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歇后语?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歇”就是“休息,停止”的意思。所以“歇后”可以解释为:一句话先说前半,然后暂停一下再说后一半。
同学们对歇后语还是很熟悉的,而且平常经常使用。
比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屎壳郎上马槽——假充大料豆。”
歇后语构思巧妙、生动幽默,因此有人也叫它“俏皮话”。当然了俏皮话可不一定都是歇后语,因为有些俏皮话中间并没有“暂停一下”。运用歇后语,往往会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十分耐人寻味,所以人们都很爱用它。
为什么歇后语会有这种效果呢?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它运用了多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而用得最多的,就是比喻。比如前面说的“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就是把办事办得干净利落或者事情明朗清楚,比喻成小葱拌豆腐。再如,有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不是,却看不见自己的毛病,你就可以对他说:真是“乌鸦站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这种批评,实际上就是把对方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比喻成了“乌鸦站在猪身上”
了。
还有些歇后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比如前面举的例子“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在运用夸张手法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得离奇,但又合乎情理,给人的印象是极深的。
再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被窝里踢足球——不见起”等等,读后,总让人对这么丰富的想象感到佩服不已。
歇后语之所以生动幽默,还因为它往往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表达一种含蓄的意思。比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用“旧”
字代同音“舅”字。这种方法,往往让人去思考才能领会里面的意思。再如“吃着盐粒聊天——讲闲(咸)话”,“脖子上扎腰带——记(系)错了”等等。
歇后语中还常利用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着上钩”等,这就是使读者能联想到有关的人物或历史故事,增加了歇后语的生动性。
还有些歇后语,已构成了一个小的寓言故事,能使读者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寓言故事的画,看来,这也是歇后语生动形象的原因之一。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白眼狼戴草帽——假充是人”,“兔子跟着狗睡觉——越混胆越大”等。
歇后语文学性很强,是汉语的一种独特形式,很多艺术家都爱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它,不少人也常在说话中运用它,用来增加语言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