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小学生能在读书之余,借助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利用自己小记者的身份向身居高位的部长们提出了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部长们在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的同时,也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孩子们的心声,也是社会共同的心声。高房价,有毒食品,这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让房价回归到理性的范围,让居者有其屋,这是住建部应该履行的职责。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央政府为调控房价所做出的努力,建设经济适用房,严格控制圈地和抑制地价,打击炒房投机行为,所有的这些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房价依然是高的,距离民众的愿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房屋盖好之后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储存的,更不是用来炒的。”这是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房子一旦建好,就在贬值中,而高房价的背后必然扭曲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价值观,让房价回归理性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同样,如何让孩子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这是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食品依然是自然的好,任何添加香料、色素、防腐剂的食品都影响了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让食品回归自然,是摆在政府相关职能面前的课题,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课题。总书记胡锦涛在党十八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而食品事关人们的健康,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岂可马虎了事。
小学生记者的提问值得我们反思,也更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让他们拥有可心的玩具,也能够吃上放心的零食,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同时,笔者也希望类似住房、食品安全的问题不要再让孩子们放在心上了,因为这本身就不应成为他们的问题。
(2012年11月13日夜于长沙市,发表日期:2012年11月14日)
点评借与不借,是个人的境遇问题,还与不还,却表现出一个的人格问题。文章开篇引述的两则新闻,一祸一喜,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文章分析论述中,指出了借钱的原因,也揭露了一些人借钱满足自己的奢华,却不顾他人死活的丑恶。面对这样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公德的一个难堪。借还是不借?借,你有理;不借,你有权力;关键是要识人。
——靳力
借与不借,都不应是问题
2012年11月5日,在潇湘晨报》上同时刊登了关于借钱的两则新闻,一则新闻的标题是《上门讨欠款,钱没要到妻子没了》,说的是11月3日下午,湘乡市壶田镇金桥采石场发生一起命案,死者是债主魏新昭的妻子。这天,魏新昭和他的妻子、朋友一行三人开着一辆奥迪Q5来到采石场,追讨欠款,没想到,被欠债人的蒋某的两个儿子分别用铲车和挖机拦住去路,并将奥迪车用铲车掀翻挤压在道路一侧,另一个儿子用挖机砸打,结果造成魏新昭的妻子死亡、魏新昭和他朋友受伤的局面,欠债人的两个儿子趁乱逃跑,目前警方已经立案,正在追捕中。(《潇湘晨报》1月5日B03版)
另一则新闻的标题是《她相信生人借了钱,他说假话却还了钱》,说的是长沙市柠檬丽都小区一干洗店老板娘左女士在明知一年轻小伙子留下的是假电话和假地址,还是继续借钱给那小伙子,左女士因此受到丈夫的不理解和责备,但是最后借钱的小伙子将钱还给了左女士。(《潇湘晨报》1月5日B01版)
借,与不借,这个问题相信困惑了不少人。面对他人向自己借钱,甚至是陌生人,相信有不少人是不会借的。即使是自己认识的人,相信也有不少人会找借口拒绝的,因为他们担心借钱的人是不会主动还钱的。如果自己去追讨,就很可能会伤了和气,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借。魏新昭就因为向人追讨欠款,没有想到竟然搭上了妻子的生命,还让自己和朋友受伤。面对这样的结果,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面对他人向自己借钱时,就会更加坚决地拒绝了。
笔者是不喜欢向别人借钱的,这是因为笔者觉得向他人借钱是欠了人情的,一旦欠了人情,就要想法设法去偿还的,这不只是还钱了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遇到了困难,向周边的人、熟悉的人,或者是同学,或者是同事,或者是亲人,或者是邻居,甚至或者是你不认识的人借了钱,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偿还,否则你就背上了一个债务。我真的想象不出,那些能够有勇气躲避债务的人,甚至对给自己施恩的人下毒手的人,怎能做出如此背弃信义的事情来?这种人失去了基本的诚信,又还有什么资格做人呢?
说句实话,和左女士一样,笔者也是很难拒绝那些把手伸向自己,向自己借钱的人。向你借钱的人一定是遇到了困难,而且这种困难还不小。当他(她)放下自己的尊严(中国人常说的面子),鼓起极大的勇气,向你借钱,这种真诚,你难道能拒绝吗?笔者至今也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被欠的钱没有收回,但是笔者知道确实还有人欠笔者的钱没有归还。当然笔者不会去追问的,因为欠钱的人一定现在还有困难,否则不会背弃信义不还帐的。
可是,笔者的想法确实是很天真的,因为有一天,笔者看到欠钱的人竟然开着一辆豪华的小车故意避开自己时,才知道社会上就有这种厚颜无耻的人。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但这种欠账不还的现实状况确实让我们无地自容。借钱的人借不到钱,借了钱的人却不还钱,这种现实说明了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基本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了。借钱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帮助,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是陌生的,同时也是冷漠的;而借了钱却想法逃避债务,想把这本不属于自己的据为己有,这种人极大地伤害了善良与爱心,更是对人性的信赖戕害,如果听任这种欠债不还的行为泛滥,那么这个社会又还能存在多少善良和怜悯心呢?
借,不应该成为问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借钱给他,即使这个人是陌生人,在他向你开口借钱时,是对你充满信任和期待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你应该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
不借,也不应该成为问题。面对伸向你的那双借钱的手,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你手头不宽松,没有余钱;或者,你也可以跟他说,目前自己需要存钱,要办一件大事。只要是真的,你有充分的理由拒绝借钱给他人,相信向你借钱的人也会理解的。这样,你也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借钱给他人而生愧疚之心。
借与不借,确实不应该成为借出方的问题。借方,因为困难向借出方借钱,借出方可以选择借,也可以选择不借。作为需要借钱的人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人家不借钱给你,或许是手中不宽松,或者是对你的还款能力怀疑,或者是你没有得到信任。如果你借了钱,理应积极主动归还,不要等过了约定的归还期限。却是因为自己钱没有准备好,无法在归还的期限内还钱,也应该主动说明原因,请求宽限,而不是将借钱给自己的人视为敌人或者不欢迎的人,避而远之或者殴打伤害债主。欠钱不还,就是理亏了。如果逃避或赖账,就更加理亏了,丧失了诚信,就不会再有人帮助你了。
借,需要双方坦然面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就还,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相反,借了而没有还,倒是会有一块石头压在心里,让你背负这种人情债。借钱出去的人,需要有一种做慈善的心理,他人没有还钱,也不要紧,要相信欠钱的人之所以没有归还,一定是遇到困难了,不要去紧追不舍,就当做捐给受灾的人了。
其实,无论是借出的,还是需要借的,只要秉持诚信的原则,相信他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或者知道感恩,感谢那些在自己困难的时候给与自己帮助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是陌生的社会,每一个生活在此的人都会是轻松愉快的。
(2012年11月11日夜于长沙市,发表日期:2012年11月14日)
点评在中国的今天,一件本来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情,却让人感动,为什么?说明这件事情里表现出的东西,我们社会在缺失。作者从一则新闻故事里,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作者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诚信对一个人,对一个企业,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别人对他诚信,但是,我们也必须对人对社会诚信。文章提出的问题,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
——靳力
为何要因诚信感动
在南京河西汉江路,有一家营业了11年的理发店——“秀作发型坊”,由于店主马玉剑罹患肺癌晚期,无法继续营业,就在理发店玻璃门外,贴出了通知:“秀作在11月10日、11日两天办理退卡,请互相转告,谢谢。”居民们开始只觉得奇怪,当得知事情原委后,感动得直想流泪。店主在治疗一周后,坚持回到店里,为客人们办理退卡。(据腾讯网新闻2012年11月12日)
因为歇业,将顾客未消费完的会员卡会费退给顾客,这本来就是店主马玉剑应该做的。即使店主罹患肺癌晚期,对于不属于自己的得利本身也不能侵占。店主所做的只是正常的行为,为何却能让居民们感动要流泪呢?因为店主马玉剑坚守的诚信。
作为经商营业的店主,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他做人的道德原则和起码要求。这种寻常的诚信举动却能让居民为之动容,感动涕泪,由此可见,诚信,这个“立人之本”的基本要求已经远离社会,远离人们了,成为了稀缺的行为,所以,人们一旦再遇到诚信的行为,就会为之感动。如果诚信是司空见惯的行为,又怎么会如此感动呢?
诚,就是诚实的意思,指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信指信用,即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对于诚信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诚信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根本,也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更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础。这次钓鱼岛事件就是因为日本野田佳彦政府的不诚信,公然抛弃两国前几任政府达成“搁置争议”的约定和默契,将钓鱼岛“国有化”,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的权益,从而造成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政冷经凉局面,同时,也重创了日本自己的经济、文化利益。
我们知道,诚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它是一切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根基和本原。离开诚信,一切都无从谈起。《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的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崇尚经济发展,一切向钱看,诚信这个本身就是经济社会最应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却因价值观的扭曲发生了突变。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假货、假币、假账、假数字、假文凭,随处可见,谎言充斥,忽悠蹿红,所有的种种不诚信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我们的国家,危害我们的民族,危害我们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将是不诚信社会的受害者。
诚信,作为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也是个人的立身处世、接人待物的准则和前提条件,是成就自我、成就事业的基石。作为理发店经营者的马玉剑是深知其中的道理的,马玉剑将卡内剩余的钱退给顾客,与其说是对诚信坚守,对顾客负责,倒不如说是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
作为个人,失去了诚信就无法立足;作为企业,失去了诚信就不能生存;作为市场,失去了诚信就会混乱不堪;作为社会,失去了诚信就无法和谐;作为政府,失去了诚信就不能取信于民。马玉剑的退钱行为被媒体关注,被网民盛赞,而这种退钱行为只不过是在市场经济中履行最基本的商业契约,本身就不应成为新闻。也许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被欺骗,被冒犯,已经习惯了被强迫消费,被忽悠购卡,被霸王条款所压制,甚至我们也不得不接受ATM吐出的假钱,不得不接受其实并不需要的电讯收费服务,甚至还要忍受会员卡中的钱不翼而飞,忍受来自权力的卡拿索要。突然出现的马玉剑的退钱行为反而让我们有些不适应,觉得是“另类”。
是的,我们为马玉剑的诚信行为感动,我们也真诚希望这种诚信行为能够传播,成为一种常态而存在。如果真的是这样,当诚信者得到回报,失信者受到惩处成为当然的事情,那么马玉剑的退钱行为就不足挂齿了。说真的,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诚信时,都应该好好反思了。我们能为马玉剑的诚信感动流泪,至少也证明了一点:我们都想成为诚信的人。
(2012年11月13日夜于长沙市,发表日期:201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