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出山坳的中国
48112500000003

第3章 新的起点(3)

——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期拉长,抑制短期经济增幅向下。与西方国家的“政策影响短期形势,制度变迁影响长期趋势”不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不仅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一个保证,也是对短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保证。中国新政的实施不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就是短期调控政策效果效应体现得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

——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中国新政的实施,内需型、内陆型发展模式将逐步替代外需型,沿海型模式、以投资为主导的内需拉动模式也将逐步让位于消费主导型拉动模式,当然,向这一需求结构转型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短期内不会有显着的变化,变化的真正完成,即中国新政实施的时序将延至至少2020年。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进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概念,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经济工作者,可以追溯到若干年以前,但理论转变为实践的进展一直不大。除了中国先阶段发展的种种客观因素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并没有感到来自外在的压力。而随着中国政府新政的实施、要素市场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帷幕的拉开,利用超低成本扩张的模式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基于“投入-产出”利益最大化考虑,企业惟有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扎稳马步,这意味着,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过去的政府倡导逐渐变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为。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不再局限于表面,而将全方位加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包括的内容不止是经济效益,或者说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高低还包括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亦即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高低应全面反映和谐社会的状况。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指标可以看出,随着新政的实施,中国经济、社会、环境3方面的协调将第一次得到实质性的加强,数量理念将让位于质量理念,增长与发展轨迹将趋于一致。

——经济发展的社会溢出效应增强,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体现将更为明显。随着新政的实施,政府绩效目标考核改变,企业成本内容增多,经济发展社会溢出效应将逐步增强,即经济增长将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社会发展改善也反过来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

——改革将呈现全方位推进之势。新政的实施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协调、不均衡发展格局,尽管改变过去利益格局意味着将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强大阻力,但由于受益者是大多数民众,因而改革推进的步伐会加快。同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关系将在新政治实施过程中得到重新定位。

——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将逐步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将逐步接轨。对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支持将成为政府在减免农业税、对农民直补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为了配合“以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顺利开展,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将相应加快,以便承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迁移。

——国内产业迁移趋势将日趋明显,中部地区各省市将主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成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各省市将就近融入东部中心城市经济圈,并以此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圈,使得中部地区经济对东部和国际经济的依存度相应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环境成本统计核算及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等基础工作陆续推出。资源、能源和环保价格将逐步提高,产业聚集规模和企业规模将明显扩大,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根据自身秉赋而出现相应调整,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将更多地增加来自环保、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容。

——科技创新将逐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航天航空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将改变中国当前“没芯”的局面,以占领科技竞争制高点。结合中国的实践,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技术、农业产业化技术、环保节能和新能源经济技术将得到较快发展,与此同时,鼓励创新文化与制度,将首先在科技界和企业界逐步得到形成,并最终对全社会产生溢出效应。

总之,如果说1978年邓小平创导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第一波大变革,那么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的是政将将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第二次革命。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2006年为发端的中国新政将在2020年左右初见成效,届时,新农村建设目标也将基本实现,中国遂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在这期间,中国将在2012年以前相继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到202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强国;21世纪中叶的某个时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首次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被确认无疑的信念。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曾系统而清晰地规划了这一目标,并为之殚精竭虑。2048年,事隔150年后,世界各地华人将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更重要的是,从21世纪20年代起,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跃上一个崭新水平,由现在的发展中经济大国变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处于12%至16%之间,相当于现在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届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明显增加,将成为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增长的名副其实的火车头之一。更重要的是,今后一二十年里,如果假设世界经济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非常合理—作者按),那么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这意味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世界人均生活水平相当,从而真正实现了数代前人追赶其它国家的愿望。

四、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希望

就在本书稿即将杀青的时候,有两条与书稿新政主题极为相关的最新信息需要进一步作出评述:

1、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全会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突出4个涉及中国未来发展与走向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纲领性理念,抓住“两个时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是对形势的基本判断,解决好“三种矛盾”是未来的核心任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将作为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纲领性理念。中央政治局最近决定,根据党内外人士意见修改《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请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决定》对“和谐社会”的表述,是“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认为,新一届领导者正把“和谐社会”推到自提出以来的最高点。据权威人士分析,构建和谐社会有3个主要方面:

(1)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央近几年不断下大力气重点解决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处理了一系列损害群众利益的恶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信访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2)全面推进平安建设。200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了9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了有关应急预案。发布了《200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3)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好阶层关系。专家指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这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