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48112600000025

第25章 禁忌禳解

一、事前设防的禁忌禳解

事前设防的禁忌禳解,其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这是用一种超自然的灵力来抑制另一种超自然的灵力,使原本为禁忌的事物或事件不成其为禁忌。

(一)禁忌禳解的灵物:经书、灵兽、牙角及桃木

民间俗信《周易》及一些经书,卦书等,有镶解禁忌的能力。古代志怪小说里有很多故事,都是讲故事主人翁夜半遇到缢鬼僵尸,手无寸铁的书生惶恐急忙之中,拿起手边的书就打过去,意想不到竟击退鬼魅,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易经》。

旧时常州一带,男女老幼,无论识字不识字,每次出门,都挟一册《易经》,回到家里则悬于窗户上。相传走夜路若是遇到“鬼打墙(迷路)”,只要一心虔诚诵心经或金刚咒,就可以“突围”出去,平安到达目的地。明代笔记里记一位素不信佛的秀才外出访友,吃过晚饭又谈了好久,才想起该回家了,谁想走到路上,竟遇上“鬼打墙”,转了好半天也出不去,焦急之时,忽然想起念心经驱鬼的事,他自己一句也不会,最熟的就是自幼诵习的《孝经》,于是澄念一心背诵“孝经”,果然在黑暗中慢慢地找到了大路。

麒麟、凤凰、狮子、者虎等灵兽的图像,据说也有驱邪的能力。民间常常以这些动物的图像贴在墙上、门上或用来制作成童衣、童帽、童鞋上的装饰物。相信如此依靠这些兽类的保护就能够免除灾祸,使农作物不被禽兽糟踏,给人们带来好运。

在大门两旁竖立石狮子以避禁忌,更是一种普遍的民俗现象。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体魄雄壮,头大脸阔,雄狮头披长长的鬣毛,很早就被人们视为猛兽的代表。一般佛经都以狮子吼比喻佛祖讲经,声震世界。随着佛教的传入,具有法力的狮子形象也就逐渐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并普遍作为驱逐禁忌保佑平安的神兽。

牙齿和牛角也是古代两种常见的驱逐禁忌的镇物,海南黎族中的俘人以狗牙为护身符,长挂胸前以保平安。羌族巫师“许”的猴皮帽上左右各挂撩牙以召神力。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的肯雅部落以野猪牙装饰盛小孩的背篓,亦取护身避祟之义。这里,牙齿与生命通联,是欀天免死的信仰基础。

近代小儿换牙时,有上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床底下,从下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屋顶上的习俗,都是以牙为“身之宝”,借取它护身、护床、护宅的法力。至于建筑物的牙形脊饰,如台湾人所谓的“燕尾”形饰,江西民宅封火墙的牙背,都是牙文化的衍生物,同为用以消除禁忌的巫术手段。此外,川滇地区有以门悬“吞口”的驱鬼习俗。“吞口”多雕画出獠牙和利齿,它如同青海乐都县瞿县寺护法殿殿门上露齿的人头骨画一样,均以齿牙作镇物用以守门扩宅。

鬼魅极为害怕桃枝,有了它,鬼魅就不敢进门作祟。后来还有人采用枭桃御鬼,枭桃是一种历冬不落的干桃,据说它能杀死各种恶鬼。

最迟到汉代,人们已经采用桃符化解禁忌。“桃符”当时称,作“桃印”,是用一块长方形的桃木板片刻成的,上面还用彩色按照一定的格式画上符号,写上咒语,在每年的仲夏,即农历的五月,挂于门上。据说是为了抑制所谓阴气,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当时还有人用桃煮汤,将鞭蘸上汤水,挥洒在屋内墙壁上面,驱除鬼魅,这种习俗后来就演变成在元旦那天喝桃汤,用以辟邪求福。

(二)“姜太公在此”与“泰山石敢当”

古人为了获得长期的内心安宁,除了在一些节日等非常时期设置禁忌并恪守禁忌外,民间还有许多不定期的恒常的禳解禁忌的方式,“姜太公在此”和“泰山石敢当”即为最常见的两种。

民间普遍俗信书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贴在门窗或墙壁上,可以驱邪避灾,姜太公,传说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后因帮助大禹王治水有功,被赐姜姓,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称吕侯,其名尚,字子牙,史称吕尚。姜尚、姜子牙等。后因文王访贤时称婪子牙是“老太公(文王之父)盼望已久的贤才”,所以又称其为“太公望”,继而讹传为“姜太公”。因为各路神仙皆由他所封,他就成为神上之神。如果“姜太公在此”,则其他“诸神”就不得不“退位”了。所以民间请了姜太公来,使得诸神退位,驱除一切邪鬼,也就免去一切禁忌了。另有一种说法是讲姜太公统兵领将,掌管武事,与孔子并称,列入唐宋祀典,封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庙。所以民间以为姜太公有驱神克鬼之能。他在民间经常被请来驱鬼辟邪,禳解禁忌。除了一般性泛泛的禳解外,也还作有针对性的禳解,例如上边提到的做酱时,民间盖新房上梁时,也要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贴于大梁中间。嫁娶迎亲时,则贴于车轿上。有时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念“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作化解之用。

“泰山石敢当”,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禳除禁忌的方式。徐珂所编《清稗类钞》“迷信类”中列有一条“泰山石敢当”,称许多城镇农村里巷之口常立有一块片石,作为禁压不祥之物,上刻“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字样。据考“石敢当”始见于汉史游《急就篇》,唐代颜师古解释指上古有许多石氏名人,后世也都是名门望族,“敢当”是“所当无敌”的意思,指“石”本身的神奇威力。《继古丛编》载:“吴民庐舍,遇街冲,必设石人,或植片石,镌‘石敢当’以镇之”,说明江浙一带很早就把这种片石作为压禳不祥的镇物看待。这种以石块做镇物的巫术,是源自远古时期对石的崇拜和信仰。

198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曾派陶阳先生到泰山采风。他搜集到许多有关“石敢当”的传说,归纳为二类:一为石敢当是驱妖英雄说,二为石敢当是指泰山石有镇厉鬼之神力说。先看第一类传说:

石敢当是驱妖英雄,一切邪魔鬼秽都怕石敢当。有一个传说可以证明:有一天,石敢当在路上遇到一家娶媳妇的,他发现有四个鬼跟在花轿后面,鬼一见石敢当就躲在花轿后面,石敢当靠近花轿,鬼就远去,石敢当远离花轿,鬼就向花轿靠拢。石敢当一直跟着花轿到娶亲家门口。娶亲要在门外举行一定的礼仪,那四个鬼仍跟在花轿后边,石敢当急着回家,又怕鬼进了办喜事人家的大门。于是,他顺手捡两块砖,在门口两旁一边放一块,还故意说:“这砖放在门口,就代表我石敢当了。”石敢当走了,那四个鬼也没敢进屋。从那以后,泰山脚下就传下来这个民间风俗,谁家盖新屋,都在门框底下压两块砖,以禳解鬼魅禁忌。久而久之,“泰山石敢当”即成为禳解禁忌的常见媒介,成为此处无禁忌的一个标志。

再看另一类传说。

传说广东徐闻县公署门前有块石碑,刻有“泰山石敢当”。据说清康熙年间,凡到此任知县的数月便亡,令人惊慌。有一新任知县,晓知此事,上任时便带上一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一看,原来是座镇风水的宝塔的影子正落在知县的公座上,过去的知县均因抵不住宝塔的压力而亡。风水先生说:“唯有泰山的力量,可以抵得住宝塔的压力。”竖起“石敢当”的碑碣之后,该知县就稳坐下去。因此,留下竖立“泰山石敢当”石碑的民俗信仰。

“泰山石敢当”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在国内凡汉族聚居的地区都有树立“石敢当”的习俗,就像汉族聚居区到处都有镇宅石“太公在此”一样。山东省境内立“石敢当”之风习遍地皆有;台湾省此风也甚盛,凡门前、巷口,渡口、村头,常立“泰山石敢当”石碑,以防御风煞禁忌。

二、犯忌后的补救

当人们将要去冒犯禁忌或知道自己无意中犯忌之后,总是千方百计要求解脱。弗洛伊德说:“如果它们(暗指禁忌)遭受破坏,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则对于魔鬼的报复必须加以躲避或转移。”躲避或转移的方式主要有借口、转移、起犯三种。

(一)借口式禳解

这种解禁手法在鄂伦春人那里亦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鄂伦春人拜熊为图腾神,后来禁止吃熊的习俗,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物资的短缺面前逐渐变化,除了熊头依然禁止吃之外,熊肉可以用来充饥了。吃熊肉前及正吃时,嘴里不断地发出“嘎嘎”、“咕咕”声,意思是告诉熊,是乌鸦们在吃它们的肉。这些解禁只是违禁的一个借口。当然借口也是现实所提供的,也就是说,是在无奈的现实情况下的违禁。从本质上说,禁忌本身即为虚妄,违禁并不一定会带来事实的惩罚,而只是引起违禁者心理的恐惧;那么,解禁求助于借口,便可视为禁忌的虚妄的延伸。

(二)转移式禳解

运用模拟巫术的原则,让一个人代替违背者受惩罚,即是一种转移的方法。代替者就像真正的触犯了禁忌的人一样承受着严酷的心理折磨,有的甚至死亡。但不管怎么说,转移的成功,折射出中国人生存的应变能力和生存方式。既然创建了禁忌,而禁忌存在所依靠的惩罚又是虚幻的,那样避开惩罚当然也只需同时也只能求助于非客观实体的心理或精神之避了。

禳解禁忌活动中的替代者往往不是真正的人,而是物。病危之人,总以为自己在某一方面违背了禁忌,补救的方式则是请术士作法。剪一个纸人放在病人身下,这个纸人就代替人赴阎罗处充数,病人则得以起死回生。《闲窗括异志》说,荆南人李遇病得十分严重,他的生魂已到了阴间,遇见一个死去的朋友,两人正在闲谈,只见鬼卒捉着一个人来到。这鬼卒喊道:“捉得李遇到。”李遇的真正灵魂并没有鬼卒来收捕,那朋友就指点李遇赶紧回家。李遇醒来,感到很奇怪,一看身子下面压着个纸人,明白了原来是纸人替他被捉走了,李遇的病慢慢好了。人们编造这类故事,把厌当替代术推广到医病领域,发明了这种以纸人代替真人一类的厌当术。

过去,中国有许多专售迷信品的金纸店。金纸店里除了卖“金纸”、“冥钞”和“甲马”、“纥衣”这些祭祀用的纸制品以外,还有纸和竹制成的“天狗”、“白虎”、“替身”等物卖给人们,作为禳除禁忌补济运数之需。

迷信的人都喜欢在一年之始找命相家去问问“流年”,看看今年的运气如何。如果算出今年不利,主有灾厄,那就要祭神祈求神佑,还要请法师代为补运去厄。补运时要焚化一个纸的“替身”,在这个“替身”身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经过法师画符念咒祈祷之后,再焚掉“替身”,于是一切灾厄就由“替身”替你承担了。

北方也有烧“替身”的习俗,这是父母为儿女烧的。从前北方入迷信俊秀聪明的男孩女孩多半是神佛驾前的“金童玉女”转世,他们大半在人世活不多久,就会被神佛召回去。因此父母就到“纸扎店”定制一个“替身”送到神前焚化,自己的儿女就可平安无事,长大成人了。

(三)讨口彩式禳解

在“言语禁忌”部分涉及的“讨口彩”,就是民间最常见也最便利的解禁方式。

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讨口彩”现象。这种“讨口彩”的表述纯粹为日常话语。辽宁南部流传的有关邓铁梅抗日的故事中,有一个“得胜米”的故事,说的是邓铁梅的部队没有粮食吃了,老百姓便破了忌,用稗子米给部队做了一顿饭,因为旧时行军打仗的队伍都忌说“败”字,老百姓便将稗(败)子米称作“得胜米”。部队吃了这些米,果然打了胜仗。

表面上,这是老百姓在玩弄语言游戏和施展语言技巧,表示出一种稚拙的心迹和“自慰”的机智。其实,这种“讨口彩”所承纳的神圣及宗教式的庄严与大型的祭祀仪式并无差异。既然要“讨口彩”,就说明语言魔力的信仰在起作用。当然,日常生活中的“讨口彩”已蜕变为习惯语,如戏院里的太平门(寓意平安),现普通话里的“筷子”(寓意平生贵子)等。这类词语抒发了人们共有的祈福纳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