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的孩子范微微一岁多时因病导致双耳全聋。孙婷曾经对她最要好的朋友说:“哪怕一把火把我家烧得精光,只要孩子能喊我一声‘妈妈’,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微微3岁开始,孙婷带着孩子定期到上海一家部队医院,用针灸电疗的办法,试图让孩子复聪。5年中,在耳朵周围的几个最疼痛的穴位,医生给微微扎了上万针,那是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剧痛,微微绝望无助地恸哭??
后来,微微终于有了极其微弱的听力。孙婷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让微微开口,哪怕只是最简单的词。每天晚上,孙婷从微微奶奶那里接孩子回家,骑着车,她反反复复地指着路灯,一路走,一路在孩子耳朵边上喊“灯,灯,灯??”骑40分钟,喊40分钟??
没多久,微微终于开窍了,她朦胧地意识到用口语交流的意义。也能说“阿姨再见”这样的完整的句子了。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微微差得太远了,孙婷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办法。
在微微七岁时,孙婷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这本书是介绍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铃木发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尝试用这种教育方法,一年培养出了700名达到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为之轰动。孙婷想:铃木能把所有正常的孩子,而不是超常的孩子培养成小提琴神童,她为什么不能把双耳全聋的孩子培养成神童呢?
从此,孩子做任何事,孙婷都以教她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她。让她找感觉、尝甜头——找到“神童”的感觉,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此以后,孙婷不断用赏识教育的方法鼓励孩子在各方面穷追猛赶。比如为了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天才,孙婷便在她的课桌底下压了一张《天才儿童行为表》,只要她看书忘了吃饭睡觉,她就马上指着表中的第一条对她说,你看,这上面写着,天才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不就是这样的吗,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于是,她在无形之中,就给了孩子一种积极的暗示。
除此以外,孙婷还专门寻找孩子的优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家长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其成为燎原之势。比如,她第一次给微微做应用题时,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也许这时候有的家长巴掌就过去了。但孙婷没有。错的地方不打叉,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勾。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孩子说:‘微微,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小微微听了这话,自豪极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的多,终于有一次,她的数学考了99分。
此时的婷婷,无论在各方面都不会输给正常的孩子了。
许多父母把赏识与赞扬等同起来,以为赏识孩子就是多说几句:你真棒!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赏识首先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欣赏孩子的心态。而赞扬只是赏识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把赏识的心态融入赞扬之中,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许蔷的孩子从小就特别自卑,因为自卑,孩子的学习一直都跟不上去。到了高中后,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第一次期中考试出现了三门红灯,整天闷闷不乐。许蔷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也想学,但就是学不下去,而且觉得好像怎么学也学不好,我的成绩就这样了。
其实,许蔷的孩子非常聪明,也非常文静,在各个方面并不比其他孩子差。可她就因为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老感到自己笨,无论如何努力,也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因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在学校里,她经常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更怕回答问题;下课后,不想和同学交谈,觉得“自惭形秽”,低人一等。更不可思议的是,她本来具有较好的表演天赋,也变得不愿上台演出,怕出洋相。平时,孩子总叹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没出息。误认为老师嫌弃她,父母不喜欢她,回到家即躲进自己的小屋,沉默寡言,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
与一般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是比较脆弱的。对这样的孩子,妈妈要及时给予鼓励。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脆弱的心。这颗脆弱的心如果承载了太多来自父母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父母的数落、指责。
在学习中,我们发现,自卑孩子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因此,只要自卑孩子在学习中有了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老师和家长都应及时给以恰当的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对待她们的弱项,更不能吝啬我们的赞许。这是自卑孩子树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自卑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自卑的孩子经常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丧失前进的动力,这样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做父母的要加倍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不时用欣赏的口吻告诉孩子:“你能行!”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陪伴孩子一起长大的父母不给予关爱,那孩子还能指望谁呢?“你真行!”“你真能干!”“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在父母与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为孩子的成功叫好,能让他从自己的努力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会进一步激发他的上进心,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向上、不断进步。
王芳的孩子上学时,一度成绩不大理想。但王芳从不责怪自己的孩子“笨”,而是耐心地帮她分析原因,不失时机地鼓励她、夸奖她。孩子最怕做应用题,刚学会做时,六道应用题仅能做对二道,然而王芳却大声夸奖她:“不简单,这么难的应用题你都会做妈妈小时候还没有你聪明哩。”当她发现孩子随手写的一首小诗时,如获至宝,马上向孩子要过来珍藏。因为在王芳心中,这绝不是一句句普通的顺口溜,它更代表了一颗自尊、快乐的童心。
在王芳的夸奖教育中,孩子强烈的自信心被培养起来,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她写的作文《人生之路》参加《初中生》杂志的征文中,荣获了三等奖。小学毕业时,她以班上排名第三的好成绩考入重点中学。
与此同时,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她不懂英语,根本看不懂孩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孩子把作业拿回来让她看,她都说:“棒极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孩子写得多棒!”其实孩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孩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于是,她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这样便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当孩子付出努力取得进步的时候,不管这个进步多么微小,父母也应该大声地赞扬。因为,一次鼓励可以换来十次进步。父母常常赞扬孩子,鼓励孩子,为孩子的成功骄傲,从小把他看成天才,他就会向着天才的目标努力,也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孩子取得了一定成绩时,父母可以让他总结一下,这份成绩是用多少努力和失败、挫折换来的。这样,她就能够更加珍惜自己取得的成绩,并用更多的努力来保持它。说到底,在教育孩子方面,尤其是在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方面,家长应有足够的灵活性。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
当然,在夸奖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信任,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
有一个女孩子由于小时候患有脑膜炎,学习成绩一直不佳,同学们不喜欢接近她,老师也常批评教育她,让她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有一次,她在家里哼歌,被正在做饭的妈妈听到了,发现她的音色和音准都不错,但是她却从来就没有好好地、完整的唱过一首歌。
她妈妈发现这一现象后,马上找她谈话,诚恳地对她说:“孩子,我发现你有一副好嗓子,你可以把歌唱得很好,连你自己都没发现吧?”孩子不是很自信地看着妈妈,她妈妈又说:“要不,咱们试试,你唱一首歌给我听听,一定能唱好。”“我不会。”“不会我教你。”
此后的几天,妈妈在她放学后教她唱歌、记词。没过多久,上音乐课时,这个女孩的演唱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一直自卑的孩子也终于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她的妈妈又趁机对她说:“你其他功课一定能学好,像你唱歌一样,试试看?”后来,其孩子像她练习唱歌一样,迎头奋进,成绩果然突飞猛进。
帮助孩子减轻精神压力。
有些孩子在读书学习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好累!”“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疲劳通过短暂的休息就能消除,而心理疲劳则要通过心理减压来消除。
当孩子出现心理疲劳时,做父母的首先要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从分数上的高低来衡量,要做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
另外,做父母的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她明确和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来激励她,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
在家庭生活中,赏识教育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见效得多。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