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指南
有人说:“钱,那是唯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发亮;它没有照到的地方,就是你看到的唯一发黑的地方。”这是把金钱的地位抬得过高了,神化了。
有人说“金钱既是可憎的,又是可爱的。”其实,钱的本身既谈不到可憎,也谈不上可爱。不同的人们出于自己的经历与观点,对金钱或憎或爱,或兼而有之,都带着个人的因素,个人的情感,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对金钱作正确判断时,就不能不抛开这一切,只能“就钱谈钱”。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再说过这样一句话:“钱仅仅是价值的标志,由此而满足各种欲望才有实际价值,只有使用才叫钱。”
金钱是为了使用而存在的,如果将钱贮存起来,不做任何使用,金钱等于是一堆废纸。因为人死后并不能将金钱带入棺材,所以,将应该储存的钱花掉也不必唉声叹气。
如果把钱花光了,与其心疼、烦恼,不如从明天开始更努力工作。对一个人来说,拥有这种心态更重要。
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与经济层面,也生活在精神与道德层面。二者有对立,也有一致的地方。一概排斥金钱。似乎越穷越光荣,那是一种变态:同样,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不仅会导致遒德水准的下降,也会使既得的利益化为乌有,有句话不是说“物极必反”吗。
有一对夫妻,从结婚开始,二人便联手奋斗,努力工作,力争摆脱贫穷。几年后,手头略有积蓄,购置了房产,两人却为争夺所有权而反目,彼此猜忌,互相伤害,恩爱夫妻化做怨偶,不久后便分道扬镰。还有一位男士,在房产地价飞涨后,却一反过去俭朴的生活,纵欲于声色场所,不过几年,家庭破碎,钱也花光。
富兰克林说:“我深信一个人用自己的才智努力工作赚钱致富是正当的,但要记得慷慨地跟别人分享,然后恬淡地走开。”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能赚钱,取之有道,肯施予,用得恰当,这是人格健康和自我实现的表现。
金钱无人不喜爱,无人不求取,但是求取钱财时,必须通过合乎规则、被社会允许的正当的渠道进行。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正道。
我们可以通过四条正道来求取钱财:
第一条道路:勤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的基本表现就是勤奋劳作,即持续不断、日积月累、争分夺秒、不辞辛苦,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贪图安逸逃避艰难。勤奋劳作是增加收入、积累财富的可靠手段,是个人及家庭财富的基本来源。并且,勤奋劳作是被社会积极倡导的正当的求取钱财的行为。它不违法、不乱纪、不悖德、不伤害和冒犯他人利益,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赞许“勤劳致富’、“勤劳发家”的行为。
第二条通路:节俭
节俭不是节省,而是珍惜钱财器物,它和奢侈浪费、铺张排场、大手大脚等行为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历来倡导节俭,把节俭作为积财成富、兴家立业之根本;同时也把节俭作为做人修身、拒腐防变之美德,向社会的一切领域推广。
第三条道路:,险
舍不得金弹子,打不着金凤凰。在机会面前,有时候需要人们选择以冒险行为而求取钱财的方式。冒险需要付出代价,代价越高,风险越大,而冒险越大,则发大财的可能性越大。当人们在发大财的可能性机会面前,经过风险与代价的预算之后,特别是那些有胆最有勇气有冒险精神的人,便毅然选择冒险行为。
第四条道路:团结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中国人历来倡导合作与团结,反对争斗与分裂,认为‘’家和万事兴’,把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作为求取钱财行为的基本规范加以恰守奉行。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步入快车道,国民生产总值,国民人均收入,均成倍地增长,在这样一个富裕社会里,你一定要懂得赚钱,也要懂得用钱。赚钱是造财富,但要取之有道;用钱是享受福报,但要运用得宜。要注意不被钱所误,要当钱的主人,不要当钱的奴隶。那么,我们该如何驾驭金钱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1)贪婪是一种病,无论你有多少钱,心里头永远睑乏贫穷;
(2)钱的最大用途是分享与创造,只有在这前提下,钱才能给人真正的幸福;
(3)钱,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使自己免受很多精神痛苦,钱是一生中情绪的产物;
(4)要认清赚钱是为了生活幸福;如果你苦苦去追寻钱而无视于生活,以炫富等方式作为心理补偿,那会造成浪费,也会影响你身边的亲人.带来许多不愉快;
(5)不义之财,不当的营利,即使丰收,但就心智成长、精神生活、子女教育、家庭幸福等总体看来,你失掉的可能远比赚到的多。
5. 果断地作出决策,不要优柔
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毫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作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销蚀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果断的性格,能使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抛弃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
果断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克服犹豫和动摇,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制订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取得克服困难的最大效果。
聪明人的做法
被誉为“商界常青树”的亿万富豪李晓华认为自己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果断抓住每一个机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法拉利轿车的人,李晓华也是第一个荣获联合国同时颁发的“科学与和平奖”和“和平使者奖”的中国人。在天空中就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李晓华”星。那么他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在北大荒插队的初中知青而成为亿万富豪的呢?
1978年,李晓华就抛弃“铁饭碗”,“下海”成了中国第一代个体户。他的第一个机遇出现在广交会上,他牢牢地把握住了。在南下广州进货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了一台作为样品的美国冷饮机。他掏出仅有的300元钱运回北京。他用冷饮机在盛夏的北戴河赚了十几万元,这是他挖到的第一捅金。
李晓华令人称奇之处在于,之后他几乎没有放过每一次机遇。1989年由于政治原因,香港政局不稳,许多香港人移民欧美。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剧烈震荡,许多人为移民家具、电器都不要了,只要给钱就卖了。
当时,刚刚在日本因为“章光101”而大赚一笔的李晓华来到了香港。他看到了一些有钱人纷纷忙于移民,悲观的论调使香港的地价猛映。那时候,到处贴满了出售旧楼的广告。看不清形势的商人则纷纷将手中的物业以户跳接价”抛售。一时间,房地产市场一片政声。许多香港房地产商对中国的形势吃不准,也不敢贸然接手楼盘。一直关注着国家形势的李晓华却看准了这个时机。在他看来,中国改革开放脚步只会向前继续走而不会走回头路,香港就这么大的弹丸之地,寸土寸金,电器产品可以说想生产多少生产多少,而土地、房屋是没法造出来的。于是他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大批收购低于平时售价的楼宇。他确信,风雨过后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不到丰年,正如李晓华所料,形势日趋明朗化:中国局势稳定,对外开放政策不变,“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于是,许多离港居民陆续返港,香港房地产价格骤然之间又连续攀升。
李晓华见时机成熟,将手中的楼盘全部抛出,一举挤身于亿万富豪的行列6这场漂亮的“房地产之战”成了他商战中的经典之作。
事后人们一再问起李晓华:“你为什么能够力排众议,当机立断?”
李晓华的回答是:“我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
专家点评
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这句话在李晓华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验证。
笨人的做法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当他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
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走到家门口时,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看了看,才走进室内。他打算请求妈妈,允许他养那只小麻雀。
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试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专家点评
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
行动指南
果断决策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常重要。准备成功或即将成功的人经常要准备冒险做出不成熟的判断或采取不利行动。
成功者认为,偶尔做出错误的决定,总比从不做决定要好。让一个人形成果断决策的个性,是生命成长中道德和意志训练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如果你看到那些犹豫不决的平庸者,请离他们远一点,因为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快速决策则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了危机和难关。
果断是指一个人能适时地采取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彻底地执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上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有了成熟的想法,先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最终就有了好的结果。
果断的性格,能够帮助我们在执行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克服和排除同计划相对立的思想和动机,保证善始善终地将计划彻底执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和精力的分散,是不果断的人的重要特点。这种人没有力量克服内心互相矛盾的思想和情感,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往往长时间地苦恼着怎么办,怀疑自己所做决定的正确性,担心决定本身的后果和实现决定的结果,总是往坏的方面想,犹犹豫豫,因而无法专心地执行计划。而性格果断的人,则能坚定有力地排斥上述这种胆小怕事、顾虑过多的庸人自扰,把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集中于执行计划本身,从而加强了自己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的能力。
果断的性格,可以使我们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确的改变,能迅速地应对变化的情况。而优柔寡断者,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时就惊惶失措、无所适从。他们不能及时根据发生变化的情况重新做出决策,而是左顾右盼、等待观望,以致错失良机。
果断的性格,是在克服胆怯和懦弱的过程中实现的。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特别是在情况紧急时,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地执行决定。比如在军事行动中就需要这样,因为战机常在于分秒之间,抓住战机就必须果断。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需要果断,大方向看准了,有七分把握,就要果断地下定决心。
果断的性格,要从干脆利落、斩钉截铁的行为习惯开始养成。无论什么事情,不行就是不行,要做就坚决做。生活中不少事情确实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遇上这样的小事,就不必多加考虑,大可当机立断。否则,连日常的生活琐事都是拖泥带水,又怎么能够培养出果断的性格呢?
果断的性格,还必须排除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果断不是一时冲动,它必须贯穿于行动的三个环节,即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需要进行各种动机的斗争,这时果断表现为能够抑制和目的相反的因素,抑制错误的动机,保证做出正确的决断。但在做出决断后,还会有许多因素不断地动摇我们的决心,如舆论、压力、困难、各种诱惑等。周围人可能会对我们的决心评头论足,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压力都有可能使我们对已经做出的决定发生动摇。并且,在执行决定时排除内外干扰的果断性,有时比确定目标和初下决心的时候的果断性还要难。因此,在执行决定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做事果断。要养成决心既下就不轻易改变的习惯,不要让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因素干扰我们的决定,以免让自己手足无措。
我们要注意把果断和武断加以区别。有的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遇到事情既不调查研究,也不深思熟虑,就说一不二地定下来,贸然行动。从表面上看他好像很果断,可实际上他只是武断,这同果断南辕北辙。果断并不排斥深思熟虑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恰恰相反,正因为多想、多问、多商量,才能使人们对事情更有把握,从而更加果断。而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人,有果断的外表,无果断的实质,往往把事情办糟,是我们应当尽力避免的。
成功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敢于行动,并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犹豫不决是做事的大忌,它甚至连轻举妄动还不如
只要你行动,就有成功的可能,哪怕你是轻举妄动,误打误撞般的言动。但犹豫不决就不行了,怕失败就永远得不到成功,一次次的错失良机,实际就是一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