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读书的深入,女儿和小哥哥的表达能力也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他们都开始动笔写童话。那时,肖肖4岁,哥哥5岁。当然,信口胡说和落实到纸面上,并不是一回事,彼此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说起来可以口若悬河,写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里有文字障碍,有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转化。我记得最开始,他们写的童话,往往也就是几十个字,内容也很简单:“有一只小鸡从家里走出来了,在路上走着走着,碰上了一只狐狸,狐狸把它捉住吃掉了。”后来,思维渐渐打开,笔也渐渐顺了,能写百字左右的童话了。
记得女儿有一篇童话是这样写的:
有个公主,她的弟弟被狼吃了,她去找狼报仇。她走了好长时间也没回来,国王和王后都因想她而死了。公主回来一看,非常伤心,也死去了,人们把他们埋在坟里。过了好长时间,有只母兔要生小兔,打洞时把他们挖了出来。他们让太阳一晒,化成了灰。有个人,把这些灰拿回家,要搞化学实验,他用这些灰又做成了小人,放在窗台上晾,他们又活了。
还有一个小童话是这样的:
有两个小兄妹,他们的妈妈上街去。他们说:“给我们买顶帽子吧!”他们的妈妈就给他们买了顶帽子。他们戴上帽子,坐火车到美国去看风景,忽地一下,帽子被刮掉了,刮到了一条河里,被大鱼吞进了肚子里。一个人钓鱼把这条大鱼钓上来了。他切开大鱼的肚子,见到一顶帽子,就放在地上晾。又来了一股风把帽子刮跑了。小男孩家窗户正开着,就刮了进去,他们旅游回来一看,啊!帽子在家里呢。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读书进入了阅读历史书籍的范畴。她的写作内容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让她写历史人物评价,她先后写了关于赵云、吕布、曹操、姜维、孙膑等的文章,其中以赵云的故事和孙庞斗智写得最精彩。
孙庞斗智,写了整整两本田字格,恐怕有两千字。写过一段历史故事之后,结合她与自然的亲近又写了一些叙事文章。写叙事文章,我往往让她注意自己的各个感官:接收到了什么信息,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触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再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写,文章就出来了。强调不仅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怎样做的,不仅写出看到什么,还要写出那东西是怎样的。
如此写出的文章,真实自然,朴朴实实,没有那种无病呻吟的做作之感。
有时我让女儿先来个口头作文,再落到笔上,这样会使她线索清楚且内容充实。
当然,到了这一步,对文章的详略、选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了。
女儿如今写作文的内容俯拾皆是,如她6岁时,一次在煤炉上烤粉条,然后顺手写了一篇作文,非常真实自然且有生活情趣,可惜现在找不到原文。写历史人物的评价文章,也是建立在她对人物口头评价基础之上的。
写到此处,我又想对现行的语文教法提点异议。现在的中小学生,往往苦于作文无话可说,坐在那里咬笔头。写出来之后,不是矫揉造作就是假惺惺或雷同,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而作文题目又与生活脱节的缘故。对他们来讲,作文好像是天上的星星,离他们很遥远,而不知作文就是生活的极为自然的流露。我们每天都在生活,都在讲话,都在和人交往,都在经历,这些不都是作文的内容吗?
女儿的作文发展到此时,已非常轻松,因为她总是感到有话可说。像她看了《三国演义》,对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写到纸上不就是人物评价吗?
我认为最初的写作,能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大致记述下来就行。这好比一个人学走路,只有走,才可以研究如何符合标准的问题,如果在孩子还没迈步就教他如何如何,怕孩子连走路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此时所求的,就是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笔把他们编的故事写下来。最开始,仅仅是写个梗概就不错了,鼓励他们大胆地想,并且怎样说的就怎样写,写不好不要紧,有时写不上来,我还可以帮上一把。她最初非常吃力,话不知该怎么说,有些口语可以使用的,变成书面语就不行了,我就采取态度上要求严,质量上要求宽的原则。态度上要求严,就是尽管孩子们有畏难情绪,也不允许他们退下来。质量上要求宽,就是对他们写的东西不挑剔,而且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在这个阶段上,他们既有文字障碍,又有语言障碍,要求太过完美,他们没有那样的把握能力,怕连笔也无从可下了。
在这方面,我对目前普通作文教学又有点异议。没写作文之前,总是先讲些作文的方法、规则,要求之类,无疑会增加学生们写作文的难度。他们没动笔之前,先要考虑一大堆,会不会犯这个规矩,达没达到那个要求,其结果是内容无从表现了。记得我在中学时代,偶尔听人讲歌词的写作,要适合歌唱才行,选择的字要响亮,口形要大等等,搞得我再也没有写歌词的勇气了。
我想在写作过程中,大脑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应是一个组建机构的过程,使之有序化的过程。词语句子的贮存、排列、提取,检校以及脑与手的联系等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新编制和整顿,经过这一过程之后,大脑内部管理写作的机构就比较完善,写起文章来就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