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1天72小时
48233900000009

第9章 你是在忙?盲?还是茫?(2)

更多自由空间

如果你不喜欢办公室的格局布置,或者桌子太小空气太闷,那么远程工作给了你自由选择办公地点的权利。可以在家、在星巴克,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舒服的姿势躺着跷着脚伸着懒腰办公,也不用遵循办公室里严格的着装标准。女士们也不用每天一早爬起来花几十分钟化妆打扮。

更灵活的时间安排

我们是不是常常抱怨平时上班时间没有机会,来不及处理生活中这样那样的事情?银行邮局超市的营业时间大都和我们的办公时间差不多,上班的时候没空去这些地方办事,而下了班很多店和网点也都关门了,只能指望周末了。远程办公可以让你在别人都上班的时候办一些个人生活中必要、平时在办公室却没法做的事情,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排队时间。

此外,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也不一样,有些人是“夜猫子”,有些人是“百灵鸟”,远程工作就给了你更大的弹性,让你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作息,在效率最高、最舒服的时候工作。

当然,远程工作也有不少问题,除了它减少了经常和同事老板交流的机会以外,远程工作还大大地考验我们的自觉和自控能力。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在家办公可能会让你效率大大降低。在一份美国求职类网站CareerBuilder的调查中提到,远程上班的员工中,仅有不到30%的人们认为在家工作效率更高,而其原因来自于家中各种娱乐项目和家务的干扰。受访者中有31%提到在平时上班时间做家务影响了他们的效率,26%的人提到了看电视,23%的人逗宠物玩等。在没有老板和同事的监控的情况下,不少远程工作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偷偷懒,磨磨时间,刷刷淘宝吧。

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远程办公,享受其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而不浪费时间滥用这一“特权”呢?

和老板和同事沟通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不喜欢“惊讶”(注意不是“惊喜”),所以事先和老板、同事交流并且确定他们对工作时间的期望,对项目进度汇报的期望,和对合作模式的期望。

让老板和同事知道你在认真工作

如果有远程录像会议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这一难得的交流机会,让老板和同事知道你平时在家也是投入工作的。一定记得穿着得体,并在恰当的时候发表自己聪明有见地的观点。

找一个干扰不太多的环境工作

对于需要非常专注和仔细的工作,可以在书房这种比较清静的地方做,如果你自制力有限,那么就远离电视机,手机和Wifi。如果要寻找灵感和创意,那么去咖啡馆办公也是不错的选择。

也不要长时间不露脸,让大家把你忘了,常回办公室看看虽然现在交流的方式很多也很方便,IM工具比如微信或者Gtalk、电子邮件、电话、视频等让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和同事老板沟通,但面对面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线下交流让我们对对方更加信任熟悉,合作更紧密,就像网友在线上聊得不管有多开心最后还是要见面一样。而遇到一些需要紧密合作或者需要头脑风暴讨论的项目时,大家在一起交流比电话或者视频会议也有效得多。

最悲剧的,莫过于虽然工资得到小小的提高,但还不如上下班的路费涨得多。

——本·伯南克(经济学家,前美联储主席)

只去走个过场没什么意思——上课篇

时间是用来珍惜的,不是走过场的。

——佚名

有多少次,我们出席一个场合,或者参加一个活动,只是去走一个过场,露一下脸而已的呢?

说到“结果比过程重要”的话,学习(特别是基础教育)大概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了:从小学到大学,以考试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是主流。期中期末、中考高考会考,无一不是以考试分数来看的。即使是很多自主招生,或者是注重“综合素质”的精英小学、重点中学、国外大学招生等,大都也是看学生们现场的表现和他们简历上的“亮点”,比如钢琴几级或者参加竞赛得过什么奖,有过什么发明创新,组织过哪些志愿者活动之类。

但如果现实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孩子一直长到天真的青葱少年时,都一直被灌输那些“不能迟到缺席逃课”的观念呢?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会有“全勤奖”,大家都以按时上课从不缺席为荣。如果班上有小孩子没有来上课,大家就会“鄙视”他。

上中学的时候,如果有同学逃课,或者在课上看漫画看小说书,就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留下来打扫卫生抄作业什么的。

上大学的时候,也常常有一些老师教授在课上来个突击点名,还把“平时分”设了一个不小的比例,导致很多“场外同学”在接到了“场内内线”的短信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教室,就为了一个“到”字。

就这样,“全勤”的概念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脑海中和潜意识里。尽管有的时候我们即使人在教室,心在天涯。就算在课堂里傻坐发呆做其他事,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也要为了体谅“老师的情绪”,或情愿或无奈地捧场出席,有时还要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堂及其重要的专业课,是在一个像电影院一样没有阳光没有窗户的大礼堂里上课,悲催的我每次坐在里面都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完全没有办法认真听教授讲了些什么,只能靠课后自学来完成作业。一开始因为“不能缺席”“要做个认真的好孩子”“要给老师捧场”之类这些跟随我已久的念头,就算坐在课堂里发呆,我也每次都挣扎着坚持去上课。直到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居然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快要下课的时候才醒过来:“天啊,上课睡着这样不是对老师更加不尊重吗?”我忽然想通了,顿悟了。自此以后除了考试以外我就再也没有去听课,靠自学和师生互动时间修完了所有的课程内容,完成和提交了作业,不但省了很多路上的时间,学得也快效果也好,最后考试也得了A+。

回想到小时候学校要求上课一定要全勤要认真听讲,其实只是对“平均的大家”而实行的统一方法,而对具体个人而言,并不一定是最有效最合适的: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可能有些同学在课余时间靠自学或者家教或者小班已经把这学期甚至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学习能力也不同——有些同学一点就通,有些孩子可能要反复举很多例子才能学会;喜欢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有些学生喜欢课堂听讲的方式,有些学生喜欢自己看书自己做练习;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也不同——大学里的有些课程对某些学生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学术研究中很有用,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就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已。要求每个人都按照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比较方便,毕竟这不是家教,但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浪费、效率比较低的,特别是如果强制他们一定要去上课并且不能在课上做其他事(当然老师也是担心学生们没有学好),而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的话。

所以如果比较幸运,你的老师比较开明或者不点名的话,不必只为了出席去上课而在课堂上发呆无聊。省下的时间可以按照课程对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掌握程度,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这样还能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自己爱做的更有价值的事,效果效率会提高很多,心情也会好不少,学习起来更带感!

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可能是那些著名的辍学生了。为什么不少在大人们眼里不去好好上课甚至辍学的“坏孩子”们,像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后来都作出了很大的成就,为那些全勤出席的“好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呢?因为他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自己喜欢或者追求什么,而传统教育“一锅端”的统一课程对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把这些成百上千的去上课在教室里发呆的时间省下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做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经典致词中提到他退学的决定:

“当时(退学的决定)看起来挺吓人,但现在回头看,这是我人生中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当我退学了,不用再去上那些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时,我就有了时间去学习那些更有意思的课程。”

不用再去上那些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时,我就有了时间去学习那些更有意思的课程。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

只去走个过场没什么意思——开会活动篇

我从不开会。

——卡尔·拉格菲(时装设计大师)

同样的,长大了,我们又有多少次出席讲座、活动和会议仅仅是去“打酱油”的呢?有些会议其实没我们多大事,自己对做决策和讨论也未必插得上话,但还是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去了。然后在会议室里或发呆,或看手机,或者有的时候点点头装出一副很认真思考的样子,但开完会完全不清楚讨论了哪些内容或者结果,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为自己想想的话,这样“只去走个过场”“打打酱油”的行为无疑有点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自欺欺人。

不少会议和我们平时在研究、在做的内容没多大关系,是主办方“觉得”我们可能会感兴趣或者喜欢,或者比较有好感,就出于好心顺便邀请我们去参加旁听了。但开会的时候,觉得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也插不上话,只能发呆或者偷偷玩手机,是不是很无聊呢?

收到开会邀请的时候:

看一看这个会和自己到底有没有关系,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可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能不能在会议上提出一些有帮助的想法或者建议,或者能不能在会上遇到自己想要打招呼聊天却一直没有机会的同事、客户、老板?

如果答案里面有“是”,那么就去参加这个会吧;如果4个问题的答案都是“No”,那大概就有可能是去浪费时间了,不如把开会的时间省下来去做点工作上的实事。

为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开会时就不要空手而去,空手而归,主动积极地思考、学习和参加讨论吧。

在开会的时候,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是获得经验和知识很好的途径,你会在其中学习并成长。

——泰格·伍兹(高尔夫运动员)

怎样开会开到点子上(上)

我讨厌让大家去开没必要参加的会。

——依万卡·川普(企业家)

只要不是深山中隐居的世外高人或者浪迹天涯的独行侠,在社会群体的生活中,我们大都享受过“开会”的体验吧。而参加过N多不同的会议,也大概会对各种会议有所品评有所感受吧。

有些会上,大家会热烈讨论,开阔思路,找到答案或者指明方向。另外有些会,气氛就很压抑安静,或者只有一个人在那里讲,其他人都默默无言,或发呆或一直查看手机,或者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最后还是找不到方向。

既然前面都提到要不要去参加会议了,那么我们现在在这里转换角色,站在开会主办方的角度上,看看要不要开会,和怎样的会议比较有效率,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用好用足吧!

开会的目的是什么

开会不能仅仅是一个形式,闲聊瞎扯的就是茶话会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话,那么开会就是浪费时间。

如果打算开会的话,先想一下为什么要开会,希望讨论些什么内容,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清楚了开会的目的,那么然后就可以想一下这个会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用比较非正式的形式快速解决。比如吃午饭时讨论,或者用邮件电话短信,或者当面聊两句可以解释清楚找到答案的话,就不用正儿八经地开会了。

人多未必力量大

确定了开会的目的以后,请谁来一起开会呢?

有些会议主办人喜欢叫上大家一起开会,这样可能感觉捧场人数比较多,场面比较热闹,也可能觉得人多力量大,会有更好更多的想法。

实际上,开会的人数越多效率可能越低,因为开会的来宾如果对讨论的问题不熟悉,他们未必能够提供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帮助。而且人越多就越容易偏题或者分心,大家都觉得别人会发言讨论,自己可能就不用去主动思考了——类似于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这样就没有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那么专心和投入。在大部分情况下,小团体的会议比集体会议效率高很多。

而且人越多,占用的集体时间也就越多。少请5个人去给一个1小时的会捧场,那么大家一共就能省下5个小时的时间,与其把这5小时花在“练坐”上,不如去做很多更有价值的事情。

给他人“可选”的选项

如果有些人或者嘉宾和开会主题相关度不高,可有可无,那么就不用劳烦他们去开会了。如果觉得他们去听听或者参加也不错,或者他们可能会感兴趣,那么就务必告诉他们是“optional‘非强制出席’”,这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不是出席。还可以告诉这些嘉宾,如果对会议感兴趣又不能出席的话,可以在开会结束后把会议记录和演讲材料发给他们。

不要一下子开得太长

一般很多问题是可以在半小时或者15分钟内就解决的。如果一个会预定了1小时的时间,那么即使没有多少内容讨论,大家也会“想办法”用30分钟的实际讨论时间+10分钟等人到齐+20分钟的闲聊去填满那1小时的时间。所以下次开会的话,试着把开会时间缩短10分钟、20分钟试试,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