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9月24日攻占济南后,黄百韬第7兵团返回新安镇、运河火车站地区,李弥第13兵团退至徐州以东碾庄、曹八集地区,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商丘、砀山地区。华东野战军欲举行淮海战役,攻占两淮地区。首先必须攻击位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的黄百韬第7兵团,打开南下的通路。而攻歼黄百韬兵团,又必须能够阻止徐州附近的邱清泉第2、李弥第13两兵团增援。根据这种情况,毛泽东9月28日亥时致电饶漱石(中共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指出:黄百韬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
10月11日,中央军委、毛泽东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明确规定了淮海战役各个阶段的作战重心、兵力部署原则、作战步骤及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下一步作战构想。电报指出:淮海战役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城)、枣庄、临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此目的。应以6至7个纵队分割歼灭黄百韬所属3个整编师;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这一部署大体如同9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3个师的目的。第1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2星期至3星期内解决。第2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守军,并占领各城。而以主力担任牵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攻济打援部署的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2星期至3星期内完结。第3阶段,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守军将增加1个整编师左右的兵力,故亦须准备以5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主力担任打援和牵制。此阶段,亦须大约2至3个星期。
关于淮海战役的兵力部署,毛泽东指出:仍是坚持“攻济打援”的原则,即以一半以上兵力用于阻援与打援。阻援、打援部署不可放在正面,应在援敌的侧面。即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以造成我军围攻徐州的态势。促成刘峙“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致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黄百韬。
由于新安镇地区距徐州甚近,战役发起后,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势必迅速增援黄兵团。加上东进的孙元良兵团,徐州方面国民党军仅正规军就有4个兵团12个半军的兵力。因此,战收的规模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甚至超过豫东战役的规模。要取得如此更大规模战役胜利。除使用华东野战军全部及华东军区地方部队外,还必须有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的协同配合,主要是抑留华中“剿总”的机动兵团于中原地区不使其东进参战。因此,中央军委、毛泽东在部署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的同时。电示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的行动牵制华中“剿总”白崇禧集团,在战略上配合华东野战军。电报中指出:郑州孙元良第16兵团3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第4绥靖区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以减轻华东野战军的压力。
关于淮海战役后的形势及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毛泽东指出: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军难于歼灭。此时,华东野战军应分为东、西兵团。以大约5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荷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毛泽东设想:华东野战军以11、12两个月完成淮海战役,次年1月休整,3至7月同中原野战军协力作战,将敌打到长江边各点固守。秋季,华东野战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三)中原野战军实施郑州战役
1.郑州战役前中原解放军的作战形势
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中原战场的刘邓、陈粟、陈谢3路大军共50个师(旅)、约35万余人,在完成战略展开中解放了拥有2500万人口的广地区,建立了鄂豫、皖西、豫皖苏、豫陕鄂、桐柏、江汉等6个解放区及军区,组建了能够坚持独立作战的12万地方部队。
这时,蒋介石重新划分中原战区,调整兵力部署,组成了新的中原防御体系。即以10余个旅的兵力继续分区“清剿”大别山区和加强阜阳、南阳、襄(阳)樊(城)等地守备;以张轸兵团(辖整编第10、第20、第58、第85师)和张淦兵团(辖整编第7、第84师)控制淮河南北,企图截断刘邓野战军主力的南北联系;以邱清泉兵团(辖整编第5、第70、第75师)位于菏泽地区,监视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的行动;以胡琏兵团(辖整编第11、第3师)主力位于漯河地区,监视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和中原野战军陈谢兵团;以孙元良兵团(辖整编第41、第47、第38师)主力集结于郑州、一部扼守陇海线郑(州)洛(阳)段;以裴昌会兵团(辖整编第1、第30、第65、第36、青年军第206师)控制陇海路潼(关)洛(阳)段。将中原划分为第4(菏泽)、第5(信阳)、第6(商丘)、第8(合肥)、第13(南阳)、第14(阜阳后移新乡)、第15(襄阳)、第21(宜昌)等8个绥靖区。每个绥靖区指挥3到5个旅兵力,担任各战略要点防守。其作战要旨是:保持津浦路,并以平汉、陇海两路作为分割中原解放军的“十字架”和进攻中原解放军的依托。其作战重点仍在大别山区,坚决阻止解放军建立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以巩固长江防线,确保江南的安全。
为了继续大量地消灭中原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粉碎其防御体系,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主力依据中央军委所赋予的春、夏两季作战任务和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并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采取了适时分遣与集结,长途奔袭、宽大机动,运动战配合以阵地战等战法,寻机打中等和较大的歼灭战,并迅速作必要的休整补充。先后取得了洛阳、宛西、宛东、开封、睢杞,襄(阳)樊(城)等战役的胜利,共歼灭中原国民党军16.73万人(其中俘虏10.2万人、毙伤6.4万人);摧毁国民党10几个行政专署,100余个县政府和大量的区、乡政权机构,击败了中原国民党军的“攻势防御”,基本瓦解了其防御体系,进而发展了中原战局。
到1948年6月,中原解放区面积已发展到23.74万平方公里,拥有县以上城市72座,人口3000万,占中原人口的2/3。大别山区军民基本上渡过了极端艰难困苦的阶段,保存了有生力量,豫皖苏区军民已将国民党地方团队大部肃清,巩固和发展了解放区。桐柏、江汉、豫西、陕南各区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和剿灭“土蒋”武装的斗争,保卫和扩大了解放区。
为巩固老区,发展新区,建立稳固的前进基地,中共中央中原局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在控制区停止分配土地。实行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在游击区以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对敌斗争为方针,坚决进行反抓丁、反掠夺、反保甲特务统治的斗争,保护基本群众及各阶层的利益;在新区采取更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社会力量,站稳脚跟;坚决执行保护城市、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障人民生计和支援战争;大批训练、培养当地干部,有计划地整理和巩固地方武装力量;纠正和克服地方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实行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等等。从而使中原解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1948年5月成立时,野战军发展到7个步兵纵队。第1纵队3个旅,第2纵队2个旅,第3纵队3个旅,第4纵队4个旅,笫6纵队3个旅,第9纵队2个旅,第11纵队3个旅,共20个旅,约15万人。第10、第12纵队已分别政为桐柏、江汉军区部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后来改为陕南军区部队。8、9月间,中原军区部队发展到21万人,组成了7个军区、8个独立旅(师)、32个军分区。其中,豫西军区6个军分区,4.8万人;豫皖苏军区1个独立旅、8个军分区,4.9万人;陕南军区1个师、1个独立旅、2个军分区,2.4万人;桐柏军区1个独立旅,4个军分区。2.2万人;江汉军区1个独立旅、4个军分区2.7万人;皖西军区1个独立旅、3个军分区《(缺当时部队人数统汁);鄂豫军区2个教导旅、5个军分区(缺当时部队人数统计)。军分区和县均建立了基干团,区建立了区干队,并健全了制度。这就能够更加有力地配合野战军主力作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原解放区。
1948年8月1日,中原军区领导人在《论中原战况》的谈话中,对军区部队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如下评述:“各军区军分区建立后,使各级人民的地方革命武力有了初步的成就。例如江汉区、桐柏区正以独立发展的姿态,向襄河西南开辟新的解放区。陕南区控制了陕南中心腹地,正向用陕鄂边区扩张攻势。大别山的鄂豫区、皖西区一年来完成预期游击战争的坚持任务。近来开始取得安定,由山岳地带向平川的扩张。我豫皖苏地区和豫西地区是我中原解放区两大阵地,流动情况开始结束。正进入新的建设”。
1948年1月至9月,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部队利用休整,进行了持续时间较长的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广大指战员对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总任务和实现全国胜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了深入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坚决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二是较好地克服了部队中一度存在的怕苦怕累、享受思想和厌倦战争的情绪,进一步激发了战斗意志和练兵热潮,决心“练好本领打大胜仗,解放全中原,并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和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三是坚持和发扬了三大民主制度和各种优良传统作风,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进一步加强,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尤其是团以上领导干部,经过“宝丰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精神和毛泽东关于加强纪律性的指示,结合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思想武器,“脱裤子割尾巴”,集中深入的“查整”,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无组织无纪律,经验主义、官僚主义和骄傲自满、不团结等各种不良思想和作风,得到了较好的克服和纠正;树立了大兵团、大歼灭战,解放全中原和全中国的决心;研究和制定了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及部队作战、建设等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9月12日,中原军区颁发了《建立政治工作报告制度的命令》。中原部队团以上党委也相继作出了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
为了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胜利完成中央军委赋予中原野军战争第3年歼灭国民党军14个旅(师)、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的作战任务。9月5日,中原军区颁发了《秋季作战的治命令》,10日,中原野战军颁发了《关于四个指挥工作的命令》命令指出:秋季作战的目标,“一方面是在于寻求一切可能的战歼灭当面的敌人,同时更在于配合友邻兵团作战,求得更大量歼灭敌人”。“由于这次作战,敌我兵力的更加集中,战争规模的更加扩大,战役的持久行动和作战的连续性必然增加”。因此,全区部队必须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和精神准备,提高全体指战员与共产党员的战斗积极性,坚决执行命令,加强各部队之间与友邻兵团之间的战斗团结,发扬不怕疲劳、不怕走路、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顽强精神。在“配合友邻兵团。歼灭大量敌人,全部解放中原”的总口号下,打大规模歼灭战。
为了壮大中原武装力量并以大批兵源补充华东野战军打大仗。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于10月28日发出《关于增建与发展军区武装的指示》,指出:目前战局日益向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我军区应即乘有利时机。加紧增建与发展武装组织,加速战略基地的建设,以推进革命战争向前发展。指示规定:豫皖苏军区将现独立旅扩补为3个团共6000人,另组建1个独立旅、1个警备旅,准备以1.6万人补充华东野战军。豫西军区组建1个警备旅、1个独立旅,准备以6个团(至少1.2万人)补充陈谢集团。皖西、豫西、桐柏、江汉各军区将现有独立旅充实为3团共6000人以上,另各组建1个独立旅。陕南军区将第12旅与第17师各充实到6000人以上。充实和新组部队采取地方县区武装升级办法,在升级的同时应重新组建县区武装,继续生长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