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寺庙
48111200000004

第4章 重要的佛教寺庙(1)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相互排异、相互融合,并逐渐与之形成了一种鼎立之势,共同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向前发展。

作为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寺庙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从物质形态方面展现了中国佛教形式和演化过程。中国曾有过数万座庙宇遍及全国各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建的寺庙,其特点也迥然相异,而笼罩在这些寺庙周围的谜更是扑朔迷离。我们选取寺庙中的一部分试图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寺庙的整体特点,解读寺庙的文化属性,来认识蕴藏在寺庙中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一、北京

(一)北京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金代为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元代改建,明代天颜元年(1457)重建,更名弘慧广济寺。以“戒行精严”著称。清初,几位高僧严持戒律,自足成为律宗道场。1953年春,中国佛教协会在此成立,从此,广济寺成为中同佛教界活动的中心。值得提的是:这里的一些佛像和法物,有与众不同之特色。

广济寺现在总占地面积35亩,山门临街,一排三座,以短墙环中护衔接。顶敷琉璃彩瓦,黄绿二色相间,别致美观,寺院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藏经楼、两旁先后配以钟、鼓楼和石狮护门、御赐石碑、讲经堂、图书馆、以及玉雕戒坛等建筑。

天王殿前的一对石狮,双眉微蹙作怒相,更显威武。殿里供奉的明铸铜质弥勒菩萨像,缨络环身,法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这形象与常见的乐呵呵的“大肚弥勒”形象迥然不同。

大雄宝殿有一尊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铸造的铜宝鼎,高约2米,鼎身铸有佛教八供(轮、螺、伞、盖、花、瓶、鱼、结)等花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后壁有一巨幅指画,为清乾隆九年(1744年)画家傅雯奉乾隆敕命用手指所绘,名《胜果妙音图》。画高5米,宽10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幅描写佛祖说法情景的壁画,也是一件佛教艺术珍品。

藏经楼藏有许多珍贵藏经。该楼现名为“舍利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曾将西山八大处灵光寺辽代画像千佛塔遗址中发现的佛牙舍利移此供奉,遂改此名。1964年,重建的佛牙塔在原址落成,又将佛牙舍利移还其中,然阁名未改。

广济寺内最具佛教特点的文物是“三世佛”像和“三身佛”像。“三世佛”存大雄宝殿,从东至西为过去世的迦叶佛、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的弥勒佛。“三身佛”是释迦牟尼的三种身像,即法身、报身、应身,供奉在多宝殿内。

舍利阁西边有小院落,院中正殿内砌有汉白玉石雕戒坛1座,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住持恒明的弟子湛佑所置,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北京城内唯一的戒坛。

(二)北京法源寺

在北京市宣武区牛街东面的法源寺街,是北京城内新修的时间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均设在这里。

法源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初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更名为顺天寺。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寺被火毁,后重建。五代时(公元907-960年)改为尼庵。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大修,改名为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建,更名为法源寺。1958年、1980年两度大修,使寺院殿堂再复旧颜。

法源寺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大悲坛和藏经阁等。东西两侧,还有寮房数百间。

法源寺不但历史悠久,殿堂宏阔,而且寺内保存的佛教文物也非常丰富。在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塑造的释迦牟尼佛像,文殊、普贤菩萨像,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在大悲坛内,陈列着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留下的佛经、贝叶经,以及用西夏文、藏文、蒙文、傣文书写的佛经。在藏经阁内,有元代铸造的青铜观音像,唐代和元代石雕佛像,以及金代留下的木雕菩萨像。在毗卢殿内,有一尊高达五米的五方佛铜像。这尊铜像铸造于明代,分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每瓣一佛;中层为东、南、西、北四方佛像;顶层为毗卢佛。寺内最值得一看的还是悯忠台。

悯忠台初名观音阁,也叫悯忠阁,建于唐中和年间(公元88l一884年)。原阁七间三层,后毁,并重建了悯忠台。现为碑刻和经幢陈列室。其中著名者有:唐御史大夫史思明建、参军苏灵芝书的《无垢净光宝塔颂碑》,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刻立的《唐悯忠寺重藏舍利记碑》,以及辽碑、金碑和清碑等。

法源寺内的古树享誉京华。在这里除白皮松、古银杏外,其丁香与崇效寺的牡丹、大觉寺的玉兰齐名。

(三)北京雍和宫

公元1694年,清康熙帝在京城东北的安定门内为皇四子胤祺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28年后,这位皇子继承帝位,年号雍正(公元1723-1735年在位)。新帝迁入紫禁城,闲置的王府一半辟作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修行的僧院,一半留作行宫。不久行宫被焚,剩余的一半于1725年改名为雍和宫,1744年正式成为皇家寺院。

雍和宫是一处将王府建筑和宗教建筑、汉式建筑和藏式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古代建筑群。宫前的广场和牌楼.体现了当年王府的威严。宫东的花园,也表现了王府的高贵和显赫。在雍和宫的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布列着主体建筑天王殿(雍和门)、雍和宫殿(大殿,又叫师祖殿)、永佑殿、法轮殿和万佛阁。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戒坛楼、班禅楼、永康阁、延缕阁等配殿.整齐地排列于两侧。此外,雍和宫内还有钟楼、鼓楼、御碑亭等建筑。

永佑殿原是雍亲王的寝宫,现殿内正中供着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中为长寿佛(即无量寿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在殿内的东边墙上.挂着一幅白度母画像。在殿内西边墙上挂着一幅绿度母补绣像。这幅补绣像长两米,宽一米多,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为丈夫雍正皇帝超度亡灵、也为自己祈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和7000多块色泽不一的锦缎补绣而成的,极为精细。

法轮殿是喇嘛们举行法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供着喇嘛教黄教始祖宗喀巴大师的铜铸像,高六点零一米。宗喀巴铜像后面的背光上,有五幅宗喀巴的化身像。再北,有用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这件紫檀木的雕像,高5米.长3米,厚约30厘米,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松柏古塔交映。山上的500个罗汉,高约10厘米,是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的。罗汉或坐或卧,或立或行,形态生动。殿西墙下,有《大藏经》108部。殿东墙下,有《续藏经》207部。殿内还陈列有两部乾隆皇帝亲笔抄写的金字经书--《大白伞盖仪轨经》和《药师经》。东西两面墙壁上,还绘有色彩绚丽的壁画,描述了释迦牟尼的部分传教史绩。此外,在宗喀巴像背后,还陈列着一个鱼龙变化盆,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出生后三天时洗澡用过的.所以又称洗三盆。

万福阁是雍和宫中轴线上最后一重大殿,阁内有一尊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8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像(也称弥勒佛).这尊佛像,过去传说是用一整棵白檀木雕刻成的。这棵白檀木,是西藏七世达赖喇嘛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乾隆皇帝又派人搭上芦苇棚,用了三年时间,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才雕成了这座佛像。佛像的一根手指,就有成人的大腿那么粗;佛身上披的一件袈裟,就用去了黄缎5000多尺;游人至此,需仰视才能见到佛的面孔。

雍和宫最北的东厢房,过去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后钮枯禄氏供佛念经的佛堂,叫做照佛楼。据说,佛祖释迦牟尼要上天给母亲讲经,弟子要将他的影像留下,便请他站在水边。由于人家尊崇他,不敢直视,画师只能照佛祖在水中的影像来画。这样,佛祖的画像连水纹也画上了,以后人们便照画雕像,这就叫做照佛。据说,第一尊照佛是用旃檀木雕成的,照佛也就因此而叫旃檀佛。雍和宫照佛楼里供的佛像并不是旃檀木雕刻的,而是铜铸的,高二米多,水纹衣环绕身躯,系元代遗物,是人们从什剁海中打捞出来的。过去,佛像头上还戴着钮祜禄氏命人用七成金制成的一顶五佛冠,冠座上立着五尊释迦牟尼佛像,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佛像额上有一颗毫光珠,佛顶上还罩着一把金伞,可惜这些宝物均在解放前先后被盗了。佛像背后的佛龛,是用金丝楠木雕刻成的。整个佛龛分内外三层,上下左右布满云水图案,上面有用透雕手法划出的金色蟠龙99条,扶摇翻滚,栩栩如生。

在天王殿后,有一座重檐四角形的御碑亭.御碑亭又称四体文碑亭。亭内石碑立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碑文为乾隆撰写的《喇嘛说》,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记述了喇嘛教的来源。

御碑亭后,是一个搁置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小小石池,池内存一件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铸造的铜制品,这就是须弥山。须弥山形象地再现了佛祖对世界的看法,即佛教宇宙观。须弥山的最下层为风轮,上为水轮,再上为地轮(即金轮),再上是九山八海,山海之间就是须弥山。须弥山的下部分七层,山水交错;中部为平原和山峦,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再上东南西北各有一排殿宁,代表着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是四大天王居住的地方,山顶有一座小坛城,这便是天堂,是诸天王的居住地。坛城的下部,代表宇宙空间,数百颗星宿有规则地排列其间。据说,这些星座的标记和分布,与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大体相符。这也是雍和宫内的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四)北京大钟寺

位于北京市北三环路西段北侧。寺内因保存着一口闻名于世的永乐大铜钟而享誉海内外,被辟为古钟博物馆。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以后屡经维修,殿堂等建筑保存完好。

大钟寺占地面积3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百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和大钟楼等。此外,寺内还有东西廊房以及钟楼、鼓楼等。

大钟楼位于寺院的后部,高20米,上圆下方,四周均有窗棂,内有旋梯,可以上下。横梁上挂着清朝皇帝乾隆亲笔题写的匾额“华严觉海”。钟楼内悬挂的那口大铜钟,因镌刻有《华严经》,又称华严钟;因其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所以又叫永乐大钟。

大钟高6.75米,钟口最大直径3.3米,钟唇厚18.5厘米,重46.5吨。经统计,钟上刻有汉文经典八部、汉文咒语八项,计有汉文佛教铭文225939字,梵文佛教铭文4245字,总计23万零一百八十四字。这些汉字字迹工整,据说是明代大学士、著名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据说,这口永乐大钟是由当时的国师姚广孝监督制造的,经用现代技术分析说明,这口大钟铸造科学,既无砂眼,更无裂纹;钟内含有铜、锡、铅、锌、铁、镁、硅等,且各种元素比例合理;大钟的声波达120w分贝,低音频率丰富,钟声不但圆润悦耳,而且穿透力很强,声音可传到四五十公里以外,余音可绵延一分钟以上,堪称古钟上乘之作。

1985年lO月,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正式成立。四百余件古代编钟、乐钟、道钟、佛钟等,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墙上和钟旁的图片与文字,向人们述说着我国古钟的发展历史。

(五)北京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