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丈每次给众僧们发放从佛龛上撤下的供果时,僧侣们领到的供品从数量到品种上都不尽相同,有的僧侣甚至领不到任何供品。
有一次,一个没领到供果的和尚,非常委屈地去问方丈,为什么没他的份儿。方丈说,正月初三下大雪,你起床晚,没参加扫雪;二月初三去化缘,你回来的最早,却空手而归……当然就没你的供果了。
另一次,一个没领到供果的小沙弥,非常疑惑地去问方丈,怎么没他的零食呢。方丈说,与你一起入寺的其他的沙弥都会背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了,只有你还不会背;另外,你在值更的时候,还多次偷偷地打盹……当然就没你的供果了。
还有一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和尚也没领到供果,很没面子,他面红耳赤地问方丈,怎么会没有他的供果呢。方丈说,首先,你对寺院里新来的僧侣们没尽心尽责,光顾着自己修身养性了;再就是,你对一位施主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没有认真回答,辜负了施主的信任和尊重,有失出家人的品格,当然没你的供果了。
经过多次的供果“风波”之后,该寺院的僧侣们都改称供果为“因果”了。
是的,不阴天是不会下雨的,不寒冷水是不会结冰的。什么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要想取得某方面的利益或成就,就得先把“前因”做好、准备好,才会拥有理所当然的“后果”。
“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所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就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说,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就叫做因果规律。也就像旋转火轮一样的流转不停,终而复始。
圆瑛大师也曾开示弟子说:“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若能牢记心中,便可以减少许多烦恼,身心得到自在安乐。佛教除说现世因果之外,还有三世因果,就是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因果互存的关系,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佛说四谛、十二因缘法门,也就是具体的说明三世因果的道理。依此看来,所谓因果道理,其实就是因缘的原理。这样的因缘原理,正是佛教对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唯一正确的解释,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的基本认识。
世事的纷扰,内心的挣扎,总使人觉得人生是那么的寂寞无助,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无可名状的忧伤中。很多无奈苦恼的事,我们很难摆脱;世上有太多的忙碌紧张,我们无法逃避。面包是生存的需要,我们必须去孜孜以求;欲望却是人性的膨胀,为了达到目的所付出的心计劳力,比起单纯的物质需求还要让疲惫憔悴。常常地,内心那股压迫人心的力量,使我们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因而时时感到焦躁不安。此时,理想与爱情已经成为物余,成为梦中美丽的幻象;心灵的安宁被物质被欲望所奴役;心态的失衡使人生走向悲哀无助,若到极处,甚至可能铤而走险。
这样的话,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愈加显得珍贵了。古人曰: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此气象之下,一切烦恼困顿,均可弃之流水。领悟生命的真谛,知晓弥足珍贵,就会以一颗宁静的心善待一切。日本学者铃木大拙说:“井边的牵牛花缠住我的木桶,我借水喝。”这是多么博大恢宏的心境!又是多么荡人心魄的情怀!为了珍惜一颗弱小的生命,宁愿去借水喝,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平常心,是难以做到的。
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极为坎坷的历程,历了险峰,经了幽谷,才发现世事沧桑,如梦、如幻。
一切从生命出发,我们便可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面对生命尽心呵护,一面又悉心体验,东涌西没,毫无蔽障,对人宽容平和,随
方就圆。因此,平常心不仅使人具有大海一样的气度,还使人稳重如山。狂风暴雨之中,惊涛骇浪,松林翻滚,可大海深处平静如昨,山岿然不动,以如此胸怀去实践人生,就无所畏惧,对困难也绝不退避。诸葛亮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然面对人间是是非非,保持心灵宁静的同时,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宝贵生命的敬畏。
禅所赋予我们的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平常心。对待事物坦然、洒脱,看事物要看“其宗”,而不要被它的外在表现所迷惑,不要让纷杂的事情扰乱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淡淡的感悟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达摩提出的第四个生活方策,就是无所求。千万不要把“无所求”误会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无所求的本旨是恬淡。恬淡的正确意义是如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实现生活。记住这句话吧!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实现;追求的结果是苦恼,实现的本身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