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8257200000093

第93章 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福州内河文化

高学珑

一、福州的内河文化

什么是内河文化?笼统地说,内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生活在内河周边地区的人们在日经月累的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确切地说,内河文化包含并反映了内河周边地区人民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在历史上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的福州古城,地处东南沿海,内河水系非常发达,有大小内河百来条,长度约200多公里。其内河文化经历了2200多年的历史沉淀,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它包括了由桥梁、名木古树、亭台庙宇、内河文化街区、沿河生态文化等组成的内河物质文化以及由诗歌典故、文人韵事、民俗民风、文化信仰等组成的内河非物质文化,它们从不同方面向世人展现闽都千年文化精髓,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州内河文化的独特性

(一)福州内河拥有独特且悠久的历史

福州自汉代始建冶城,发展到今天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福州城从汉代的半岛小城演变到明清时代的盆地城市,城区中的内河也随着历代城池的变迁,逐步发展形成,其历史可谓独特且悠久。

从《闽都记》中的历代城图看:福州古城在汉冶城时,是一个建在半岛上的小城,城内没有内河,城外是滩涂和海湾;到晋子城时,虽然城内内河尚未出现,但城外修筑了护城河——大航桥河,大航桥河之外两条天然的港汊也已形成;到唐罗城,城市的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墙外移,城市内河开始出现——即晋代时的护城河(大航桥河)成为内河,同时人们利用城外的天然港汊修筑新的护城河——安泰河;从宋代开始城市内河逐渐增多,城区内河有大航桥河、安泰河、东西河、琼东河等,城外的晋安河、铜盘河、屏东河也逐步形成,它们相互连通并开始形成网络化的水网体系;至明清后,随着城市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利用河沙淤积形成的天然港汊以及山体洪水冲刷形成的自然冲沟,根据需要进行修筑、开凿,使得城区内河更加丰富,白马河、茶亭河、打铁港、达道河等河道就是这样陆续形成的。到近现代,福州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们根据地区发展需要,新开挖了一些河道,如大庆河、东西河;一些河道被整合归并如东区的桑溪,最终形成了现在拥有107条河道的丰富河网。

(二)福州内河拥有独特且领先的地位

福州作为闽东南沿海古老的水乡型城市,城内河网密集,纵横交错,拥有白马、晋安、磨洋、光明、新店和南台岛六大内河水系,共107条河道,总长度244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0.98公里。如果含流经城区的闽江、乌龙江,城区内水域面积达到62.34平方公里,水域率达到20.6%,已超过广州、上海等南方大城市,名列国内城市前茅。

但是福州的内河形式却有别于杭州、苏州、南京等同样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城市。福州城市内河不但拥有平缓悠长的典型江南水乡型河道,还拥有一日两涨的沿海潮汐型河道,更有陡峭湍急的内陆山地型。

福州内河的水域之大,形式之多,造就了福州“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独特的山水风貌。

(三)福州内河拥有独特且优越的风貌

福州内河风貌融合了独特且优越的形态和功能,内河水系不但河网密集而且布局独特,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越性。其“串珠式”的河道形态和“山水相依网络化”城市水网格局,构成了福州古城最具独特的内河风貌。

福州的内河水系从唐宋以来,大航桥河、安泰河、琼东河在城内相互连通,同时会同城外环抱福州古城的北岭山脉以及城内的于山、乌山、屏山等城中丘陵,形成了“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河”的山水相依网络化的城市内河格局。在这种格局的基础上,城市内河又与池塘、湖泊相交密布,形成河道→池塘(湖泊)→河道的“串珠式”的河道形态。最典型的当属“西湖上游古河道→西湖→白马河北段古河道→南湖→东西河、三元沟古河道”。这样的内河形态格局不但有利于城市洪涝水的多通道排放、多方位滞洪,而且在城市中形成自然的生态绿岛,调节城市小气候,这些都使得福州自古以来气候宜人、自然灾害少,一直以“有福之州”名闻天下。

(四)福州内河文化拥有独特且丰富的内涵

福州内河文化涵盖面广从临水街坊、桥梁、庙宇、古树等实体物质文化到诗词歌赋、民俗信仰等雅俗兼有的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内涵丰富。

福州城内河网密布,居民临水而居,内河上有不同朝代的古桥60座,各类古树名木1000多株。在与水息息相关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为内河留下了250多篇的诗词歌赋,流传在内河地区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近百个,更涌现出许多与水相关的等重要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与神祇共同成为内河居民的崇拜对象,形成了近30种民俗信仰与传统节日。仅陈靖姑、陈文龙、晏公、照天君等雨神、河神崇拜就多达10种,福州内河周边不同信仰的庙宇多达115座。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内河滨水历史街区以其不同的水文化信仰、水域环境、交通方式而各具特点,是福州城市文明发展的活化石、缩略图。三坊七巷街区由于安泰河的水路交通方便,过去河面上舟楫如云,周围人烟稠密,两岸酒肆歌楼,箫管丝竹之声不绝,因为“人在画楼犹未睡,满堤明月五更潮”的景致,安泰河更享有小秦淮河的美誉。朱紫坊街区高低错落的屋脊和风火墙,形成白墙黛瓦、古榕繁茂的别具特色的水巷风情。上下杭街区通过“水——街——店——宅”相结合,创造出了极具闽都特色的滨水空间、廊道空间和室内空间。更有和这些美轮美奂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的雅集诗会如“桑溪流觞”、“怡山啖荔”、“双抛观潮”等。

(五)福州内河文化拥有独特且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兴,国内外、尤其是我国南方,许多城市都有密集的内河和悠久的内河文化史。但是福州内河的独特之处在于:与上海、南宁等内河交通功能突出的城市相比,福州内河的文化特征要大于经济特征;与杭州、南京等个别河段著称的城市不同的是,福州内河规模与文化内涵都更为广阔和丰富;与湖州、无锡等依湖而建的城市不同的城市相比,福州内河因为与海相通而多一份海洋文明的血脉。因此,福州内河是文化型城市内河,又是环境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高度统一的产物。

三、城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挖掘弘扬的福州内河文化

(一)奇特的内河水文历史景观

古时的福州城东、西、南三面临江,自古以来福州城中内河便与外江相互贯通,内河水源主要依靠江水贯城而入进行补充,每日两次的潮涨潮落,汹涌的江水从河道两端进入,在汇合处激荡澎湃,由此形成了独特壮丽的“合潮”景观。三坊七巷的双抛桥、文庙、上下杭街区的张真君圣殿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观潮点,尤其是双抛桥,当时每逢农历初三、十八大潮日,人们蜂拥而至争看“合潮”景观,吟诗作赋,并将桥上的风雨亭命名为“观潮亭”。

据史料记载,福州内河潮水激荡处必是地域文运、财运的兴盛处。据统计,三坊七巷内历代共涌现出150名进士(状元2人,榜眼2人),360名举人,41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坊巷内出现的世家望族也令世人瞩目赞叹,如侯官许姓世家(七世同居,六代书家诗人);高山叶姓世家(五子科甲,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三元沟始末》详细记载了宋明时期福州府学(文庙)的泮池利用三元沟“引海潮穴城入注府学之泮池,潮汐出入,鼓荡地气,关省之文运,宋明沟道疏通,科名特盛”。

因此,合潮现象是福州内河水文化的灵性、智性与神圣性的集中体现。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已消失的三元沟在其当时引潮而至的文庙泮池处立碑标示,展示其在历史上对文风、财运的作用;充分利用目前闽江潮汐特点,恢复台江区三捷河张真君祖殿前旧有的合潮景观,重现福州内河奇观。

(二)多样的内河滨水文化古街区

滨河历史街区由于其完整的滨河城市风貌、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全面体现一个城市历史风貌,尤其是水乡城市风貌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很多城市重点保护和展示的对象。福州悠久且独特的古城格局和内河水系,为福州留下了多样化的内河滨水文化古街区。例如,位于鼓楼区三坊七巷的安泰河两岸,历史上一直是达官显贵和历史文化名人聚居的街区,多有诗情画意和历史的厚重感;而台江三捷河沿河的上下杭街区,则是典型的商人和市民的聚居地,沿河地带具有浓厚的市井文化和商贸文化,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福州古城哑铃状的布局结构和社会形态;而打铁港达道河因是福州古城主要的对外通商的内河河港,沿河分布有类似硫球馆等对外通商的历史遗存,更多了一份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通过充分挖掘福州内河滨河街区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特色,打造多样的内河滨水古街区特色,是打造和展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重要的对外交流的历史通道

福州内河从明朝起就是福州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不仅是城市海外使节交流的通道,也是国内城市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明朝时,河口一带是海外朝贡使节的驻舶地,琉球国的贡船到达闽江后,必须先停泊“河口渡”而后登陆,住入附近的“琉球馆”——柔远驿。因此闽江→新港(打铁港)→河口万寿桥→柔远驿是当时福州内河涉及海外交流史的重要佐证。

清代时的福州和汉口、安东,同称为我国的三大木材市场,当时白马河南段是全国著名的木材贮运场,附近商贾云集,地方商业繁荣,闽江上游各县的木材被扎成木排顺水漂流而下,接近大桥时,拆开来,顺着潮水流运入白马桥下,在台江义洲、帮洲的白马河两岸加工并转手贩卖到全国各地。

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结合柔远驿所在的南公园地块的改造,修复历史通道,开发琉球外交文化旅游线路,弘扬福州与琉球渊源的对外交流史;此外可结合白马河综合整治,通过浮雕、壁画等形式展示白马河南段昔日繁华的商业景观。

(四)不可多得的“桥梁历史博物馆”

对于福州内河古桥的数量之多,造型之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闽中桥梁最为巨丽。在福州内河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桥的形制,有石梁亭桥(如陆庄河上的陆庄桥)、木拱廊桥(如晋安区飞水溪上的多亭桥)、石梁桥(如安泰河老佛殿前的虹桥)、石拱桥(如三捷河上的路通桥)、石拱廊桥(如安泰河上的双抛桥)、木梁廊桥(如安泰河上的二桥亭桥)等。这些桥梁建造技术先进,木拱廊桥不费寸钉片铁,全凭梁靠梁、桁嵌桁,结构稳固,巧夺天工;桥墩桥台全用条石块石纵横交叠砌筑,施工简单快捷,更可抗水流冲击、更稳固;层层出挑的墩台加大了桥梁跨度。这些技术使得现存的古桥(如八一七路上的安泰桥、东大路上的澳桥),即使在现代的机动车辆日日在上行驶,也依旧稳固。

明朝王世懋的《闽都疏》中赞道“闽中桥梁甲天下”。福州的古代桥工不但善于总结运用先进的桥梁技术,而且还擅长将传统艺术、民俗传说等巧妙融入桥栏杆、桥头石碑等桥梁元素中,建造的桥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福州内河上现存的60座古桥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桥梁历史博物馆”。

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结合古桥的历史背景和周边的城市环境,对古桥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加以标示广而告之,让内河上的古桥成为现代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内河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深刻认识和理解福州内河文化的重要意义

福州有着独特而发达的内河水系,内河两岸人文荟萃,内河在福州的山水生态、人文地理形成演变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依内河而兴的内河文化是福州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福州千百年文明的缩影。福州内河文化历史的悠久性、元素的丰富性是闽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深刻认识和理解福州内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好优秀而古老的内河人文遗产,对于弘扬闽都文化、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高学珑,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