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与句子如何紧密地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搞段的写作训练,可以在比较小的框架(段)里,细心地琢磨文句,有利于解决好句子衔接的难题。
从句子到段,当中还隔着一个环节——层。不妨从层入手,在更小的框架(层)里,探索如何安排句与句的联系。
起始层,一般要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句子应力求简练、短小,注重将内容浓缩在一两句话里。
起始层与展开层之间,是“总”与“分”的关系,即总说与分述。所以,起始层的句子,要能够与展开层的若干句话,从总体上连接起来。比如有一段文字,描述“我”的三只小瓷象(玩具)。起始层写道:“我的写字台上摆着三只小瓷象。它们是我最喜爱的玩具。”这一句总述小瓷象的数目、摆放地点,特别突出了“我”对它们的态度——“最喜爱”。接下去,小作者在展开层分别描述三只小瓷象的颜色、动作、神态等:第一只全身淡黄色,还夹杂着一条条白色的条纹。你看它多神气呀!长长的鼻子向上翘着,好像在左右摆动,两颗匕首似的牙齿从嘴里伸出来。两只扇子似的大耳朵微微掀起,像是在一张一合地扇动。四条粗壮的腿,有的直,有的有点儿弯,仿佛在慢慢地向前走。另一只,鼻子向左前方伸展,一条腿高抬着,像是在踢球。第三只的神态、姿势和前两只截然不同:它坐在地上,两只前腿高高举起,仰着头,翘着鼻子,像是在数天上的星星。
对照起始层和展开层,能看出全段开头的一句与后面分述部分连接得自然,紧密。
同样,展开层与终结层之间,也是“总”与“分”的关系。因此,终结层的句子要从整体上来作收束。写小瓷象的那段文字,终结层是这样收尾的:我望着三只天真可爱的小象,好像来到了象的故乡:在一片神奇茂密的森林里,伴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几只小象悠闲自在地走过来了,不时卷着鼻子采摘树上的野果……
在展开层里,句与句的联系形式多样,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句与句之间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上面写小瓷象的那一段就是这样安排的,分别用“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来作提示,其后引领出一组句子或一句话。这种起提示、引领作用的词语,经常使用的还有:“第一”“第二”“第三”
,“首先”“其次”,“另外”“此外”等。
(2)承接关系:句子与句子,表示了意思上的先后承接,多用于表达记叙方面的内容,起提示、引领作用的词语有:表示时间的,如“上午”“中午”“下午”;表示先后的,如“开始”“后来”“最后”等。
(3)转折关系:后一个(组)句子,对前一个(组)句子,在意思上作了转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但是”“然而”等。
(4)因果关系:一个(组)句子讲原因,另一个(组)句子讲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
“因此”“因而”等。
(5)总分关系:用一句话作总的提示或归纳,由此派生出几个句子分别作具体的表达。写小瓷象那段文字里,两处用了冒号的地方,都属于这种情况。
以上,只是简单地提出了常见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多种关系交织在一段(层)之中。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