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拳击的技术与风格可分为美洲、欧洲两大派。美洲派以美国和古巴为代表,他们的选手具有充沛的体力,出拳快速、准确、有力,拳法多变,并具有“爆炸性”的连续攻击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高速搏斗中并不影响自身技术的发挥,而且能打出沉重有力的拳头。
拥有世界第一流拳击运动员的美国、古巴等国不仅在历届奥运会拳击比赛中获得的奖牌多,而且拳击运动普及,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美国的拳击运动,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自19世纪末期以来在世界拳坛上一直占主导地位。有不少优秀拳击选手在奥运会中拿到金牌奖章后,就转入职业拳击生涯,这就造成了业余选手的频繁更新。美国拳击教练员的主要任务,始终是在选择和训练新秀。古巴的拳击运动近几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是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欧洲派的各国选手在技术上虽有某些优势,但在打法上总的来说是保守的,善于长拳击打,不善于高速贴近连续击打。波兰、匈牙利等国的选手虽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战术素养,但不太适应高速条件下的搏斗。前苏联、前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属于欧洲风格的另一种类型,他们的选手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训练,但技术、战术相对来说显得较差。前苏联也曾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匈牙利选手拉斯洛·帕普靠他特有的反应敏捷、冷静清晰的头脑和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曾连续获得1948年、1952年、1956年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奥运会中量级(73公斤级)、第一中量级(71公斤级)冠军称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获三届奥林匹克金牌的拳击家,创造了世界业余拳击史上的奇迹。
非洲国家的拳击技术与风格类似美洲。非洲埃及、加纳、突尼斯、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拳击选手,都曾在奥运会上取得过奖牌。
朝鲜和韩国选手则具有典型的亚洲特点,动作灵活、快速、有力,并以勇猛善战、坚忍不拔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