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无算计不诸葛(上)
48083000000001

第1章 诸葛出山(1)

不提曹操还好点,一提起他我恨得牙根都痒痒!

停!停!停!刚登场你哭什么呀?你瞧人家曹操登场时,那叫一个闪亮。

关羽登场时虽然囧点吧,但人家也是威武不屈呀。你这叫什么呀!

555……大家好,我是徐庶!

哦!

不懂了吧,吃药还要有药引子呢,徐庶登场为的就是引出诸葛亮!

喂!喂!喂!错了吧?你讲诸葛亮,让徐庶登什么场啊?

现在有请徐庶登场!

读者朋友们,从今天起我要给大家剖析一位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大智者——诸葛亮!

不是。我要向您推荐一个足以替代我的人选。

你不走啦?!

徐庶在告别之后,始终觉得愧对刘备的这份宽仁胸怀,终于下定了决心,掉转马头,向刘备驰来。

刘备万般不愿放徐庶走,但又觉得让母子隔绝不符合他的“仁义”标签,只能哭了又哭。刘备精通互惠原理,深知预先施惠的好处,他的哭而不留让徐庶感激涕零。

原来是这样,多有得罪。

小生不打扰了,祝您探母成功。

这战绩可不简单,因此,被曹操设计把我母亲诱骗到许都软禁,我不得不辞别刘备,前去探母。

本人是刘备的军师,在兵微将寡的情况下连续几次战胜曹操手下大将曹仁,轻松攻下了樊城。

互惠原理徐庶本来是不想告诉刘备这个人的。因为他知道,这个人的才能远胜自己,一旦这个人来辅佐刘备,那么,自己此前的功绩很快就会黯然失色。

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人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事。这就是亲缘保护和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互惠”。

自私也许是人类的本质。进化心理学对人的这种心理机制是这样解释的:生命的本质是想让自己的基因存活并延续下去,而只有自私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这一点。

这个人虽然是徐庶的好朋友,但在功业的竞争上,几乎没有人是无私的。

亲缘保护理查德·道金斯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揭示,那些预示个体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是不会在进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

其实,诸葛亮表面恼怒,内心却是喜悦不已。但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呢?

徐元直,你自己欠刘备的人情,怎么能拿我当礼物来偿还呢?这哪里是好朋友的行为?!

徐庶自觉是一片好意,没想到诸葛亮竟变了脸色。

曹贼用奸计将我老母囚禁,我要去救母亲。

临行前我把你推荐给了刘备。刘备是个仁义之主,你可以去新野求见,他一定会重用你的,你就可以大大施展平生所学了。

亲缘保护显然是能确保自己的基因(或有一定比例关联的基因)延续下去的做法。

而“互惠”则是寄希望于预先施惠而带来的未来回报,这也有助于基因的延续。

为什么?

徐庶就是被刘备的互惠术击中,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

但徐庶觉得仅这样还不足以回报刘备,于是又拨转马头去见诸葛亮。

哇!你被录取了!

但当司马徽以貌似中立的第三方推崇向刘备神秘而夸张地推荐了“卧龙”后,徐庶却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横插一杠,抢到了诸葛亮的前头。

人往往都有过度自信的倾向,诸葛亮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实现平生的抱负。

诸葛亮天赋超人,才华骇世,当然是想施展一番的。

但曹操、孙权等几个雄主的手下早已人才济济,投奔他们很难有出头之日。而刘表、刘璋之类,软弱无能,根本不值得投靠。

当刘备出现在新野时,诸葛亮眼前一亮。刘备不缺上将,却非常缺乏有大才华的谋士。而刘备的皇叔身份,更是奇货可居的一种政治资源。

如果有一个智谋过人的军师,善加调配运用,刘备很快就能雄立天下。

当徐庶部署微弱的兵力连续击败曹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后,刘备也就把“卧龙”抛到了脑后。

过度自信诸葛亮想到的正是日后“水镜先生”司马徽想到的东西。

望着徐庶远去的背影,诸葛亮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他刚想叫住徐庶,但随即又克制住了这个念头。

当徐庶春风得意时,根本不会向刘备推荐自己的好朋友诸葛亮,甚至连提都不提。

徐庶知道,一旦诸葛亮来了,很快就会崭露头角,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很尴尬。

如果不是刘备的真情实感让徐庶深深感动,恐怕根本不会有徐庶走马荐诸葛这档子事。诸葛亮之所以对徐庶高声呵斥,就是此前这一段复杂情绪的发泄。但他也意识到一度失去的机会又重新出现了。

第三方推崇锄禾日当午……明主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能够遇上刘备,真的是一个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如果再次错过刘备,可能他这辈子只能在隆中当农夫了……为什么?元直中了曹操的奸计了!他这一去,徐母的命就没了!

心理感悟: 人只有在无法自私的时候,才会选择无私。

菩萨保佑!

徐母贤能忠义,向来看不惯曹操欺君罔上,即使曹操囚禁了她,她也不会写信让儿子自投罗网的。元直不去,曹操会以徐母为要挟,不会杀她。如果元直去了,徐母肯定会羞愧难当而自杀的!

司马徽对此并不知情,他是到刘备营中探访徐庶时才被告知此事。

诸葛亮的智力远胜司马徽,当然也能想得到。但他最终没有挽留徐庶。因为如果徐庶不去许都,那么自己的机会就只能再度失去了!

诸葛亮只能在心中暗暗期盼自己关于徐母的预料是错误的,希望以此来缓解内心的愧疚感。

孙权、刘表也算得上是一方雄主了,但诸葛亮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兴趣。

诸葛亮和襄阳的名人庞德公也有交往,岳父黄承彦也有不少关系,如果让这两人向刘表推荐一下,也不愁没有出路。

诸葛亮虽然是一介农夫,但并不是没有外出做官的机会。他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孙权那里发展得也还不错,如果阿哥推荐一下,诸葛亮肯定可以在东吴谋个一官半职。

当机会再度来临时,诸葛亮早已做好了准备。他的这个准备就是不准备出山!或者更准确地说,他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了他不准备出山。

不出山!

元直去了就去了,何必又把孔明弄出来呕心沥血呢?

当刘备向来访的司马徽提起徐庶临走之前曾经推荐了诸葛亮,司马徽微微一笑。

两者之间的反差足以说明,司马徽一向认为诸葛亮是不想出来做事的。

信我的,你去找刘备吧。

主公谨记呀!

司马徽这样说,是基于一种惯性思维:诸葛亮并没有出山的打算。这也是司马徽第一次遇到刘备时,只提了提“卧龙”的名号,而没有直接说出具体情况的真实原因。

这也可以从他直接向徐庶推荐了刘备得到证明。

徐庶在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后,曾叮嘱刘备,让他亲自去见诸葛亮。实际上,徐庶也认为诸葛亮不可能出来做事。

徐庶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担心诸葛亮不给刘备面子,才会先去通融一下,希望凭借自己的面子,能够说动诸葛亮主动出山。

听说您提处长啦,请客吧。

没问题,和我明天的退休宴会一起吧。

其实诸葛亮哪里是不想出山啊!他只是不想像别人那样主动出山!那么,主动出山有什么不好呢?

第一,主动出山会丧失主动权,个人发展规划的操控权只能由他人来决定。

托关系谋职,只能从一个小职位做起,等熬到头发白了,也上不了几个台阶(不排除极少数的例外)。

第二,有些人天生就是当一把手(或准一把手)的,而如果要他从底层开始慢慢晋升,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关系,则是不能胜任的。

通过主动出山获得施展的平台,通常时间成本太大。即使达到能够掌控、配置整个组织资源的高位,也必须耗费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诸葛亮想要的是直接坐到能够掌控调配组织资源的位置上。对于雄心勃勃的诸葛亮来说,主动出山的“性价比”极差!

你们几个人如果入仕,应该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职位。

那如果是你,能够做到什么职位呢?

好为难呀,我真的不想卖!

我多加钱!

又想要,又不肯说,事情看起来似乎难度很大。

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运用的策略是不情愿卖家策略。

诸葛亮曾对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等人说:

诸葛亮笑而不答。

诸葛亮不回答,第一个原因是没法回答。因为他说出来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天下哪里会有这样的明主,肯如此重用一个毫无阅历、经验的年轻人,一下子就把最高权限授权给他呢?

第二个原因是不能说。因为一说出来就会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就会让他多年来精心谋划的一个整体方案招致失败。笑而不答、故作神秘,反而更有利。

所谓不情愿卖家策略,就是指卖家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或部分隐藏,对买家产生一种诱引作用,从而让买家愿意付出更高的价码来得到标的物。

不情愿卖家策略1991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房地产大亨唐·特朗普必须尽快处理掉手中的房产,换回现金来度过危机。

澳大利亚的亿万富翁阿兰·庞德表示出购买的意向。特朗普就是扮演了“不哦,阿兰,我是不会卖的。那是我最喜欢的产业,我想把它留给我的孙子。但是,这确实适合你——你能给我什么价钱呢?

他最好的机会是卖掉圣·莫里兹饭店。这是他3年前花7900万美元买回来的。

情愿卖家”的角色。

阿兰·庞德能给他什么价钱呢?1.6亿美元!

特朗普就是靠这笔巨额现金挺过了危机。

那要看你能便宜多少喽!

如果特朗普听到阿兰·庞德有购买意向的时候,立即将他奉为上宾,那么圣·莫里兹饭店还能卖出这样的高价吗?

求你买吧!

心理感悟:自高身价的最好办法是让人以为你根本无意出价。

卖房子这样,卖人也是这样。如果你不懂得不情愿卖家策略,怎么能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成本谋求到最好的职位呢?

诸葛亮早就看明白这一点了。

所以,他越是想一步到位,执掌重权,就越是表现出无意仕途,躬耕怡然。

假戏必要真做才能收到效果。

如果“不情愿”被人识破,那就一文不值了。

但假戏如果太过逼真,拒绝得太过强烈,也就不会有买家前来问津了。事情如果真的向这样的方向发展,诸葛亮不就白忙活了?

要想让不情愿卖家策略成功,就必须让买家产生“非买不可”的执著心理。

哇!其实他是块美玉啊!

这两个给你,好好保存。

只有最能满足买家需求而且是稀缺的东西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有这样的“奇货”,买家必定孜孜以求,决不放弃。

求求你卖给我吧!

上天对诸葛亮还是十分眷顾的,它给了诸葛亮两样最宝贵的天赋资源。第一样是容貌身材。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眉聚江山之秀,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诸葛亮目前还只是一介平民,凭什么可以让别人即便是在他采用十分逼真、到位的不情愿卖家策略的情况下,也能来恳求他出山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家安德鲁·利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的身高达到1.83米,他每年就能多赚接近1000美元。

此前,美国和英国关于身高和薪酬方面的调查也显示,高个子的人赚钱更多。根据佛罗里达大学管理学教授蒂莫西·贾奇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商业管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布勒在2003年的研究,身高每高出一英寸(约2.5厘米),每年就能多赚大约789美元。

心理学家则进一步分析认为,个子高的人之所以能够赚更多的钱,是因为长得高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自信会让他们在与人沟通时占据优势。

追溯到人类进化早期,高大的身材通常是力量的象征,人们认为身材高大的人更能保护族群。

巴特辛普森效应个子高的人实际上给人以能力更强的一种强烈暗示。这当然不是说个子矮的人就绝没有出头之日了,而是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纠正人们的偏见。

个子高=能力强,这是人类多年进化而在脑海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潜意识。诸葛亮在这方面显然是占据了天然禀赋的优势。

好厉害!

好帅呀,你是大才子吧?

其实他就是个饭桶!

根据三国时期一尺约等于24.2厘米推算,诸葛亮的身高应该在1.94米左右。当然,他的身高不可能正好是八尺,而是一种近似的说法。

而且,诸葛亮面如冠玉,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

除了身高,人们还对容貌(不论男女)存在着一种偏见:美的就是好的。这种偏见往往导致人们将容貌和才智正向相关。

心理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

外貌具备吸引力的人比外貌不具备吸引力的人更可能具有善良、坚强、外向、有趣等特点。

同时,外貌好看的与外貌一般的人相比,其未来的地位将会更尊贵,婚姻更幸福,生活更充实,社交和职业更成功。

开始行动!

人的大脑不喜欢在对接触到的所有事情或同一件事情的所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后才得出最终的结论。它更喜欢从某一个侧面做出判断,形成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然后一以贯之,始终用这个倾向性的观点来对待同一事物及其相关延伸的部分。

在人所不能选择的先天条件上,诸葛亮显然是一个幸运儿。如果对此还有疑虑的话,不妨参看一下容貌丑陋的庞统和张松的遭遇。

诸葛亮的幸运还不止于此。上天还给了他第二样天赋:高智商的头脑。

这两样礼物已经为诸葛亮未来的成功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但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容貌出众且能力出众但却没有成功的人。我们之所以不容易从记忆中快速找出这样的例子,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经被自己的不成功而湮灭了。

诸葛亮则将上天给予的这两样禀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变大!

变大!

“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德有些反讽地提出,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人们可以更频繁地以不假思索的方式行动。

人类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和动物并没有区别。雌火鸡是公认的好母亲,对儿女呵护备至。

1974 年,动物学家佛克斯曾经用一只雌火鸡和一个鸡貂的填充模型做了一个实验。鸡貂是火鸡的天敌,只要鸡貂一靠近,雌火鸡就会尖声惊叫,又啄又抓。

即使是鸡貂模型也能引发雌火鸡同样的反应。

但当在鸡貂模型的体内放上一个能够发出小火鸡叫声的录音机时,雌火鸡却不仅允许它走近,而且还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呵护。

而当录音机一关闭,雌火鸡则又立即恢复原来的敌对惊恐状态。

但是,唤起雌火鸡强烈母爱的信号仅仅是小火鸡的叫声。只要小火鸡一叫,它的妈妈就会照顾它、呵护它。反之,则会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把它杀掉。

这种现象,被称为光晕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同样也存在这种既可以说高级,也可以说低级的自动反应机制。

人们毫无理由地对容貌出众者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都给出良好判断和预期,就是这种自动机制的体现。

光晕效应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