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业不好,可以对孩子进行辅导,但不要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以免让孩子更讨厌学习,更讨厌和父母接触。
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也会让孩子产生过大的压力,造成亲子矛盾,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桐桐选择学校的时候,我曾经去一所小学向负责的老师咨询。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来了一位家长,一个劲地说学校的制度不好,自己很聪明的儿子在这里居然总是落后。
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细倾听那位家长的话,想要认真了解一下这所学校的教育情况。
只听那位家长说:“我是博士,我爱人是硕士,我们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胎教、早教,我们都认真做了。孩子非常聪明,做什么像什么,可自从上这所小学后,却从来没拿过第一名。”
学校负责人解释说: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您是望子成龙。可胎教、早教,只是开发孩子的大脑,学校的学习,是另一回事。不一定聪明的孩子就能拿第一名。
“再说,您对孩子也不能期望太高,孩子刚来到学校,需要适应环境,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我学了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学校教育是怎么回事?这些方法,我自然知道,也要求他去做。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不能集中注意力,但除此而外,他都做得很好。”
“那您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更不要计较一时的成绩。”
“那怎么能行?我孩子的目标就是当三好学生,这每次考试都拿不到名次,怎么当三好学生。”
“您这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孩子刚开始起步,就要求这么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了解过您的孩子,他反应快,聪明,就是对学习有抵触情绪。我想,越给他压力,他可能就越不喜欢学习了。”
“您的意思是说,我的孩子就拿不到第一名?”
“当然不是,怎么会?老师非常注意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也在培养他学习的主动性,只要培养好这些,他就能拿第一名的。”
我听明白了,这位家长只允许孩子得第一名。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为“第一”生的,甚至没有孩子是为“第一”生的。如果父母总是过高地要求孩子,那么只能让孩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提出“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这个教育话题,很多父母都参与了讨论。一些有见地的父母认为,不要在孩子的未来问题上特别贪婪,要允许孩子做普通人。
将军二世针对这一话题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学的知识多,能在学校里独占鳌头。
“但其实,我们太过一厢情愿。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功利心。这‘二心’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制造负担,成为孩子成才的最大障碍。”
红珊瑚、冬雪夏生、竹叶青青等博友纷纷表示支持,但她们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红珊瑚就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学会控制自己,掌握技能,如果父母不给压力,孩子是不是就堕落了?”
将军二世认为,让孩子做普通人,不是堕落,而是不要给孩子制造额外的压力,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自己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
竹叶青青说:“可是,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父母要是不对孩子提出高要求,那么孩子就更松懈了。”
红珊瑚也表示:“只有对孩子高要求,孩子才能勉强适应将来社会激烈的竞争,否则,孩子的思想就会懒惰,一遇到问题就会退避三舍。”
这话得到了一些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逃避。
我也参与了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对孩子高要求是好的,但这里有个度的问题。教育上讲究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才适合孩子发展,否则,就会给孩子造成负担,挫伤孩子。
“我还是主张开放式管理,让孩子自己寻找发展的方向。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有的孩子都会努力去做。偶尔松懈,只要父母稍加提醒,孩子就会继续努力。这样做教育,省事省力省心,还能做到位。”
孩子只有在感兴趣的地方,才会主动付出更多的努力,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也多半都会有杰出的成就。
在一次宴席上,有一位8岁男孩的妈妈不停地数落孩子不好好学习。她苦恼地对大家说:“孩子越大,越不爱学习,问题还越多。他小时候可好学了。”
有一位老先生马上说:“不是孩子越大,问题越多,而是孩子越大,你对他的期望越高,看到他的缺点就越多。如果你总是能用他刚出生时对他的态度对待他,那就没任何问题了。”
孩子厌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枯燥,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逼得太紧。父母越是急于让孩子成为尖子生,孩子就越容易成为后进生。
作为父母,要能学会淡定地看待孩子,愿意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如果总是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总是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与其让孩子在与父母的反抗和挣扎中长大,不如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