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
48262000000005

第5章 心理的抵抗力——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4)

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中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很多孩子因为受到了一些刺激而产生生理、心理或行为的过激反应。因此,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蒙台梭利称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此理论对后来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极为卓越的贡献。

正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内心紧锣密鼓地上演着一场戏剧,他们在创作之中体味着成长的酸甜苦辣,就像是小春因为爸爸的一句话而觉得爸爸是和幼儿园的张老师一伙儿的,爸爸是坏人。当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发脾气或者是悲伤地哭泣来表现出一种激动和无目的的行为,这实际就是孩子借此表达他们急切需要理解和关爱的方式。可能父母会对此现象无所察觉,只是觉得孩子太过于敏感,但这并不能影响孩子心灵深处的这种力量的生长。孩子的敏感有时会让孩子的内心永远充满追求,并为此追求而不安。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内心,尤其要注意他们心灵的外在表现,不要因为某件事、某句话而伤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应让他们充分地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力量,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家长更要以关爱代替责备,给予孩子很大的自信和勇气,让他坦然、勇敢地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给孩子更宽广的心灵发展空间。

给父母支招

1.孩子敏感得脾气暴躁时,大人不应该随着孩子而暴脾气。不要因为孩子的痛哭流露出强烈的不安和痛苦,也不要因为看不得孩子的痛苦而急于制止孩子的表达,更不要轻易评论孩子的情绪,甚至不要对孩子讲起“要坚强,要不怕挫折”,而是平静地、充满爱意地倾听孩子,不要干扰或者打断孩子的倾吐,让孩子宣泄痛苦与不安。此时,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地抚摸孩子,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哭泣,如果孩子不肯说,也不要勉强,一直等到孩子哭完了,愿意说的时候再了解情况。

2.一个感情充沛的人更容易过于敏感,孩子也是,所以大人要理解孩子的感情,可以用朋友的语气,试着跟他们开始沟通:“你看起来很苦恼哦。”“看到你难过,我也很不好受,等你冷静点儿,我们就谈谈这事。”“我知道朋友取笑你,这让你觉得自己都快发疯了。”帮助孩子敞开心扉,同他们一起讨论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3.大人要注意强调孩子的能力和优点。细腻敏感的孩子通常很体贴别人,富有同情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同时乖巧可爱,讨人喜欢等,有很多优点。大人们也要相信孩子可以控制自己对别人行为的过激反应方式。比如大人可以说些“你不能控制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对他的反应”之类的话,来给孩子启示,让孩子警觉到现在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4.指出孩子的“错误的表情”。孩子平日里可能会不自觉地就做出鬼脸、噘嘴、皱眉等一系列不高兴的表情,这些行为会使身边的朋友认为你并不是乐观的人而远离了自己,但孩子并不知晓。所以,当家长意识到时,不妨趁和孩子单独在一起时,装作漫不经心地提到这件事:“我注意到,你不高兴时总会有某个表情。你知道我指的是哪个表情吗?”旁敲侧击地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表情也会影响人际交往。

5.不要让孩子受到过度的刺激。孩子是脆弱的,庞大的人群、吵闹的环境、乱糟糟的房间等,孩子会因为这些而变得敏感脆弱,而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更是一场噩梦。所以对那些“过大、过多、过快”的东西,家长都要长个心眼,警惕孩子会接触到,要让孩子尽量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这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重要。

§§§第七节 说话直率得罪人,真诚委婉更得人心

总有些小孩平日里说话直,心里有话不假思索就直接说出来了。有些话会让人觉得受伤,可是很多人念及孩子年纪小,便不会计较。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这样肆无忌惮地讲话,时间长了便养成了直率的说话习惯,那么他们讲话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去思考。众所周知,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话,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自然也就显得很唐突,甚至带有极大的偏颇性。如果说拳头能伤人的肌肤,那么语言伤害的就是人心,可能比用拳头伤人更狠,因为肌肤被伤了可以修复,而心被伤了可能一生都无法弥补。

说话直接一点、爽快一点也不是不可以,可以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可是有时候心直口快未必有好结果。很多时候,因为无意中说出来的话,却被有些人存在心里,甚至耿耿于怀,这就是为何有些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地得罪了某个人还毫未察觉。这就是说我们常说的那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口无心之人心直口快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并非是真意,而听者却当成了你的真实意思。所以,说话之前三思,是有必要的。

婷婷最喜欢跟着妈妈到超市买东西,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婷婷觉得好兴奋好快乐,她经常在超市里不断地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突然“啪”的一声,接着妈妈就听见婷婷大声地叫起来:“啊呀!我打碎了一个鸡蛋。”原来是婷婷把鸡蛋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瞧瞧把玩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摔碎了。妈妈觉得很尴尬,就说要买下打碎的鸡蛋。

后来,妈妈在超市结账的时候问婷婷为什么要承认了,婷婷却说了一句:“花瓶是我打碎的。”妈妈立刻就明白了,原来婷婷是学着故事里面的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妈妈高兴地笑了,可是婷婷这种敢于承担的意识又让妈妈感觉到了为难。

这天,妈妈带着婷婷到邻居张太太家闲坐,婷婷没坐多久就对大人之间的聊天没了兴趣,于是说:“张太太,我能不能去看看您卧室里的新地毯?”“当然可以啊。”张太太说着,就领着婷婷去里屋了,“难得小婷婷这么有兴趣。”婷婷只去了下卧室,很快就回来了。“妈妈。”婷婷满脸困惑地说,“我并不觉得地毯让人恶心!反倒我刚刚不小心吐出来的东西比较恶心。”

婷婷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以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引导婷婷要做个诚实直率的人,因此在超市的时候婷婷果断地就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她在妈妈的教育下,更为诚实和直率,从不遮掩她的过失,甚至还心直口快。可是婷婷却因自己的心直口快在邻居张太太家弄出了尴尬,她竟然把妈妈私下说张太太家的地毯不好看、恶心的话直接就说了出来,毫不替妈妈遮掩或担当错误,搞得邻家张太太和妈妈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生活中,说错话办错事是不可避免的,就跟人这一生吃五谷杂粮不可能不生病一样,谁也免不了“口舌之灾”。可现实中,总有些人说话冒冒失失没了分寸,话说出来总让人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有用的话却不沾一点边儿,废话连篇用嘴伤人不说,甚至还令人厌倦,导致话说了一大筐,一点意思都没有。说其有口无心,说话直来直去缺乏思量,却还是禁不住远离这样的人。所以,小孩子一旦有了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及时被指出并告知,话到嘴边还要停一停,想好了再说,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说话是个大学问,也是个大习惯,需要从小养成。

世人对文学泰斗巴金评价可以说是极高的,但就是这样一位以小说著称的文学大家,著作等身,可他的话却是极少。他还经常要求他的子女不说废话,并指出话少不等于没了思想。特别是在其晚年生活中,面对一些不实之词,他多半以沉默面对,他的沉默的实质是选择了自己的说话方式——讲真话却不说废话。他认为有说废话的时间还不如研究下文学,所以我们看到巴金老人总是把说话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晚年的他早已悟透世间纷杂,选择惜“话”如金显然更省心省力,且对自身一切名利不会有丝毫的影响。

巴金总是以“说真话,少说话”为其语言行动的指南。他认为,言多必有失。失的是什么呢?自然是自己。人要说话前,该先明白自己,更该明白到底想说什么。巴金以此为说话的真谛并教育他的子女,口下留情,未必就失去了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口无遮掩,未必都能得人尊敬。说出自己内心并顾及别人感受的话,才是真正有水准的话。而那些糊里糊涂、说了和没说一样的废话,还不如不说,因为没有意义,弄不好还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用嘴伤人是最不划算的事情,也是最简单轻易的伤人方式。

其实,说话多的人未必都说的是些真心话,说话少的人未必都说的是些虚情假意的话,话要说得恰到好处,既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意思,又能照顾到每个听话人的感受。其实,只要能灵活机动地将自己想说的话在大脑中进行处理,有认真负责的说话态度,就会得到好一些的对话效果,达到沟通的目的。所以,家长在教孩子讲话的时候,就需要教给他们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必苛求太多的说话技巧,只要不失大雅,不无辜伤害了别人,那便是最有效的话语。

给父母支招

1.帮助孩子树立强烈的意识来肯定自己的性格并完善性格。在社会上的人,不可能让社会及他人来适应自己,而是个人要去适应社会。我们不必拿着自认为正确的交谈方式来规划孩子的性格发展蓝图。因为人的性格各不相同,这决定了说话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外向性格的人,可能说起话来直来直去;而一个内向性格的人说起话来可能会瞻前顾后思考半天。

2.教孩子分清楚讲话的对象和场合。可以带孩子到不同的场合,让孩子自己感受直言快语、说话不掩饰的说话方式,对熟悉的人当然无所谓了;而对不熟悉的人,如果也是很冒失的话,就会显得很唐突和不得体。孩子看多了大人们于各种场合的会话,自然也会学得其中讲话的真谛。

3.教孩子婉转而温和地讲话,懂得沉默是金的意义。告诉孩子说话多必有失,有时候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内心的愤怒表达并不能改变现状,此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对不合理的现象的无形抵抗。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不能说话,而是要求说话尽量表达得委婉温和,让人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