者”一类的孩子成绩更是突出。这也说明了自由玩耍确实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想要更多地强化孩子的创造性,妈妈也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
4 岁的丁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特别喜欢玩过家家,这天,他又开始玩起来了。他右手拿着一把勺子,左手拿着妈妈的真丝围巾,趴在客厅的地上,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向左、向左。”边说边转动着右手中的勺子。接着,他又把勺子转向了左边:“前面是什么?地图!地图!”然后,他把左手中的围巾铺在面前当成地图,小小的手指认真地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仿佛他真的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正在研究作战计划一样。突然,丁晨拿起围巾盖在了头上,还一边嚷嚷着:“下雨了,撑伞!”
妈妈看到了笑着说:“宝贝,你在干什么呢?”丁晨高兴地告诉妈妈说:“我正在开坦克,我右手拿着的是坦克的方向盘(他挥了挥手中的勺子),我现在需要用地图看明白前面是什么山。可是突然就下雨了??”妈妈吃惊地听着孩子讲他的故事,惊叹于孩子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也说过,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好像丁晨把勺子当作是坦克的方向盘,这种突破传统、标新立异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所在!有一些妈妈不理解孩子这种不合常理的游戏,总是给孩子泼冷水。其实你认为不合理的,你的孩子却认为那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他那是在创造!
可以像丁晨的妈妈那样,试着去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那么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是个“伟大的创造家”!他们会想象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用别的东西代替,就像丁晨用勺子代表坦克的方向盘,用丝巾代表地图一样。心理学家邓斯克认为,这些都是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而这种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创造力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乐于探索的精神。而游戏,为孩子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增强了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和你的宝宝一起玩他的游戏吧!在孩子的游戏中,你会发现,也许自己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了!
方法二: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曾说过“怀疑一切,察其所由”,“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思辨精神为第一要务”,“怀疑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想培养出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段案例:
一个教士问一个年轻人:“两个犹太人不小心掉进了高大的烟囱,一个满身脏兮兮的,一个相对很干净,谁会去洗身子呢?”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全身脏兮兮的那个人!”
教士说:“你错了!全身脏兮兮的人看着很干净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干净的;很干净的人看着全身脏兮兮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脏兮兮的。所以,身上很干净的人会先去洗身子!”
教士接着问:“他们后来又从高大的烟囱掉下去,谁会先去洗身子呢?”
年轻人赶忙回答:“那个很干净的人!”
教士说:“你又错了!很干净的人上次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满身脏的人则相反。他明白了那位干净的人为何要洗澡,所以这次他首先跑去洗澡了。”
后来教士又问:“第三次他们又从烟囱掉下去,谁会去洗澡呢?”
年轻人说:“那个全身脏兮兮的人会去洗澡。”
教士说:“你还是错的!两个人掉进同一个烟囱里,怎么会一个全身干净,而另外一个全身脏呢?”
这就是《塔木德》智慧的精髓。妈妈应教育孩子学会怀疑,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善于怀疑、独立思考的人,才是最终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可以帮助你打开知识的大门;没有怀疑精神是可怕的,因为许多东西都会被你忽视,哪怕是最珍贵的爱。
方法三: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同一问题他或许有与众不同的答案。当你的孩子有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时,作为妈妈,你们会怎样教育孩子呢?犹太妈妈们从来不怕孩子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而且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韦德和妻子还有儿子一起去买米。出门时孩子拿了两个提包,妻子就问孩子:“你为什么要拿两个提包,而不拿小推车去拖呢?
孩子不以为然地说:“我拿两个提包,一手提5公斤就拿回来了,何必推什么车子呢?”
妻子见状,就告诉孩子:“哦,推车子是很方便,但用提包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啊!”
韦德也趁机表扬孩子:“不错,你的想法很好。”
当韦德夫妻发现孩子拎着提包去买米时,夫妻两人不但没有执意提醒孩子要用推车,而且鼓励孩子做得很对,有自己的想法才是好的。虽然他们知道推车比提包更方便,但是他们没有跟孩子费劲地解释。他们知道等孩子经历了自然就能懂得到底是推车方便还是提包方便。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让孩子们自己到生活中去学会经验。
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对事情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当他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妈妈不要紧张,因为那就是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观点,并试着在实践中证明其正确性,相信孩子会从中学会许多。
比特有4个孩子,一次比特给4个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棵大树上有站着10只小鸟。一个顽皮的男孩儿用弹弓打飞了1只,请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3个孩子都说:“树上1只鸟也没有了。”但他那个最小的儿子却坚持说:“还有9只鸟。”他还解释说10减1等于9.当那3个孩子笑小儿子时,小儿子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比特不但没有嘲笑小儿子,反而赞扬他:“不错,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好,即使你的答案与大哥哥大姐姐的不一样,那也没有关系。”然后比特启发小儿子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小鸟都会受到惊吓,自然也就飞走了。”这时小儿子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小儿子虽然答错了,但是却得到了比特的称赞。因为他没有被其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是很有自己的主见。他不怕被别人笑话,而是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很多妈妈总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容不得儿女提出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儿女的反驳。其实做妈妈的没有必要要求儿女们百依百顺,儿女们提出的反对意见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更不是对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所以,作为妈妈,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孩子的不同意见,不怕孩子保持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