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
48210900000039

第39章 先这样,再这样!——把井然有序呈现给孩子

很多孩子都希望生活能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但生活需要计划,否则,孩子一团乱地做事,不但事情做不成,他自己也会因此而烦恼不堪。所以,我们要尽早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让他能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样也能改善他的粗心大意。

已经上小学的儿子经常会将自己的卧室弄得一团乱,衣服、玩具、垃圾堆得到处都是。妈妈有时候会帮他整理,可她发现这样做却让儿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于是,她便提醒儿子自己去收拾房间,但显然,儿子对“收拾”这个概念感到很模糊,经常越收拾越乱。

后来,妈妈改变了一下方式。她再收拾屋子时,就会叫上儿子在一旁参观,她一边整理,有时嘴里还会一边说“先这样,再这样”。平时,她也会尽量将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尽量保持家里的整洁有序。

有了她的亲自示范,儿子就有了参照,再收拾起屋子来,他就知道桌子该怎么整理,床铺该如何归置了。更重要的是,他也开始注意保持房间的井然有序了,如果弄乱了他还会主动去收拾。

教育孩子不一定是我们念叨着一条又一条的规矩死板地教,很多时候,我们的表现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家中的氛围也会带给他一种感染。孩子的眼睛就是一部录像机,而且是一部有思想的录像机。他会将他亲眼看到的所有内容都记录在大脑里,等到日后他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再调出来,去模仿、去发挥。

事例中的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妈妈将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呈现给孩子看,孩子自然就知道当房间杂乱时该怎么做;妈妈平时保持了井井有条的习惯,孩子就会受到传染,能慢慢地养成同样的好习惯。

其实,这是一种很简单且直接的方法,只要我们能做好,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那种井然有序,他就会不自觉地向我们这种做法靠拢,并期待能做得像我们一样好,这样,他粗心大意的毛病就会慢慢地有所收敛,坏习惯最终也将会被好习惯所取代。

别总用说教来让孩子井然有序

这里所说的“说教”,指的是我们因为孩子的粗心而指责他。比如,有一位妈妈就经常这样指责孩子:“你的生活怎么总是这么没秩序,干点什么事都不细心,总是丢三落四的。你就不能把生活弄得有序一点吗?”

虽然我们期望孩子有序,但如果只是这样空洞的说教,他一定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有序。满头雾水的他即便想好好打理生活,可能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到头来,我们的说教就变成了白说,孩子得不到帮助,我们反而还会越说越生气。

所以,我们要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除了要有培养孩子井然有序生活的理念,同时要能看到身教的重要性,最好将身教和言传相结合。不要期望用严厉的言辞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必要时我们可以用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来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吧,你可以先这样,然后再……”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知道我们到底希望他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也会更愿意学。

我们要养成井然有序的好习惯

向孩子呈现井然有序的状态,就需要我们自己知道怎样做才是井然有序,更需要我们能随时随地表现出井然有序。所以,我们最好养成井然有序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自然地向孩子呈现这种井然有序。

我们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有这样的好习惯,如果没有,我们就要先从自己开始“培养”。生活中,我们要表现得勤快一些,家里的东西要尽量物有归处,用完的东西也要随手放回原位。如果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要提前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一目了然,不要一团乱抓,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手忙脚乱。只有我们表现得井然有序,孩子才会乐于向我们学习,否则,我们的说教就会显得毫无作用。

要向孩子展示如何做到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是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孩子展现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要让他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不能只用嘴说“你要先做这个、后做那个”,实际也要做出来。

我们在做的时候要保持耐心,同时要考虑到孩子学习的快慢程度,不要妄图让他一下子就知道怎么保持井然有序,要允许他慢慢地领悟。如果他有问题,我们还要耐心地解释,这样,孩子就能大致明白我们在说什么,也就能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了。而对于以前经常犯粗心毛病的地方,他也就能知道该如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