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48295300000003

第3章 爵士乐的发展(1)

如果推算起爵士乐的发展史,大约应从1917年开始,也就是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大批黑人(其中也有黑人音乐家)从新奥尔良沿着密西西比河北上抵达芝加哥等地以后开始。在这之前,许多研究爵士音乐的理论家认为,只能算作爵士乐的酝酿阶段。而爵士乐在近七八十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拉格泰姆与布鲁斯

在爵士乐这个名词被正式称以“爵士”以前,拉格泰姆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音乐形态,大约在1890年至1917年之间为其黄金时期。这种强调切分音,且风格略为呆板的音乐演奏,虽然仍是以写谱演奏为主,但即兴演奏已占了相当程度的成分,这对日后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布鲁斯这种源自美国黑人的民间音乐,其实是融合了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和声混种而来,并透过其特殊的十二小节结构、布鲁斯音符与布鲁斯音阶呈现出来,其在爵士乐发展史上也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布鲁斯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的个人情感,顾名思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这种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当然,除了拉格泰姆与布鲁斯之外,其他如进行曲、当时的宗教音乐、赞美诗、黑人灵歌等,也或多或少对爵士乐的孕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兴起才将真正的爵士乐引介出来。

主要代表人物:“拉格泰姆之王”斯考特·乔普林、“布鲁斯之父”威廉.C.亨迪。

20世纪20年代的传统爵士乐

新奥尔良爵士乐:在20世纪中叶,一种全新的爵士乐诞生了,虽然新奥尔良这座城市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是爵士乐的完全重心,像在德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及田纳西州,与都市地区如巴尔提摩、圣路易和俄克拉荷马等都有这种强调即兴演奏的音乐产生,不过新奥尔良确实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队以小型团体为主,以小喇叭或短号演奏主旋律,单簧管以华丽的对位旋律附和,伸缩喇叭负责填满较低部的和声,土巴号或贝斯演奏低音旋律线,鼓则敲击出节奏。而在稳固不变的节奏之下,这三件主奏乐器演奏特有的音调和乐句作对位演奏,加上频繁地使用颤音与圆滑奏,因而营造出独特的风格以及一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狄克西兰爵士乐:这是1917~1923年间,在新奥尔良与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风,它也是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

芝加哥爵士乐: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奥尔良红灯区的没落,加上许多爵士乐手都在密西西比河的游船上演奏,因而使爵士乐沿着河流传到沿岸与其支流各城市,而其中又以前往芝加哥的人占大多数。由于新奥尔良爵士乐手的到来,影响与刺激了当地的乐手,因而使得爵士乐在芝加哥蓬勃发展起来。芝加哥爵士乐风格虽然源自新奥尔良爵士乐,但却强调独奏乐手(如萨克斯风)更具张力的节奏以及更复杂的结构。

主要代表人物:“小号吹奏之王”巴迪·伯顿、“爵士乐中的贝多芬”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王”约瑟夫·奥里弗、“一代伟大的音乐家”艾灵顿公爵。

20世纪30年代大乐队的崛起

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以及人们(特别是青年)的需求,爵士乐也随之而变化,传统爵士则被一个新的流派“摇摆”所替代。这时,乐队也扩大了,编制一般都在10人以上,涵盖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缩喇叭、4支以上的萨克斯风及贝斯、吉他、鼓和钢琴等伴奏乐器,通过这个大型组织,来演奏各种爵士乐风的曲目。同时,乐队演奏也开始用乐谱,织体也开始变得复杂,音色转为丰富柔和。

摇摆乐更是大乐队的主要特征。由于在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中,一段旋律经常在不同的乐器间先后出现,回旋演奏,节奏也做大的跳动,因而给人一种左摇右摆,东悠西晃的感觉。特别是摇摆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杜克·埃林顿曾写过一首作品叫《不摇晃,没意思》,从此,摇摆乐这一名称就不胫而走,流传开了。摇摆乐的出现使爵士音乐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它在乐队编制、乐曲编配、音色、表情等诸方面都丰富了传统爵士。

主要代表人物:“爵士乐总统”莱斯特·杨、“盲人爵士乐大师”阿特·塔腾、“爵士乐第一夫人”埃特·菲茨杰拉德。

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比波普时代

进入20世纪4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乐团摇摆乐也跟着没落,而这时爵士乐又有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一种叫做比波普的爵士音乐开始盛行。原因是一些青年人觉得摇摆乐过于平稳呆板、悠缓沉闷,难以激发舞兴,于是就对爵士乐作了第二次重大改革。这种爵士乐的特征是旋律华丽,跳跃较大,音列第五级音降低,节奏多变,速度较快,乐句长短不齐,和声多不谐和,因而演奏起来狂热激烈,给人一种强烈刺激和跳跃感。为此一些追赶时髦和内心空虚的青年人就格外喜欢,在这种音乐的强刺激下,可以使他暂时忘却忧愁和烦恼。另外,电吉他在比波普时期也开始加入了乐队,并逐渐成为乐队中的主要乐器。比波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查利·帕克。他是一位有着丰富想像力的爵士乐革新者,许多音乐家都受过他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比波普乐派第一人”查理·帕克、“比波普第一夫人”莎拉·沃罕。

20世纪50年代的冷爵士时代

走向20世纪50年代以后,比波普又让一种叫做“冷爵士”的音乐所顶替。主要是因大部分跳舞的人难以掌握比波普错纵交织、变化多端的节奏。于是,比较克制、松弛和接近于古典乐派的冷爵士又应运而生。革新者迈尔士·戴维斯,他以理智、舒展、沉着的爵士音乐赢得了人们的赞赏。这一时期,搞爵士乐的人到音乐学院接受教育的越来越多,同时,受过系统训练的音乐家也加入了爵士乐的创作行列。他们出身于音乐院校,掌握系统的作曲技法,从而开始为爵士乐统配乐谱(独奏仍有即兴成分),使爵士乐沿着一条正规道路向前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硬波普时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昏昏欲睡的冷派爵士乐感到疲倦时,一度曾经失势,并趁机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硬波普正式诞生。硬波普是一种紧张激烈、演奏困难的爵士乐风格。硬波普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少的即兴独奏,并且加入大量的蓝调、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20世纪50年代后期,硬波普发展成两个支派:与灵魂、福音音乐结合的“灵魂爵士乐”;结合节奏蓝调、摇摆乐、灵魂音乐为一派的“放克爵士乐”。

另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种新型流行音乐“摇滚乐”也与冷爵士同步发展,风靡一时。在青少年中引起了狂热的反响(这里必须说明,“摇摆乐”与“摇滚乐”是两回事,它们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气氛等诸方面都不尽相同),爵士乐因此退到了次要地位。摇滚乐中也含有爵士乐的因素,但是,严格考证它的来源,系由“节奏布鲁斯”发展而来。布鲁斯有乡村布鲁斯、城市布鲁斯。节奏布鲁斯只是布鲁斯的一个分支)。“摇滚乐”的主要特征是:以演唱为主(爵士乐是以演奏为主),乐队人数少,音乐语言简单,节奏原始单调,情绪铺垫强烈。由于它普及面广,追随者多(特别是青少年),因而,对西方现代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摇滚乐”在我国也正勃发兴起),从某种意义讲,比爵士乐更为深远。

主要代表人物:“冷爵士的启蒙老师”莱尼·特拉斯塔诺、“冷爵士时代创建者之一”盖瑞·摩里根、“冷爵士时代最著名的编曲者和创作者”吉尔·伊文斯。

20世纪60年代初的自由爵士时代

迈进20世纪60年代,现代爵士又开始盛行。青年音乐家们一反爵士的传统和习惯,倡导无调性、使用不规则节拍和一系列不谐和和弦,除即兴演奏外,几乎所有的传统手法全被打破。由于新的爵士语言荒诞离奇,诘屈聱牙,因而喜听者甚微。这一时期英、法、德、意等国的爵士乐也相继兴起,名目繁多的爵士乐队,如“摩擦乐队”“火花乐队”“新合奏团”“新声艺术团”等相继出现,并开始在世界各国旅行演奏,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如:什利潘巴赫的《世界大同》和《太阳》、柯尔兰的《高升》、利盖蒂的《出现》和彭德列斯基的《光的曲折》等相继问世,至此,欧洲的爵士乐形成了一个向前发展的起点。这样一来,红极一时的摇滚乐与之相比只有甘拜下风了(这里必须说明,某一种音乐流行时,并非其他就销声匿迹了,它们常常是同时并存,而以某一种音乐为主)。

主要代表人物:“改革者和思想家”约翰·考施恩、“自由爵士的开拓者”埃里克·杜菲、“盲人音乐天才”罗兰得·科克。

20世纪60年代末期摇滚爵士乐与融合爵士乐

融合爵士乐:20世纪60年代末期,爵士乐经历了一次危机,年轻的听众喜爱灵魂乐与摇滚乐,老一辈的乐迷则不再迷恋于那些大多数抽象且感情不足的现代爵士乐,爵士乐手意识到如果想挽回听众的心,他们势必要在爵士乐中吸取一些流行音乐的要素,而灵魂乐与摇滚乐就成为他们这种概念最佳来源。首先迈尔士·戴维斯在爵士乐中使用了摇滚乐的电子乐器,并且获得热烈的回响。其中1969年的专辑《牢骚佳酿》为最成熟的作品,其结合了灵魂乐的节奏、电子乐器与毫不妥协的不和谐爵士乐而成。从此,融合爵士乐这个名词就渐渐为人所接受。毫无疑问地,那些曾参加过迈尔士·戴维斯乐团的乐手们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都曾灌录过很多成功的唱片,他们领导自己的乐团演奏各具特色的融合爵士乐,而在20世纪70年代主宰了整个爵士乐的风潮。

主要代表人物:“爵士乐的变色龙”迈尔士·戴维斯、“后波普时代的钢琴大师”比尔·艾文斯。

20世纪80年代的新波普乐与后现代波普乐

20世纪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乐与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乐之外,爵士音乐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乐已经失去它原有的焦点与重心。面对一个每一种音乐形态都被先辈们探涉过的局面,让20世纪80年代的爵士乐手们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从经典爵士乐中找寻新的题材和创造灵感。在这一波风潮中,以小喇叭手温顿·马沙利斯为首的回归传统热潮中:一个以比波普乐风为基调,有新奥尔良爵士乐、摇摆乐与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旋律的所谓“新古典主义”或“新波普”被制造出来。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爵士乐的主流风格,但还有新的爵士乐风会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爵士乐风格,或许就是“后现代波普乐”,这就有待事实去验证了。

爵士乐的现在

“多样化”这个词可以用来说明今天的爵士乐。许多有天分的音乐家进行着各方面的自由探索,他们有着一个名为“美国创新音乐家联盟”的组织。由这个组织直接或间接产生了一些包括芝加哥艺术联盟、世界萨克斯四重奏联盟等爵士音乐团体。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也可以说是历史的重演,当时从新奥尔良又涌现出一批新的爵士乐好手。其中最有名的可以说是小号手温顿·马沙利斯(1961-)。他于1979年加入了阿特·布雷基“爵士信差”——一个坚持传统“咆哮”风格的乐队。马沙利斯不久便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许多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爵士乐新秀。他明确表示要抛弃“融合”风格,强调延续爵士乐的传统。

20世纪90年代涌现了许多天才乐手,无法一一列数。他们很多人的音乐的根来自于比波普,也有的可以追溯到主流摇摆乐。但几乎所有的乐手,即使在试验创新时,所使用的音乐语言也都是爵士乐中已有的。像其他类型的艺术一样,爵士好像也进入到了后现代的阶段。

至于爵士乐下一步发展形势如何是谁也不好预测的,我们仅知的是如今的爵士乐在声音及风格上的表现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一位走向《时代》杂志封面的、不折不扣地坚持创新原则的爵士大师曾为爵士乐下了一个独特的定义:“一言以概之,爵士与自由两者密不可分,不需要有别的什么。如果我非得加些什么,只是使其复杂化。他是供你琢磨的。你琢磨并研究它,就会有所获得”。

爵士,来自奴隶制度下的音乐,如今已成为世界流行的自由。

自由爵士

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创作飞速发展,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创新。他们打破了一切传统的创作规律,达到了“无法之法,及为至法”的境界。而对听众来说,许多人至今都还在尽力地去理解自由爵士,但还是感到十分费解。

那么,自由爵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音乐?如果你想了解自由爵士,首先,必须抛弃所有以往的节奏、曲调的概念和对音乐的期待值。其次,忘掉听过的所有音乐。惟有如此,你才能理解自由爵士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