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节为期三天,最主要的活动是两项开牡蛎比赛:爱尔兰开牡蛎大赛和国际开牡蛎大赛,其他活动有牡蛎小姐选美比赛和狂欢嘉年华等。首先要在它诞生的那家酒店举行牡蛎节开节仪式。在市民的欢呼声中,漂亮的“牡蛎小姐”为戈尔韦市市长送上本季第一只牡蛎,市长在众人面前一口把牡蛎吃掉之后,牡蛎节便正式开始。爱尔兰开牡蛎大赛是每年牡蛎节的第一个高潮。爱尔兰盛产牡蛎,人们也爱吃牡蛎,所以几乎每间餐厅都有开牡蛎的高手。比赛期间,对来自爱尔兰全国各地的参赛者,主持人像解说足球比赛一样评述每个人的表现与进度,而台下的观众们则一边喝着爱尔兰啤酒,一边欢呼呐喊,热闹非凡,胜出者将代表爱尔兰参加两天后举行的国际开牡蛎大赛。主办单位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开牡蛎高手来此比赛,将开牡蛎技巧化身为表演艺术。想要得到国际开牡蛎大赛的参赛资格,首先要获得一家餐厅的推荐,再在自己国家的初赛中脱颖而出,这样才可以到戈尔韦与各国高手一较高下。专门为开牡蛎大赛搭建的帐篷位于戈尔韦的海滨,到场人士除了观看紧张刺激的比赛之外,场内亦有一个大型派对,黑啤、海鲜拼盘等食物足以让宾客大饱口福。除了比赛,帐篷内一整天歌舞不停,不少爱尔兰人更会盛装赴会,希望能夺得“最佳衣着奖”。
这个创办于1954年,至今已举办近60届的戈尔韦国际牡蛎节在2000年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誉为全球十二大盛事之一,每年都有数万名游客为此前来。现如今,“牡蛎节”的概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牡蛎产地和业内人士的共识,很多国家的牡蛎产地为了当地牡蛎产业的发展筹办各式各样的“牡蛎节”。但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最富传统特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牡蛎节仍然非戈尔韦国际牡蛎节莫属。
水城盛事:威尼斯赛船节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以其风光绮丽的海岛、造型别致的拱桥、以步代车的街巷、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水面上摇摆着的“贡多拉”,令世人赞叹。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日举行的赛船节更为古老的城市锦上添花,使这颗水上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威尼斯的赛船节在意大利可谓家喻户晓。这个节日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威尼斯人最喜爱的节日,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划船比赛,当地人称之为“雷加塔”。其起源既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如青年渔民时常在大运河上追逐、嬉戏或比赛;也与发生过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密切关联,如新执政官或新教皇产生后都要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
1177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感谢威尼斯人平息蛮人侵犯向威尼斯执政官赠送戒指,象征威尼斯子孙万代对大海拥有主权。为庆祝这一胜利,执政官每年都要举行仪式,把戒指扔进大海,表示与大海永久亲密的关系。届时执政官从圣马可厂场登上大型画舫“普庆陀螺”,前往公海,在丽都岛附近停泊。几千条彩船护卫着画舫,彩旗高悬,气势宏伟。执政官把预先准备好的金戒指投向大海,祈祷大海保佑共和国的平安;也有一些贵妇人投戒指时许下个人的心愿。返航后,全城举行盛大宴会。每当人们看到赛船节活动所表现出的戏剧性场面、隆重的仪式、五彩缤纷的船队和各种历史人物的再现,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年代,再度领略古老威尼斯人的文明生活。
比赛时,赛船通常先集中在大运河,然后进入小运河赛区。两岸观众欢声雷动,群情激昂。比赛结束时,按名次发给红、蓝、绿、黄四面旗,并象征性地奖励一头小猪。
在17世纪有一位威尼斯诗人曾这样描绘赛船的情景:“自古以来,世界上没有一个节日像赛船节那样美丽而辉煌。啊,威尼斯,你让人民、帝王、达官贵人、艺术家融汇在一起,让悲痛、嫉妒和往日的傲慢弃置一旁。在晚霞留下最后的一线光芒的照耀下,在海水的扑打声中,人群继续挥动着彩旗,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兴奋。”
与海洋动物的和谐——向海豚学习
海豚是一种惹人喜爱的海洋哺乳动物,很愿意和人交往,在海里从不伤害人,相反还能帮人驱赶噬人的鲨鱼,难怪有人把海豚看成是镇海蛟。海豚喜欢成群结队地在海面附近跳跃着向前游动,看到有船开过就游过来与船比赛,非超过不可。海豚又是海洋动物园里的明星,会表演很多杂技动作。海豚是除了人以外最聪明的动物,脑子的容量和人差不多,比猩猩大得多。人可以向海豚学习的地方很多。游泳运动中的蝶泳就是模仿海豚跃出水面的姿势。更值得仿效的是海豚有在海水中靠声音探测目标、寻找食物、导航定位和进行联系的本领。人们以海豚为师,研制出了利用水下声波探测水中目标的仪器——声呐。
原来声波有个很可贵的性质,它在海水中衰减慢,能向远方传播。我们知道电磁波和光波是在大气和真空中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可是海水对它们吸收得太厉害了,传不出几十米就消耗完了。然而海水对声波却网开一面,吸收得不那么厉害。在海水温度均匀的正常条件下,几十千赫频率的声波能够传到几海里到几十海里远(1海里=1.83千米),如果用更低频率的声波,还能传得更远。空气中平均声速为330米/秒,海水中的声速要高得多,达到1500米/秒。这只是个平均值。如果海水温度升高、盐度增加、深度增加时,还会使声速提高。在这三个要素中,声速对海水温度的变化最敏感,而海水盐度的变化本来就不大。温度从海面到海底的变化对于声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声波传播的距离。因为温度、盐度和深度这三个要素的重要性特别大,所以专门研制了精确地自动测量它们的仪器,简称为CTD。在存在温跃层的深海大洋,温跃层也是声速最低层,由于声速的差异,在温跃层附近形成一个声道。如果在声道里发出声波,它就会沿着声道传播而不会散开。低频信号在声道里竟能传播到几千千米开外。利用这个特性,可以通过声道让声波载着信息传到几千千米以外。海洋学家利用这个奇妙的现象,在大洋深处以相隔几千千米的距离布设换能器,收听从一个声源发出的声,像用X光分层透视人体一样,也能透视大洋里的温度变化、海流情况等。
声呐有很多用途,最早用于军事上探测水下潜艇和水深,引导潜艇在水下航行。现在声呐的主要用途之一还是服务于海军。
声呐有几种
声呐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声呐由换能器发出声波,在海中遇到目标,发生散射或者反射,目标的回波回到换能器接收。目标可能是集中的,也可能是分散的。根据声波从声源到目标来回的时间乘以声速就能得到距离是多少。被动式声呐本身不发射声波,只是用接收换能器听取海中某个能发出声音的目标发出的声波,判断目标的方向和距离。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实际上要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达到一定的指标,发射的声信号需要足够强,一般都发射短促的声脉冲,声信号还可能相当复杂。用一个换能器也许不够好,为提高性能,还得用很多个换能器布成阵。用压电陶瓷换能器发不出非常强的低频声,这时要用炸药、气枪等爆炸声源来产生所需要的声波。
在海底需要定位的目标上布上隔一段时间会自动发出一个声脉冲的声信标,从它发出的信号就能找到它了。如果有3个布设在海底的声信标发出声脉冲,在船上接收,接收器到3个声信标的距离有差异,接收到3个声信标发出的信号的时间也有差异,根据这个差异可以算出3个目标相对于船的位置。反过来,海底只有1个目标,而船上在3个位置各放置一个接收器,也能计算出相对位置来。
用声呐还可以像电视一样看到海底物体的图像和水中目标的模样,能传递电话、电视和电报等信息。声传递的信号还可以控制和操纵水下的设备、工具和潜水器。
人们虽然研制出了许多种声呐,可是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超过海豚。声呐的结构很复杂,大的有几吨重,很难装在船上使用,耗电也有几百千瓦。而“海豚的声呐”只不过是头部的一小部分,可是用起来却是那么得心应手,使人造声呐望尘莫及。人们唯一可以引为骄傲的,就是人造声呐有先进的显示、记录系统,可以传授给别人,而“海豚的声呐”只能自己用。
声探测是人们认识海洋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水下探测方面,声探测更是人们认识海洋的唯一方法。
海洋文明的未来走向
既然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海洋对人类文明的未来,也必然发挥它已经具有和必然具有的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换句话说,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第一,当代社会,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面对的三大突出难题。只有“重返海洋”,才是打开这三把大锁的钥匙。
什么是“重返海洋”
所谓“重返海洋”,就是说,尽管人类的生命从海洋中来,尽管自有人类以来,发展到今天,从总体上说并没有脱离海洋,但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那里,是被不同程度地忽视过、淡化过的。“人类社会到了今天,在陆地上的发展已经受到很大的制约。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寄希望于占地球面积71%而且基本未被开发的最后疆土——海洋。”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净增可达7700万,即三四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或近一个德国的人口。世界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令关心世界未来的人们感到头疼。其中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更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惊恐。难怪有些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后惊呼:中国这么多人,照此发展下去,多少年以后谁来养活中国人?当然,中国人用不着别人来养活,但这不仅需要自尊心、决心和勇气,还需要扎扎实实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限制人口膨胀速度的政策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另一方面,我们这么多人吃什么、穿什么和用什么也即资源、能源开发利用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既要解决好目前所需,又要为将来的发展制定好可持续发展战略,留下可供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余地。土地、山林、矿藏、湖泊、河流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余地已经让人不寒而栗:土地的沙化和占用所导致的减少,山林的过度砍伐和消失,矿藏的过度开采尤其是浪费性粗开采,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所造成的对水产品的捕捞和养殖、粮蔬灌溉、人畜饮水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灾难性影响,已经到了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再不“重返海洋”,更待何时?出路何在?
第二,国际社会对海洋已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以至于将21世纪看做“海洋世纪”。
国际社会对海洋的关注,首先表现为世界性海洋权益观念的强化。比如各涉海国对领海权及毗连区法权、专属经济区管辖权、大陆架主权、海事法权的主张和要求,已经形成了被人戏称的“蓝色圈地运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国际上大多相关国家业已承认和遵守的国际海洋基本大法,对大多数相关海洋国家来说,都大大强化了其在海洋上的权益,因而也就引发了国际上一系列新的海洋边界争端。日本和韩国的“独岛”(“竹岛”)之争,土耳其与希腊在爱琴海东部一系列岛屿归属问题上的对峙,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中国海区域的海界分歧,都属此例。
日本抢占我国的钓鱼岛有什么目的
对本属于我国台湾岛东北部的小小的无人居住的钓鱼岛,日本何以不惜代价在岛上修建直升机场、进行巡逻监测、建筑灯塔、竖立太阳旗标牌,以图占为己有,显然日本看上的不仅仅是海中的那么几块石头和上面生长的数量不多的植物,而是一旦占为己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它就可获得周围数千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就可获得其“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开发权和占有权。
国际社会对海洋的关注,同时表现在由于海洋经济贸易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各相关国家,不仅包括沿海国家,而且也包括不少非沿海国家,都不得不重视争夺海洋经济贸易的优先权和控制权,以图在“海洋世纪”中不被甩在时代的后面。就连蒙古这样的非沿海国家,也在力求建立自己的出海通道,这很能说明问题。
国际社会对海洋的关注,还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海洋的军事防卫(同时也包括进攻)、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有关超级大国的海上军事竞赛,海上、海底、空间海洋勘探技术的开发,各相关国家在海洋科技诸领域的既联手又争斗的竞争发展,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海洋利益。
在我国,“海洋世纪”的理念也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可,国家“海洋863计划”、《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等的制定与实施,“蓝色国土”、“海上山东”、“海上辽宁”、“海上苏东”、“海上浙江”、“海上福建”、“海上广东”、“海南海洋大省”以至“海上中国”等口号的相继提出并逐步得以勾画和建设,都说明在国际社会时代大潮中,我国海洋科学界、海洋管理部门、海洋经济界和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不甘落伍,决意奋起直追,重振我国海洋大国雄风,迎接海洋新世纪到来的雄心壮志和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