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48047200000029

第29章 概述

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有着内在关联的两种文艺思潮,它们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19世纪中后期的法英等欧洲国家政治逆流不断,“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乌托邦破灭,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物质至上”和“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盛行。这让有理想的艺术家颇感失落,社会上普遍存在悲观颓废、玩世不恭甚至绝望幻灭的心态。既然无力对抗世俗,逃避便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部分艺术家远离现实,躲进艺术的象牙塔,把“纯艺术”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反对以道德标准衡量艺术,轻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反对当时居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运用感应、暗示、通感之类的艺术技巧,由此形成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艺思潮。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均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欧洲,并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诗人、小说家泰奥菲尔·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是唯美主义的最早倡导者。在《莫般小姐·序》中,他宣言式地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主张。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是英国小说家王尔德,王尔德更为明确地强调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美超凡脱俗,不存在于生活与自然之中。从内在关联来看,象征主义直接来源于唯美主义,实际上是在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如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早期就是一位唯美主义者。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文艺理论术语,最早出现在长期居住在法国的希腊年轻诗人、剧作家让·莫雷亚斯1886年出版的《短歌集》序言中。同年9月,莫雷亚斯又专门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由此而为人瞩目。而真正扩大了象征主义声势,显示出象征主义创作实绩的则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兰波等人。本章拟重点介绍王尔德、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的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