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妇饮食与生活
48119500000011

第11章 怀孕第一月(1)

一、怀孕的判断

怀孕的征象

怀孕后,一般有如下征象:

月经过期

月经一向比较有规律的,突然过期不来,是引起注意的最早信号。不过,月经过期不至,虽然是受孕的一个重要征象,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月经过期10天以上,应当考虑怀孕。与此相反,有些妇女虽然已经怀孕,但在月经期阴道仍有出血,只是出血量比平时少而已,根本没想到自己已经怀孕。

呕吐、恶心、食欲异常

要是月经过期未来,并且在清晨或空腹时经常出现恶心、泛吐清水等症状,那是早孕更重要的判断依据。除此之外,还可能伴有胃口不好,甚至食欲异常。

乳房变化

乳房发胀、乳头触痛,这是怀孕后乳房在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最早表现,但不是非常可靠的。

小腹发胀

在怀孕的前两个月里,由于子宫的增大,常会有小腹发胀的感觉。

尿频

如果月经过期不来,排尿不痛却经常有尿意,而解出来的尿液清澈透明,妊娠的可能性也很大。早孕时,常常排尿次数增多,这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而造成的。而膀胱内稍微积了点尿时,就会引起尿意,因而尿频。

皮肤色素沉着

除了乳头和乳晕颜色较深之外,如果在鼻子两侧的面颊上出现对称的棕色斑纹;在下腹部肚脐与阴蒂之间显现一条细细的、棕色的直线纹,那无疑是妊娠的征象。面颊上的叫做妊娠斑,下腹部的叫做妊娠线。

如果上面所说的各种特殊感觉和异常征象俱全,或者部分出现,那么,育龄妇女就要考虑到“我可能怀孕了”。

怀孕判断方法

确定怀孕有时候的确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早孕,在怀孕6周以前,因为有些征象还不明显,所以,即使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大夫也经常需要借助于一些客观指标才能下结论。

以下几项指标对于怀孕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础体温

基础体温是指经过较长时间睡眠(6至8小时)清醒后,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得的体温。正常生育年龄妇女的基础体温,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排卵后的基础体温要比排卵前高些,上升05℃左右,并且持续12~14天,直至月经前1~2天或月经第一天才下降。

月经过期,怀疑受孕的可以测量基础体温。夜晚临睡前,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低在35℃,为避免起床活动,放于随手可取之处。次日清晨醒后,在未开口说话、未起床活动前,立即取体温计测口腔体温5分钟,如果连续测试3~4天,即可判断是否已经怀孕。

宫颈粘液

宫颈粘液结晶的类型,对诊断早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妇女在怀孕后,卵巢的“月经黄体”不但不会萎缩,反而进一步发育为“妊娠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因此,宫颈粘液涂片有许多排列成行的椭圆体,医生见到这么多的椭圆体就可断定是妊娠现象。如果月经过期而宫颈粘液涂片中见到的是典型羊齿叶状结晶,那就绝对不可能是怀孕。

妇科检查

妊娠期间,生殖系统,尤其是子宫的变化非常明显。但是,月经刚过几天时进行妇科检查,意义不大。这是因为,由妊娠引起的生殖器官变化,大多在怀孕6周后才开始显示。如果检查发现阴道壁和子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子宫颈和子宫体交界处软化明显,以致两者好像脱离开来一样,子宫变软、增大、前后径增宽而变为球形,并且触摸子宫引起收缩,则可断定已经怀孕。

黄体酮试验

如果体内孕激素突然消失,就会引起子宫出血。对于以前月经有规律,而此次月经过期,疑为早孕的妇女,可以用黄体酮试验辅助诊断早孕。给受试者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即孕激素10~20毫克,连用3~5日,如果停药后7天内不见阴道流血,则试验阳性,基本上可以确定怀孕。

B型超声显像仪检查

若受孕5周时,用B型超声显像仪检查,显像屏可见妊娠囊,孕7~8周时出现胎心搏动。

妊娠试验

妊娠试验就是检测母体血或尿中有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有,说明体内存在胚胎绒毛滋养层细胞,即可确定怀孕。

早期妊娠有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是由于胚胎的绒毛细胞产生一种内分泌素,它能够进入到孕妇的血液,并随小便排出,所以进行尿液中有无绒毛膜促性激素的测定,可以基本确定是否妊娠。现在各医院最常用方法是乳胶妊娠试验,只要用一滴尿液,3分钟就能作出诊断,且准确性达到95%以上,一段在月经过期15天左右就可以做检查。近年还采用了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检查有无妊娠,这种方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血液中有无微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只要在停经后4~5天,就基本能诊断是否妊娠了。

根据妊娠反应情况

一般妇女在月经10天左右就将会出现恶心、呕吐、吃东西不觉得香甜、想吃酸的、行动有气无力等现象,这些现象一般在早晨起床后一段时间之内较为明显,这就是早孕反应。这种反应是非常明显的。

早孕反应的时间、反应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大部分的孕妇具有较轻的反应,自身可以耐受,用不着处理。只要自己身心放松,注意休息,少吃多餐即可。少数反应严重的孕妇,不能进食、呕吐频繁,甚至吐出胆汁,出现皮肤干燥,眼窝下陷等失水表现,这就叫妊娠剧吐,对孕妇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后果,此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治疗,才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查尿确定怀孕

通常情况下,月经过期的育龄妇做孕检都要查尿,并以此断定怀孕情况。这是因为受孕后,受精卵在发育的过程中,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的滋养层细胞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种激素进入血液里通过肾脏过滤到尿内,在受精后的10天左右,即可用生物学及免疫学的方法从血或尿中测得。随着胎盘的发育,HCG产量逐渐增加,至妊娠60~90天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妊娠4个月以后即维持低水平直至分娩。临床上就是通过检测尿内HCG存在的情况,结合病史和体征以确定是否怀孕了。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妊娠试验对滋养细胞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监护、随访。

月经误期判断怀孕

月经周期是由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垂体、卵巢及子宫,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或出现病变,都可能影响到月经周期。常见的因素有:

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

如严重贫血、重度结核、精神性厌食症等。

精神因素

如精神紧张、恐惧、忧虑、生活环境改变等。

药物因素

如避孕药、吩噻嗪类镇静药等。

导致月经误期的诸多因素中,精神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甚至有的人因强烈渴望妊娠而造成一系列妊娠假象,如停经、恶心呕吐、喜食酸等。但此种停经一般不须治疗。

当月经误期后,判断是否怀孕的最好办法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以防万一。

二、怀孕的变化

母体的变化

这个月的前半个月还没有受胎,受胎是在这个月的中旬前后才完成的,这时,大部分人没有怀孕自觉症状。但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浑身无力、发烧或发冷。也有的人出现睡不醒等症状。子宫也与怀孕前没有什么两样,大小仍旧如鸡蛋般大小。

子宫的变化

怀孕后与怀孕前相比,母体生理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而子宫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怀孕前子宫只有小鸭梨大,重50克,体积约7厘米×45厘米×35厘米。到足月妊娠时,子宫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5000毫升内容物,足月子宫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宫随着胎儿增长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个月(停经13周),在耻骨上2~3横指处可摸到子宫底部;妊娠4个月(停经17周),子宫底部位于脐与耻骨的中间;妊娠5个月(妊娠21周),子宫底部平脐,这时从外观可见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宫底部在脐与胸骨剑突之间;足月时,子宫底在剑突下2~3横指;当胎儿头入骨盆后,子宫底可降低。

为了保护胎儿能顺利分娩,分娩时宫缩要强有力,以避免产后出血。子宫是全身惟一拥有三层肌肉的器官,为了减少分娩时子宫的阻力,自妊娠中期始,子宫颈的组织内口逐渐上延成为子宫下段,为分娩做好准备。

呼吸功能的变化

子宫在妊娠期间体积变大,宫底上升,使隔肌也随之上升约4厘米,整个胸廓向四周扩展。妊娠晚期随着子宫增大而腹压增加,使腿肌活动的幅度减少,胸廓活动相应增加,即以胸式呼吸为主,以保持气体充分交换。

孕妇呼吸次数是恒定不变的,但每次吸入及呼出的量有所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平均增加3升,由非孕时的8升增为足月时的11升,以适应孕妇因耗氧量增加而对氧的需求,保障胎儿、胎盘需氧的供应,呼气时可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胎儿血中二氧化碳向母血扩散、排出。

血液循环系统变化

母体的血液循环是胎儿一切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保证。

从妊娠6周起,母体血容量开始增多,孕32~34周达高峰,比怀孕前增加35%,平均血容量在1400毫升左右。其中血浆约占1100毫升,红细胞约占300毫升,血液变得稀释,血红蛋白由未孕时的130克/升下降为110克/升,血清内蛋白量也有所下降。

为了减少分娩时出血,妊娠期凝血因子多有增加,其中纤维蛋白原比怀孕前增加50%。

怀孕时由于子宫增大使隔肌上升,心脏向上、外、前移位。随妊娠周数的增加,心肌变得更肥厚,其重量及体积也略有增加,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10~15次,产后6周才恢复。

心搏量(每次心脏排出血量)及每分钟心排血量在妊娠32~34周达高峰,分别比未孕时增加30%~40%,一直维持至分娩。心排血量的增加对维持胎儿生长甚为重要,如孕妇患心脏病,心脏排血量减少,致子宫血流量不足,这种情况下,早产或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早期生理心理变化

早期妊娠阶段主要生理变化是闭经,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头晕、爱睡觉、恶心、厌食、流酸水和呕吐等早孕反应。此时查尿妊娠试验呈阳性。子宫体积略有增加,硬度降低,盆腔充血,小腹可能略感不适,乳头出现色素沉着。妊娠反应的程度彼此不同,尤其是心理因素,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如不想要孩子,突然发现怀孕了,精神紧张、烦躁、多虑都会加重妊娠反应,此期心理特点主要是紧张,担心胎儿是否会畸形或胎儿的性别,还担心呕吐、吃不进去食物是否会影响胎儿发育等。实际上,这种心理是完全不必要的,只有保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心境才是惟一的可行之路。

三、胎儿的发育

胎儿的发育

胎儿头一个月的发育情况是这样的:

02毫米左右的受精卵,大约在受精后7~11日着床,然后渐渐地长大。

严格说来,8周末以前发育的受精卵应该被称为胎芽而非胎儿。

3周左右的胎芽,长度约为5毫米至1厘米。肉眼勉强能看见,重量不足1克。从外表上看身体是二等分,头部非常大,占身长的一半。头部直接连着躯体,有长长的尾巴,其形状很像小海马,这时还看不出和其他动物的胎芽有什么区别。胳膊腿大体上有了,但还无法分辨清楚。胎盘的表面被绒毛组织(细毛样突起组织)覆盖着。脑、脊髓等神经系统,血液等循环器官的原型(形成基础的组织)几乎都已出现。心脏从第2周末开始成形,从第3周左右开始博动,而且肝脏也从这个时期开始明显发育。

眼睛和鼻子的原型还未生成,但已能依稀看出嘴和下巴的轮郭了。

脐带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的。

除了胎儿本体外,胎儿还有一系列的附属物,如胎盘、脐带、胎膜、羊水,它们发育情况是这样的:

胎盘

胎盘是绒毛组织发育后的产物。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以后,向子宫内膜伸出几百只触手。这触手就是绒毛,它们不断地分支,在子宫内膜牢固地扎下根来,形成圆盘状的胎盘。胎盘一般在怀孕15~16周左右完成,以后随着胎儿的成长而增大,在怀孕晚期可长达直径15~20厘米、厚度2厘米、重量500~550克左右。胎盘承担的重要任务是,在供给胎儿发育中必要的养料和氧气的同时,向母体排放胎儿产生出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总之,是代行胎儿还不具备的肺、心脏、肾脏、肠等内脏的功能。胎盘还能分泌以孕激素为首的维持怀孕的各种激素,促进胎儿的成长,同时对母体也有影响,在自然分娩中有重要作用,并促使乳汁分泌。

正常的胎盘,长在子宫腔上部的前壁或后壁上。有的胎盘长在子宫下部,或堵塞在内子宫口,形成前置胎盘。由于胎盘生长的位置异常,有时出现出血,出血严重时会使妊娠无法进行下去。双胎时的胎盘,双卵性的时候是两个,单卵性的时候是一个,有时融合为一。

脐带

脐带的表面被羊膜覆盖着,里面贯穿着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在脐动脉中流淌着胎儿的静脉血,把胎儿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输送到胎盘。在脐静脉中流淌着胎儿的动脉血,向胎儿输送从母体得到的养料和氧。

胎膜和羊水

胎膜是在胎盘发育期间,从受精卵产生出包裹胎儿的黏膜。胎膜从外到里由底蜕膜、绒毛膜、羊膜三层构成,从羊膜分泌羊水。羊水的数量随着胎儿的发育而变化,一般在怀孕38周左右时最多,大约有700毫升,在怀孕晚期大约有250~440毫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