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为源头,酝酿于20世纪初,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并在欧美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种关于世界的思维方式。其基本观点是:存在于整个人类文化结构中的任何事物,其本质并不在于客观性自身,而是存在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类对个别实体的完全客观的把握是不可能的,把握到的只能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结构。其研究方法是:不再对社会或知识作本质主义的解释,而是注重从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出发,对事物的内在结构或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予以探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结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实证主义研究的本质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思想开拓价值,但也存在偏废历史、否定主体性和普适性人文价值的弊端。结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路易·阿尔都塞、雅克·拉康、罗兰·巴特、A。J。格雷马斯、茨韦·托多洛夫等。此外,苏联的著名学者巴赫金,由于在思想方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主义特征,亦常被纳入结构主义思想家之列。
随着结构主义思潮的发展,许多学者发现: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分析只适用于静态领域的结构分析,而人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话语和符号是充满着不确定性与变动性的;在人类的社会历史及各种文化现象中,存在着众多结构,结构主义所注重的整体性原则难以贯彻。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对结构主义方法提出了挑战,于是,结构主义几乎必然性地转向了以解构为主旨的后结构主义。在由结构主义走向了后结构主义的同一位思想家罗兰·巴特那里,可以更为明显地看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与交错性。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乔治·巴塔耶、吉尔·德勒兹以及活跃在美国文学批评界的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
本章所讲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论,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相关思维方式在文学研究领域具体运用的产物。从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结构主义文论与此前的形式主义文论有着内在关联,都是得益于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索绪尔创立的历时与共时、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以及系统差异决定语义的现代语言学观念,被形式主义批评家雅柯布逊、什可洛夫斯基用到了对文学语言的分析之中。但形式主义方法整体上存在只关注文字性或停留在封闭的、平面的语言分析之类不足。结构主义文论则进一步扩大视野,突破了形式主义文论的局限,加强了对文学作品的符号结构、叙事结构、情节结构、文体结构的研究,并由此衍生出符号学、叙事学、文体学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相应,后结构主义文论否定文学作品存在具有中心意义的结构,认为任何本文都是一个“无中心”、“无终极意义”的符号系统,提供给读者与批评家的,是由各种语言符号组成的一个不断变换花样的网状物,存在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这类主张虽然极大程度地开拓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空间,但也走向了消解主体、否定文学,甚至自我否定的绝境。
本章拟重点介绍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雅克·拉康、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及苏联思想家巴赫金的文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