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晴明穴(承接小肠经),上行经额至头顶,交会于督脉百会穴,深入颅内,与脑相联络。然后下行至项,沿着肩胛内侧,挟脊柱两傍下行至腰部,分出支脉进入腹腔后继续挟脊柱两傍下行,贯过臀部,行经大腿后部进入膝窝中。
从项部分出的支脉:分别向下贯过肩胛后,沿着胛骨内侧缘一线下行至臀部,经过髀枢(髋关节),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至腘窝,与前脉相会合后,再下行贯过小腿后部肌肉,出于外踝之后,沿足外侧缘前行,止于足小趾端外侧至阴穴,并与肾经相通。
从腰部分出的支脉:通过脊柱两傍之肌肉,进入腹腔,与肾相联络,归属于本腑膀胱。
从头顶部分出的另一支脉,行向耳上部。
属络的脏腑:络脑,络肾,属膀胱。
主治病症:本经脉所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头项、眼、耳、鼻病症;背腰骶部及下肢后部病症;如眼病、头痛、头晕、肩背痛、腰痛、下肢疼痛、麻痹以及五脏六腑之疾患。
(8)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下面(承接膀胱经),出于足内侧缘然谷穴之下,经足内踝之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入腹,穿过脊柱(长强穴),归属于肾脏,与膀胱相联络。
由肾脏直行的脉:通过肝脏和膈肌至胸腔,进入肺脏,另一支脉沿着气管、喉咙上行,分布于舌根外侧。
从肺脏出来的支脉:与心脏相连络,并注入于胸中,与心包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脏等有联系。
主治病症:本经脉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病症;下肢内侧和胸、腹部病症;如月经不调。痛经、阳萎、尿闭、遗尿、神经疾病等。
(9)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承接肾经),归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历经胸、腹、盆腔三部分,与上焦、中焦、下焦相联络。
胸部支脉:沿着胸壁出于胁部,由腋下三寸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着臂的掌面下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弯中央,向下沿前臂掌面正中下行至腕,入于掌中,沿中指前行,止于中指端中冲穴。
手掌中的支脉:从劳宫分出,行向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属心包,历络三焦。
主治病症:本经脉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消化、呼吸系统病症;胸部和上肢掌侧病症。如胸胁痛、心绞痛、胃痛、呕吐、神经疾病、喜笑无常等。
(10)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未节尺侧关冲穴(承接心包经),沿其背面尺侧、第四掌骨间间隙上行至腕经前臂背面两骨(桡骨与尺骨)之间上行至肘,沿手臂背面上至肩部,与胆经相交叉,并交会于督脉大椎穴;再向前行,经缺盆进入胸腔,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与心肌相联络,继而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归属于上焦、中焦和下焦。
胸中分出的支脉:上行出缺盆,至项部,经耳后、耳上角、弯行向颊部,止于眶下。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向前行,进入耳中,出于耳前方,向前横行至上关穴之前,至颊部,与前脉相交,止于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络心包,属三焦。
主治病症:本经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及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病症;头面、眼、耳病症;颈、胸与上肢背侧部病症。如偏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肩臂痛、肢体外侧部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尿频、尿急、尿痛等。
(11)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目外瞳子髎穴,上行至额头角部(颌厌),弯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下行至肩,和手少阳三焦经相交。向下前行至缺盆部,由此进入胸腔,下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联络肝脏,归属于胆,继而沿着胁肋部从里面下行至腹股沟股动脉处,绕过外生殖器部,向后横行进入髋关节(环跳穴)中,再沿大腿、膝部和小腿外侧下行至腓骨下段,经外踝之前、足痛外侧行向第四趾间隙,止于第四趾未节外侧足窍阴穴。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由耳前出,至目外眦,再下行经大迎穴,沿颈部下行至缺盆,与前脉相会。
缺盆向下直行的支脉:下行腋下,沿着胸侧壁下行,经过季胁,与前脉会与髋关节部。
足背分出的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一、第二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分布于趾背丛毛处,与肝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属胆,络肝。
主治病症:本经脉循行所联系的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候。包括神经、消化系统病症;头侧部、眼、耳、鼻病症;后背胸胁部和下肢外侧的病症。如偏头痛、半身不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12)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拇趾背上的汗毛边际大敦穴,沿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上行,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上于踝骨,至踝上八寸高度与足太阴脾经相交,继续向上行于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至腹股沟,入阴毛中,回绕外生殖器官,进入小腹腹腔,上行于胃外侧,归属于肝,与胆联络。向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分布于胁肋,沿气管、喉咙的后面上行,进入鼻咽部,上行入头内,连接目系(眼球后部的神经血管等与脑联络的组织),前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从目系分出的支脉:下行于面颊的里面,环绕唇内。
从肝脏处分出的支脉: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注入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并与胃、肺、脑、眼有联系。
主治病症:本经脉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神经、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头侧部、眼耳病症;胸腹及下肢内侧病症。如胁肋疼痛、呕吐、呃逆、口苦、小肠疝气。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奇经八脉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八条脉同脏腑都没有直接的属络,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中医理论认为,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予以补充。奇经与肝、肾、子宫、脑、髓等奇桓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1)督脉起始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长强穴,向上行于脊柱内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上行至头顶,经额部下行至鼻柱。
联系的脏腑:与脑、脊髓、肝、肾、子宫有联系。
功能与主治病症:督脉在循行中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神经、循环、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头面部、项、背腰骶部病症。第1~7胸椎的腧穴,主治心肺疾患;第8~12胸椎的腧穴,主治肝、阳、脾、冒疾患:第1~5腰椎的腧穴,主治肾、膀胱、肠疾患;骶椎部的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疾患;头部的腧穴,主治头面疾患和神经病。
病候举要: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
(2)任脉起始于小腹内,下行出于会阴部,上行与外生殖器联络,经过耻骨处入腹,沿着腹内正中线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经咽喉至口唇部承浆穴,环绕口唇,分别上行进入目眶下(承泣,属足阳明胃经)。
从胸部分出的支脉:下行注入肺中,与肺经相通。
联系的脏腑:与肺、子宫等主要脏器联系。
功能与主治病症:任脉在循行中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主治泌尿生殖、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病症;面部、颈、胸、腹部病症。如肺病、心病、胃病、胸膈病、小肠疝气、赤白带下等。
病候举要:疝气,赤白带下,腹中结块。
(3)冲脉起始于小腹内,向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的脉于气冲(腹股沟股动脉)处于足少阴肾经交会,沿着腹部、胸部两侧上行至颈部咽喉,再上行至面,环绕口唇。
联系的经脉:联系肾经与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