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积累而成的世界
48217000000006

第6章 文化与社会

108.经过数万年的发展,人类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非物质性的遗产。这些遗产包括知识、习俗、道德、宗教、技术、科学、法律以及其他社会制度。这些非物质遗产无疑具有信息的本质。正如物品的本质是信息一样,物质遗产的本质也是信息。

109.文化的本质是信息。文化就是社会的程序、结构,以及观察者所认知的知识。文化还包括人类对自身经历的记忆,包括对虚无事物的想象和信念。但是,所谓文化,仅指人为的信息。文化可能是某个人有意而创造的信息,也可以是某个人无意创造的信息。文化可能是个人创造的信息,也可能是某个群体创造的信息。

110.我们把拥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基本上具有独立生存能力(不大量依赖外部供给)的群体称为“社会生活单位”,简称为社会。在远古时期,“社会”和“民族”是一体的。不过,由多个社会构成的国际社会也是社会,我们可以称之“超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社会与超社会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但是在文明社会发展的数千年时间里,不同社会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清晰的。

111.在同时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物种一样,竞争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不同社会间永远存在着对资源的争夺,谁在竞争中居于优势,谁就可以生存下来。因此,处于文化劣势的社会被淘汰。但是,文化具有一个特性,即传播的特性。被淘汰社会的文化和人口都会被优势社会所吸收。即使是劣势的文化,亦有其可取之处,其部分文化因素会融入优势社会的文化中。

112.那么什么样的社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呢?是那些文化繁荣的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在竞争中会生存下来。发展转化为生存,这里的生存是某特定社会的生存;生存又转化为发展,这里的发展是人类整体的文化发展。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本质。或者说,信息量的增加是社会发展的本质。

113.一般说来,在生存竞争中,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具有较大的概率战胜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其实就是该社会的制度化程度,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各个不同的人类群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制度的竞争。

114.不同社会的竞争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的规模。在两个社会之间发生战争时,在多数情况下,是人口上占据优势的社会获胜。而一个社会的人口多少,主要取决于该社会的组织水平。组织水平低下的社会,当人口规模超越其组织能力的限度时,就会分裂。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否有一个高效的政府,是组织水平的主要标志。而政府的出现和政府统治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文字的发明、宗教的兴盛等条件。另外,一个社会的人口越多,出现天才的机会就越高,出现新的发明创造的机会也就越高。较多的发明创造可以进而提高该社会的统治者的统治能力,而技术方面的发明则可以提高该社会的经济实力。

115.文化的出现使得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同种动物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这是因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不同的人类群体可以把其他群体视为猎物,这种情况即使在食肉动物中也是少见的。文化成为类似于一种在动物世界中区别“种”的东西,即基因。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竞争单位——社会——很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单位——物种。这个竞争单位就是拥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即民族。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化(如语言、图腾、宗教等)来识别同类,区分异类。民族就相当于人类社会的物种。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民族和社会往往是重合的。也就是说,民族就是主要的“社会生活单位”。

116.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创造文化的人总是人口中的少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开始分化,创造文化的人被特化出来。这些人专门从事文化的创新工作。这些具有文化创新者身份的人未必都能创造新的文化内容,但如果没有这些人,则新的文化成果就只能偶然出现。在一个社会中,还需要有专门维持文化的人,这些人和创造文化的人往往是同一群人。

117.在一个社会中,不仅仅文化(信息)的创新是必需的,文化(信息)的传承也是必需的。因此,负责传承(保存)文化的人也需要他人的供养。由于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传承文化的人也是信息的积累者。文化传承的最好办法是增加文化的副本,增加的手段一是抄写和印刷,二是培养人才,即文化在人脑中的复制。因此,抄写、印刷和教育也具有帮助信息积累的功能。

118.创造文化的人需要生存,需要生活物品,因而需要社会能量。他的生活必需品(能量)需要其他人的供给。这很类似于动物体内消化系统对神经系统的供给。需要依赖他人供给、创造或者维持文化成果的人是人类社会的信息积累者,为他人供给能量的人是人类社会的奉献者。

119.信息积累者是一个事实身份,而不是一个功能身份。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居于被他人养活的地位,并且其职业是从事信息处理的话,他就是信息积累者。有些信息积累者尸位素餐,但他仍是信息积累者。有些人实际上从事了信息(如人类早期的发明者)的创造,但如果他的主要职责是为他人提供社会能量,他仍然是奉献者。

120.虽然,从定义上讲积累者是一个事实身份而不是一个功能身份,但积累者积累功能的实现却有赖于积累者的能力。因此,积累者的资格问题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有才干的人处于积累者的地位上,积累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许多社会落后的原因,就是积累者地位被无能的人充斥,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穷困潦倒,或者辛苦劳作于槽枥之间。

121.奉献者还有一个社会职责,那就是维持社会整体的生存,即从事人类自身的繁衍。这是因为,人口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而且人口也是要花费社会财富才能够生产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人口生产过程的产物,他也应当承担人口再生产的任务。如果一个人拒绝这一任务,其实就是减少自己在人口生产上的财富消费,因而是一种积累。个人通过拒绝人口繁衍的职责,也可以成为积累者。

122.与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一样,人类社会的信息积累也需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是积累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人类社会(其他有机系统也是一样)存在等级制的根本原因。

123.但是,人类的等级制并非仅仅因为信息积累而存在。社会系统中还存在一种其他系统中均不存在的一种积累形式,那就是能量的积累。在所有其他系统中,能量都是即时消费的。在社会系统中,由于有了所有权的存在,能量可以储存起来。货币的出现使得能量的积累更加方便,因为在有了货币之后,人们不再需要储存具体的物品。财富可以以虚拟的形式存在,这体现了社会能量的抽象本质。货币是社会能量(财富)的外在化、具体化和数量化。

124.社会能量的抽象本质就是价值。所谓价值,就是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能力,因而饱含价值的价值物可以推动人的社会行为。这里的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人就不会追求它;但是如果没有交换价值(例如随处可得的空气),也不会引发人追求它的社会行为。因此,价值物就转化为社会系统的能量。

125.所谓能量的积累,就是财富从大多数人向少数人聚集的过程。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如果财富的流动是从贫者流向富者,这就是财富的聚集,即能量的积累。此处的能量积累和经济学所说的财富积累不同。经济学中的财富积累是某一个社会主体所拥有的财富的增加,而本书的能量积累是社会财富的极化(polarization),即财富从较为贫穷的人向较为富有的人的集聚的过程。经济学中的财富积累是微观层面上的,即某一个社会主体——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财富积累,而本书的能量积累是宏观层面上的,即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非均等化分布。这样定义的原因是,从宏观上说,只有财富在少数人手中,才不会被完全消费掉,才能实现其信息积累功能和进行再投资。

126.能量积累就是财富(能量)在不同的社会主体(人或者组织)中的极化分布,即富者变得更富,贫者变得更贫的过程。因此,所有的财富从较穷的人向较富的人的转移过程,都是能量积累过程。与此相反,财富的平均化过程是“负积累”(也可以称之为“反积累”)过程。“负积累”过程包括富人财富的减少和穷人财富的增加。

127.能量积累将社会划分为两个阶层,即能量的积累者阶层和奉献者阶层。能量的积累者主要包括企业家和政府。信息积累中的奉献者和能量积累中的奉献者是合而为一的。

128.政府官员既是信息的积累者,又是能量的积累者。作为前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制度,作为后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收税。

129.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制度的性质是和社会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互为表里的。社会制度的存在依赖于它的持续运行,停止运行意味着制度的消亡。因此,必须有人维护制度的运行。政府官员由于这一职责而成为信息的积累者。

130.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最重要的信息积累只是到了工业社会以后,科学技术才成为重要的信息积累目标。但是,即使是现在,制度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仍然要高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31.制度文化的创新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积累。制度创新需要思想家和政府官员的合作来完成。思想家提供创新蓝图,政府官员具体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修正。因此,政府官员既是制度文化(制度信息)的维护者,也是制度文化(制度信息)的创造者。

132.学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发挥一个功能,即把社会已经取得的制度进步概括为非结构性信息(制度是结构性信息)。这些非结构性信息就构成一个社会的观念文化的一部分。观念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拥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当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一直处于互动过程中。观念文化的发展也是由学者承担其任务的。

133.在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快于社会制度的进步。在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社会制度是最短的一块板。从制度与科技的关系来说,制度永远是科技发挥作用的最大限制因素。制度是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门槛。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制度高于科技。而且,优良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134.不过,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制度的维护者,又是制度创新的最大阻力。因为制度的创新意味着利益关系的调整,而政府官员往往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重大的制度创新是由革命推动或者是由革命者进行的。

135.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文化即信息的积累都是一桩非常耗费能量的事业。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受教育本身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负担得起的事情但是,作为信息的积累者,掌握文字和文化知识却是必需的。在一个不能普及教育的时代,注定只有少数人有资格成为信息积累者。

136.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也是城市和国家出现的前提。没有文字,国家的存在和国家的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档案和文书的大规模国家的存在。文字的保留、传承和传播就是国家存在的必要前提。因此,围绕着文字的从业者就成为信息积累者中最重要的部分。

137.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一项公共事业,科学知识的积累往往是自发地进行的。现代社会之前,科学的发展往往是作为个人事业而进行的。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科学成为了一项公共事业。科学在现代成为公共事业的一个原因,是科学研究的经济成本非常高昂,一般私人无力投资。因此,只有国家或者公司等社会组织才有财力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公司一般不从事纯学术研究,纯学术研究往往是由国家资助的。

138.科学与技术在古代基本上是分离的,科学对于生产技术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主要限于天文、历法和计算等领域)。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与工业社会的到来大体上是同步的。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对技术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是信息积累最重要的功能。科学,通过技术,又极大地提高了财富的生产水平。

139.哲学、宗教和社会理论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积累。哲学、宗教和社会理论与科学不同,它是由一些互相竞争,甚至互相对立的思想构成的。哲学和社会理论构成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且还影响了人性。

140.在一个社会中,宗教或者其他类型的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宗教和其他意识形态有助于维护某一个群体或社会的团结,从而使它能够战胜与其竞争的其他群体或社会。宗教和意识形态还是维持一个社会的等级制度的最重要的手段,为了维持社会的整合,意识形态和暴力手段都不可或缺。在暴力等级制时代,宗教和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尤其重要。因此,各种神职人员都是重要的信息积累者。

141.对于社会系统来说,能量的积累和信息的积累同等重要。大多数的社会组织需要维持其运转的能量,这些能量无法依靠能量的即时供给来提供。国家的维持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需要依靠税收来实现。积累起来的能量主要发挥两个用途:一是促进信息的积累,包括维持社会制度、供养信息积累者和支持教育科学事业等;二是在工业化时代投资于生产经营,从而产生更多的财富(能量)。

142.早期国家所积累的能量(财富)主要用于三部分内容。其一,用来供养统治者及其家人,供养维持国家管理的官吏;其二,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这些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宫殿、大型宗教建筑、大型水利设施和道路、桥梁等。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宗教建筑)的修建往往是维持社会结构的关键因素。这些大型基础设施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即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它还进一步促进了财富的积累其三,用于进行战争和维持常备军。

143.世界进入相对和平的年代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持续性的。进行战争和维持常备军,是非常耗费金钱的。因此,对于国家来说,能量积累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的生存竞争是通过战争来进行的,在很多情况下,文化的融合也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144.一个社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军事竞争力)和它的组织化程度密切相关。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人类早期社会,宗教是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因此,宗教的兴盛与国家的规模密切相关。政府的形式可以是王国,也可以是帝国、共和国。政府的效率和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成正比,并且互相促进。

145.教育的本质,是将文化成果在人的头脑中进行复制。因此,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其实是在从事信息的维护。因为,只有信息的副本足够多,它才能免于失传。同时,教育的结果是造就大量掌握文化知识的社会成员,这些成员会成为生产系统中的劳动者。在现代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是奉献者。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往往也是信息积累者。他们中的代表是大学教授。在现代国家里,教授一般由政府以税收收入供养。

146.科学的本质是信息,但这一信息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它可以通过生产系统,生产新的产品或者提高产品产量。这些产品进入市场后就转化为社会系统的能量。信息和能量,通过科学这一节点,形成了一个递增的正反馈。科学的制度化,使得信息与能量之间的正反馈成为可能。

147.文艺作品和专利也是信息,由它们构成的知识产权则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由于人们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它就具有了市场价值。这一价值是由于政府的保护措施而产生的。生产技术可以通过自然保护产生价值,但版权则只有通过法律保护才产生市场价值。

118.另一个能量积累者是企业家。在现代社会,企业家也是主要的纳税主体。企业家所积累的能量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促进信息的积累;二是实现能量的再积累。企业家所积累的能量(财富)通过两个途径促进信息的积累。其中,企业家及其家庭消费文化产品,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能量;其二,企业家本人(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及其财富的受益者们,由于生活无忧,从而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企业家还可以将积累起来的能量用于再投资,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能量)。

149.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人类目前能够控制的物理能量是有限的,而信息却是无限的。所有层次的系统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是由物理能量转化来的。因此,各种系统层次的能量的获得受到物理能量总量的限制。但信息是质料的排列方式,它的数量(这里的数量并非信息复本的数量,而是异质信息的数量,类似于拥有更多品种的书,而不是拥有少量品种的书的大量复本)是无限的。

150.目前的世界正在面临物理能量的危机。世界上存在的许多能量形式人类还无法利用,而化石能源已近枯竭。材料资源也是如此。如果人类掌握了足够的科技,世界上存在的能量将会是无限的。目前能量之所以有限,是人类科学技术的有限。目前有限的材料资源也是人类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在科技和能量都充足时,不同材料可以足量转化,任何材料的数量都无限可得。

151.信息具有可复制性。信息只有在人们的头脑中进行复制,即首先将人转化为合格的生产者,他才能将信息转化为产品的结构。而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复制,即教育事业,需要依赖于各种记录和传播媒体的帮助。

152.人类社会是和信息的记录方式同时进步的。人类信息记录方式的第一次革命是文字的出现,人类信息记录方式的第二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出现,人类信息记录方式的第三次革命是计算机的出现。

153.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过三次重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邮传制度的发明;第二次革命是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第三次革命是互联网的发明。

154.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交通设施的进步。社会财富即社会能量的流动主要通过交通设施来实现。货币的流动只是财富(能量)流动的外在表象,只有事物的流动才能支持这种表象。

155.在传统社会,实物的流动和货币的流动的速度是类似的,均通过交通设施来完成。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使得货币的流动快于实物的流动。因为货币的另一个本质,是一种信用凭证,而信用可以通过通讯手段传递。

156.信息的积累和能量的积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在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个社会就会快速发展。

157.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常出现文化水平低下的社会征服文化发达的社会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科学还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很大作用造成的。换句话说,上述情况中,两个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虽然有很大差距,但科技水平差距并不大。当人类进入到科学技术发挥巨大作用的时代后,也就是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情况就很少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