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48440900000082

第82章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孩子在平视中才会自信,你才能捕捉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思想。你才能更准确。

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把你当成朋友,信任你,才乐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你。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但拉近了与孩子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它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民主、平等的态度和对孩子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诲,接受父母的忠告。”但是,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孩子相处、交流,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将越走越远,甚至会造成孩子对你的仇视。

我叔叔和婶婶有着传统的教子观念,信奉“棒打出孝子”,所以对他们的儿子王璐总是采用棍棒、责骂、命令、强迫等高压手段来教育。小时候的王璐对父母这样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有害怕,认为父母高高在上,自己没有力量去辩解,心里虽有怨言也不敢说出来。渐渐长大后,王璐对父母的独断专行日益不满。现在,不管父母让他做什么,也不论父母所说的正确与否,他几乎都与父母对着干。

有一次,王璐中午放学之后没有回家吃饭,晚上回来后,他妈问他中午怎么没有回家,在哪里吃的饭?王璐看了妈妈一眼,没有吭声。这让看重自己权威的妈妈很生气,她进一步逼问道:说,你到底上哪去了?

为什么没回家吃饭?”“有事了。”王璐被妈妈逼急了,敷衍地说道。“啪”的一声,王璐的脸上挨了妈妈一巴掌。他没有吭声,瞪着眼看了妈妈一会儿,走开了。

从此之后,王璐看父母像仇人似的,他那权威心理很重的父母,看着现在一点都不听话的儿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与孩子平等相处,需要父母蹲下来与孩子对话。蹲下来,与孩子目光平视,生动地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平等态度。孩子不需要抬头去看父母,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因此对父母的教育会乐于接受,减少与父母对立的行为。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并不代表失去了父母的身份;父母高高在上地对孩子发号命令,并不一定能把威信留在孩子的心中,相反还可能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孩子把父母看作敌人,事事与父母对着干。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远不仅仅是一种姿势的变化,只这么一蹲,便大大拉近了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能让孩子意识到他同大人是平等的。孩子在平视中才会自信,你才能捕捉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思想。你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把你当成朋友,信任你,才乐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你。

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听,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孩童的关系。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或谈论一些事情时,孩子有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弄得我们很烦恼。这时我们就想他为何有这些怪想法,为何总是与我们产生矛盾?蹲下来,从与孩子平等的高度体会孩子的心情。当你从孩子的高度看到这些问题时,你的想法也许会改变,并同意孩子的想法,满足他的需求。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创立和谐宽松的环境,孩子能更清楚地感受到父母支持、信任的目光,再进一步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给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蹲下来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坦诚相对,创造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从而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然后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当孩子获取成功时,蹲下来对孩子说一句:“太好了,你真棒!”孩子会从父母的目光里、话语中得到肯定、鼓励,下一次他会做得更好。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使孩子和我们更亲近。

我们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孩子跟自己是一样的高度,别站太高,让孩子看不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