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寺庙
48111200000005

第5章 重要的佛教寺庙(2)

潭柘寺规模宏大,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全寺建筑可分东中西三路: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三圣殿(已不存)、毗卢阁。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有十间房、方丈院、万岁宫、太后宫、流杯亭、舍利塔等。西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已坍塌)、戒台、大悲坛、观音殿等。此外,山门外左前方还有一个院落,名为“安乐堂”,是和尚退休养老之所。寺前为上、下塔院,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72座,是该寺及戒台寺历代方丈及有名禅师的墓地。寺庙东西的山坡上各有一座观音洞,还有歇心亭、少师静室等建筑。山门前,建有石拱桥,桥南有一片苍劲的古松,树龄已数百年。寺后的半山腰上,有泉水汇成的水池,名龙潭。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北京诸多名刹中,与法源寺、戒台寺、碧云寺、云居寺等相比,潭柘寺离京城最远,可是该寺与皇帝的关系最近,是一座典型的皇家寺院。也正是由于该寺离城市较远,所以环境极为幽谧清净。“潭柘寺之幽”,已成了今日京城人们十分向往的旅游胜境。

千百年以来,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潭柘寺在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金代开始,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乘佛教禅宗中临济宗的领袖,并且名僧辈出,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研究佛学宗诣,为了弘扬佛法,为了潭柘寺的扩建和修茸,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呕心沥血的贡献,而在《高僧传》上标名,名传千古。由于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强大的势力,在经济上拥有庞大的庙产,在佛门有着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庞大的规模,故而享“京都第一寺”的美誉。

(六)北京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麓,又名“万寿禅寺”,因为寺内有一座全国驰名的大戒台,所以人们称此寺为“戒台寺”或“戒坛寺”。

戒台寺坐西朝东,建于山麓缓坡上,主要殿堂沿两条东西向轴线建筑而成。南侧靠前是大雄宝殿一组,由低处逐步升高。北侧靠后是戒殿一组,全部建于高台之上。殿堂四周分布着许多庭院,各院内有精美的叠山石,葱郁的古松古柏,加上古塔古碑,山花流泉,显得格外清幽。寺院内有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遗址)、观音殿、三仙殿、九仙殿等等,殿宇依山而筑,层层高升,甚为壮观。

闻名海内的戒坛在西北院内正中“戒坛殿”,它与泉州开元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为全国三大戒坛,有“天下第一坛”之称。戒坛高3.5米、正方形的三层汉白玉台座。底座边长约ll米。每层石台外围均雕有数百戒神。原来石龛外还有24尊身高1米的戒神,环列戒台四周。戒台殿顶中央,有一藻井,几条金雕卧龙盘于其上,最深处有一条龙头向下,象征蛟龙灌浴。戒台最上层中央是释迦牟尼佛像。像前原置雕花沉香木椅十把,上首三把,为授戒律师座;左边三把,右边四把,是受戒证人座。称“三师七证大师座”。寺中有“千佛阁”,过去此阁曾是全寺中心建筑,现在只遗台基及柱础,登阁放眼,可望百里。阁为七开间,外观为两层,中间有腰檐及平座暗层,庑殿顶阁高20余米。内部两侧各有五个大佛龛,每龛内有28个小龛,每个小龛内有3座形态不同的10厘米大小的佛像,总计全部佛像在1000个以上,所以称为“千佛阁”。

寺内其他建筑物尚多,如南、北官院、方丈院以及寺东南角高台上的两处小四合院等,均属王公贵族及僧众居住用房。北宫院又称“牡丹院”,皇六子恭亲王奕忻曾在此隐居,院分两进,前院有叠石假山,后院广植牡丹,甚为名贵。

戒台寺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戒台寺古树极多,以松柏最为有名,寺内古松柏有的为辽、金代所植,松树枝干虬曲离奇,可坐可卧,著名的有“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等,最为罕见的是“活动松”,人们随意拉动它的哪个松枝,整棵树的枝叶便跟着摇动,好像一阵狂风正在袭来。乾隆皇帝在此曾留下一座“题活动松诗”小石碑。碑上所题诗二首云:“老干棱棱挺百尺,缘何枝摇本身随。咄哉讹为挈其领,素动万丝因一丝。”“摇动旁枝老干随,山僧持以示人奇。一声空谷千声应,借问神通孰所为。”

1996年,戒台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北京法海寺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的翠微山麓。寺内拥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全国驰名。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至八年(公元1439-1443年)。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至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修。作为一座皇家寺院,当年的法海寺规模宏大,殿堂雄伟,壁画琳琅满目。经过五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法海寺的许多重要建筑如伽蓝殿、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祖师二堂等均已毁坏,现仅存山门、钟楼、鼓楼和大雄宝殿等建筑,壁画也仅存大雄宝殿中的九幅。

大雄宝殿中的明代壁画,分布在佛像坐龛、十八罗汉背后的墙壁和北墙门左右两侧的墙壁上。

北墙门两侧的壁画,名叫《帝释梵天护法礼佛图》。画面上有天帝、天后、天龙八部、侍女等三十六人,其间点缀着祥云、佛光和花草。画面生动,人物三五成群,左顾右盼,神态自然。天帝形象高大,长达两米的衣纹一笔呵成,潇洒飘逸,令人称奇。

佛像坐龛后的三幅壁画,分别为水月观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中,以水月观音画得最好。观音肩披轻纱,上身半裸,胸挂缨络,眉清目秀,屈右腿,盘左腿,慈祥而又端庄。画面上的善财童子,韦陀、鹦鹉、绿竹、净水瓶等,也画得非常逼真、生动。

法海寺中的壁画,是广大民间艺人采用朱砂、石黄、石青等矿物颜料,运用叠晕,烘染,描金、沥粉贴金等手法创作出来的,颜色不但经久不败,而且线条流畅,备种人物、动物、植物形态鲜明,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壁画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此外,大雄宝殿内的藻井,殿前高达二米的铜钟,以及供桌、法器等,都是法海寺中很有价值的佛教文物,值得细看。

(八)北京碧云寺

碧云寺创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碧云寺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寺庙,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聚宝山东麓,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后石塔组成,高度相差一百余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寺院层层殿堂依山叠起,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观外露,故而用回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

碧云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碧云寺山门前有石桥一座,紧靠山门是一对石狮子。山门迎面是哼哈二将殿。泥质彩塑二将像,分别站立大殿两侧。哼哈二将殿两侧分列钟楼和鼓楼,形成第一进院落。

寺庙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山墙上置放姿态各异、形象活泼的彩塑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神怪故事,云山缥缈的境界,形之于立体雕塑上,增强了立体感与真实感,堪为明代艺术珍品。释迦牟尼塑像后是观音菩萨以及善财、龙王、龙女、韦陀等像,四周衬以观音菩萨悬塑,以及山石云海等,同前殿浑然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进院落以菩萨殿为主体,面阔三间,歇山大脊,前出廊,檐下装饰有斗拱,匾额上为乾隆御笔“静演三车”。殿内供奉5尊泥塑彩绘菩萨像,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东西两壁塑有高一米左右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禄、寿、喜四星像。塑像四周也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院内古树参大,枝繁叶茂。其中娑罗树最为珍贵,此树原产自印度,树顶像曲伞,枝干盘曲,叶片长圆,形状恰似枣核,每叉有5叶或7叶,故又称为“七叶树”。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娑罗树下寂灭的,因而成为佛门之宝。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8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照壁小额枋刻有8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塔仿北京五塔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3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域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中轴线的左右两侧为罗汉堂和水泉院。罗汉堂顶部正中耸立者象征西方净士的宝塔、楼阁,正门内塑有四大天王,中心为三世佛,四面通道上各立有塑像一尊(东为韦驮,西为弥陀佛,南为地藏菩萨,北为疯僧)。寺内共有雕像508尊,全系木质雕刻,外覆金箔。五百罗汉按顺序排列,坐像高约1.5水,身材大小与常人同。

水泉院中有一天然流泉,名“卓锡泉”,泉水甘甜爽口中,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院内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楝树仍旧活着。院内由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共商国事,翌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4月2日,灵柩从中山公园移往碧云寺塔,直至1929年6月12日,灵柩才由北京迎回南京中山陵安葬。孙中山灵柩在碧云寺塔暂厝达4年多时间。灵柩南迁后,此塔成为孙中山的衣冠冢。塔座正中券洞内有一汉白玉石匾,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游碧云寺者,总要到此凭吊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九)北京灵光寺

灵光寺位于北京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是著名的“西山八大处”之一,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

灵光寺创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初名“龙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重修,改称“觉山寺”。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该寺扩建后,改称灵光寺。

灵光寺之所以中外闻名,就是因为该寺中供奉有佛牙舍利。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在世上两颗佛牙舍利,一颗传到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该国传到于阗(今我国新疆和阗县)。5世纪中,南朝高僧法显西游于阗,把这颗佛牙舍利带回南齐首都建康(今南京),秘不示人达15年之久,临死才将佛牙舍利献出。后舍利一度失传,南陈时期陈武帝得此舍利。隋灭陈后,佛牙舍利被送到长安。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佛牙舍利又辗转传到了当时北辽都城燕京(今北京)。辽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建招仙塔,咸雍七年(1071)八月,塔建成后,佛牙舍利便供奉在塔内。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灵光寺和招仙塔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寺僧人收拾残局时,发现落在地上的塔顶石刻露盘,上有铭文:“大辽国公尚父令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咸雍七年工毕。”据此可证招仙塔为辽时所建。另外从塔基内发掘出一石函,函中装有一沉香木匣,木匣上有题记:“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廿三日记善慧书”。天会七年(963)是五代时北汉王朝年号,善慧是北汉名僧。据此可知,这颗珍贵的佛牙在北汉时期已装匣保存。

佛塔遭毁后,已无处供奉佛牙舍利,灵光寺僧只有秘护深藏,精心保存。直到1955年,才由中国佛教协会迎至广济寺,供奉在舍利阁七宝金塔中。1957年,由中国佛教界发起,在原塔址西北重建新塔,以永久供奉佛牙舍利。1964年,一座庄严雄伟的佛牙舍利塔在西山灵光寺落成,并修建了山门殿和配殿,形成一个以佛牙塔为中心的佛教寺庙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