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是生物知识大王
47963600000015

第15章 Q

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是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有些放线菌气生菌丝发达,有些则稀疏,还有的种类无气生菌丝。

趋同进化

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此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趋同进化是进化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广泛地分布于不同的层面上,小到分子,大到群体,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犬形亚目

犬形亚目是食肉目的一亚目,相比猫型亚目,无论从体形、食性、栖息地还是分布范围均更加多样化。从体形上说,包括体形最大和最小的食肉目成员,其中最小的伶鼬体重仅100克,最大的北极熊和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800千克,相差8000倍。而如果算上由犬型类进化来的鳍脚类,差别就更大,其中雄性的南象海豹体重可达3吨,与伶鼬相差30000倍。从食性上来说,犬形类既包括一些肉食性的鼬类,也包括基本以植物为主食的大熊猫,另有不少杂食性的成员以及一些食虫性的成员。从栖息地来说,在荒漠、高原、森林、河湖、海洋等不同环境中都能见到。从分布范围来说,几乎遍及了南极洲和一些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北到北极,南到南美洲的最南部,并踏上了澳洲。

青霉属

青霉属是真菌的一种,半知菌类,串珠霉目的一属,间有性生殖阶段。菌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发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繁殖绝无仅有,如有发现,多归于子囊菌纲曲霉科。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亦能引起柑橘的青霉病。有些种类如点青霉和黄青霉等可提取青霉素,灰黄青霉等可提取灰黄霉素。

鞘铁细菌科

鞘铁细菌科指一群联结成链状的、在链外包围着管状鞘的水生杆状细菌。这种结构有人称为丝状体。鞘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脂—多糖的复合物,透明或半透明。有的种类在鞘上积累氢氧化铁或(和)氧化锰沉积物。细菌可从鞘内脱出到水中以鞭毛游动并繁殖成新的丝状体。细菌细胞脱出鞘的倾向因种而异。赭色纤发菌的细胞不断地脱鞘而出,遗留下空鞘。浮游球衣菌的细胞虽然脱鞘而出的现象大大少于赭色纤发菌,但在丝状体中可常常见到鞘中的细胞空位。而欧斯水监禁杆菌则从未有细胞脱鞘现象。鞘的形成受营养条件的影响。浮游球衣菌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可不形成鞘。鞘可使细菌固定在一定的位点,从缓慢流动且营养贫乏的水中取得营养。鞘也可以防止原生动物或食菌蛭弧菌的侵袭。

气器

气器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管状是由半环状软骨构成的,有弹性,上部接喉头,下部分成两支,通入左右两肺。在颈腹侧,由很多软骨环组成,在心脏的背侧接鸣管。有的地区叫做气嗓。气管和支气管是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黏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黏膜分泌的黏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黏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蚯蚓

蚯蚓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和普通,以至于我们都快要忽略它的重要性了。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但它的身体对于震动非常敏感。当感觉到敌人的行动,比如说一只鼹鼠在附近挖土,它们常会逃往地表。如果一条蚯蚓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它具有再生这部分的能力,新的节将生长在身体的前后两端。进食的时候,它们会促进植物成分的分解,使得其中有益的营养成分渗入土中。它们不断地在土里掘洞,使空气循环流通,也使雨水可以适量排走。如果没有蚯蚓,泥土很快就会变得坚硬,毫无生命力。

将泥土堆放在一边或直接将其吞下作为食物,蚯蚓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掘出洞穴。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带到土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粪的形式将其排出来。

蚯蚓也会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为食。

在一年中,5000平方米草地上的蚯蚓可以将7~18吨重的土壤带到地表。它们就是这样耕地,或者说翻地的。

“群蛇搬家”

土蛇也叫家蛇,是一种分布很广,很常见的蛇。土蛇有一种习性,就是它们每年要进行两次大“搬家”。在这条蛇路上,既没有汽车的轰鸣声,也没有游客的踪影,四周显得一片空旷和冷落,只有群蛇爬行时发出的“窸窸窣窣”和“咝咝啦啦”的声音。它们从各处的悬崖峭壁内的洞穴里蜂拥而出,结伴而行,朝着密西西比河附近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汊地区前进,寻觅新居栖息。在那里,它们觅食昆虫、捕捉蛙类,交配繁殖后代。

到了秋天,蛇群又会顺着原路,越过“蛇路”重新回到冬眠的故居。这种罕见的“群蛇搬家”的奇异现象,在前苏联的哈萨克阿拉图市也发生过。

1982年6月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在阿拉木图市以西的一条山间公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大群蛇,从公路一侧越过公路,爬向另一侧的山里去。群蛇熙熙攘攘,不断蠕动,首尾相接,在一条宽约20米、长达1000米的地段上,到处爬着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蛇,形成了一大群蛇阵。它们一直爬行了约一个小时,才全部过完。公路交通因此停顿了40分钟。

人们还发现在哈萨克伊犁山脉附近一些地方,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奇怪的是,人们发现群蛇都是往深山方向迁徙搬家。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哈萨克出现了长时期不寻常的酷热而引起的。不过这只是科学家们的一种推测,群蛇为什么要“搬迁”,其中的奥秘到现在还未被弄清楚。

蜻蜓

蜻蜓的色泽多种多样,有红色、黄色、黑色、草绿色和花色。蜻蜓是一种善飞的昆虫,它可与女子百米短跑世界冠军的速度相比,和奔驰的火车差不多。

蜻蜓那长长的翅膀,平稳地支撑着身体,自由飞翔,连小风也不会吹得它摇晃不定。蜻蜓的每片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漂亮的角质加厚部分,生物学上叫翅痣或翼眼,它起着飞行平稳的作用。

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0~70千米。它的远程飞行更惊人。有一种蜻蜓可从英国东海岸,越海到法国去旅游。还有一种海蜻蜓能从赤道附近飞到日本。澳大利亚的海蜻蜒可从澳洲大陆飞到距大陆500千米的海域上巡游,一个来回就是1000千米。所以说,蜻蜓的飞行能力在昆虫世界里是很着名的。

人们根据这个启示,在飞机两翼上加上一块平衡重锤,这样就避免了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因发生剧烈振动引起操纵失灵,甚至折断机翼的事故。

昆虫的眼睛是别具一格的,它们的每只眼睛几乎都是由成千上万只六边形的小眼睛紧密排列组合而成的。而每只小眼睛又都自成体系,各自具有屈光系统和感觉细胞,而且都有视力,这种奇特的眼睛,动物学上叫做“复眼”。

蜻蜓的复眼在昆虫界要算最大最多的了,占头部总面积的2/3,最多可达2.8万只左右,是一般昆虫的10倍,而且构造非常奇特:上部分看远处,下部分看近处。这样它在空中捕捉小虫时,便能得心应手,百发百中,从不落空。

企鹅

企鹅性情温和,步态蹒跚,看上去呆傻憨厚,其实,它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企鹅会像搭“人梯”那样踏在肩膀上攀越围栏;它有很好的跳高能力,有时为逃避递戟鲸的追捕,可以一跃跳上2米左右高的冰崖。

阿德里德企鹅是南极最多的一种企鹅。它面部全都是黑色,嘴比较短,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好像架着一副眼镜,人们戏称它为“士”。

有些海鸟只能喝海水,如果喝淡水就会死去。阿德里德企鹅却两种水都能喝。阿德里德企鹅属于集体繁殖类型。企鹅蛋要孵化2个月,小企鹅出壳后,5个月长出羽毛。企鹅有眷恋家乡的本性,不管它离开栖息和繁殖地有多么远,都要千里迢迢返回“故乡”。

科学家曾经将几只阿德里德企鹅从海岸边的繁殖地点带到几百千米外的南极大陆内地,然后站在高高的铁架上,观察这些企鹅的行动。

科学家发现,企鹅在浓云密布的阴天,辨向能力降低了,因此认为它是依靠太阳来定位的。但是,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太阳的位置也随着不断变化,如果只是根据太阳来辨别方位,会使企鹅的行走路线成为一条曲线,就回不了“家”。而事实上,企鹅是沿着直线行走的,因此,人们认为企鹅身上有一种奇妙的测向机制,依靠它来调整自己行走的方向。

翘嘴鲤

翘嘴鲤原为产地常见经济鱼类。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对湖泊的开发不科学,造成湖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湖面缩小,水位降低,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大量水草死亡,破坏了翘嘴鲤的栖息和产卵的环境,造成资源急剧下降,现已几乎灭绝。

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又名细鳞鱼、细鳞鲑、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秦岭细鳞鲑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1行尖齿。舌厚、游离,舌齿约10枚,排列呈“∧”型,眼大,鳃孔大,鳃膜不和峡部相连。鳞细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鳍基部具1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65~75个。体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

秦岭细鳞鲑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属冷水性山麓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处。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

前纤维蛋白

前纤维蛋白是一种单体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前纤维蛋白是促进多聚的,相应地促解聚的蛋白则有丝切蛋白。纤丝切割蛋白,如溶胶蛋白,能将微丝从中间切断。黏着斑蛋白则能固定微丝到细胞膜上,形成黏着斑。交联蛋白有两个以上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起到连接微丝的作用,其中,丝束蛋白帮助微丝结成束状,而细丝蛋白则将微丝交联成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