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下的人情世故
48457100000011

第11章 给自己打广告——适度地吹捧自己(2)

喜从天降,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能得到“老佛爷”的赏识实在太不容易了,能在她身边服侍是许多太监求之不得的。小德张终于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任何一个太监走红发迹,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得到主子的赏识,这也是起码的条件。

在短短的几年里,小德张被慈禧太后连续提拔了五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太监,一跃而为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提拔的速度相当惊人。

小德张的“发迹”完全是从那急智的“脚功”开始的,虽然他没有“出手”,但那惊鸿一瞥的功底为自己的才华作了最好的一次推销,打动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老佛爷”。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做人处世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能“出手”时,像小德张那样巧妙的“出脚”也未尝不可。机会来临时,别让机会从身边溜走,机会没有到来时,苦练自己的“内功”,以图日后一展拳脚的机会,这就是处世高手的成功之道。

4、推销自己的四大绝招

“养在深闺”虽然能待价而沽,但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会随着“容颜老去而掉价”,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在做人方面一定要有高招,要懂得适当推销自己以抬高身价。

中国流传已久的“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叫“瞒天过海”,其大意是指巧妙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和错觉,通过各种方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推销自己时如若能用上“瞒天过海”这一招,不但能为自己达到推销的目的,还能用巧妙的手段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做到滴水不漏,这是一种高超的做人技巧,也是一种善于处世的表现。

职场如战场,懂得职场中的人情世故,善于推销自己才能在众人堆里脱颖而出,“养在深闺”虽然能待价而沽,但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会随着“容颜老去而掉价”,所以身在职场中的人若想出人头地,在做人方面一定要有高招,要懂得适当推销自己以抬高身价,其中“瞒天过海”之计不失为一种高明的策略,让我们看看在职场如鱼得水的苗欣是如何做到在五年内连升三级的,以下四种方法是她的“心得体会”:

(1)抓住汇报工作的机会,展示自己

苗欣刚到公司的第二个月,领导就派她去南方催要一笔货款。苗欣立即起程,到催款地她抓住关键人物,软硬兼施,不到一周,货款催回。汇报之前她想:汇报时要把自己对这项工作完成的思路、想法、分析乃至对策都汇报给领导,也使领导能更了解自己。就这样,她在第二天的汇报中,只三言两语简略地谈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大谈自己对这项工作难度的分析、对策的选择乃至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领导听后,觉得她是个有思想、有能力、方法灵活的人,不久,就提拔她为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

(2)为他人请功,巧妙地表现自己的领导才能

苗欣当了项目组负责人后,项目的管理井然有序,对几位同事也体贴入微。同时她注意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她几乎每天记下对他们每个人的感受、印象。她觉得这是一个富于进取的能胜任复杂工作的团队。她要向领导汇报,为他们每个人请功。

恰巧这时领导要找她谈话,她就借机向领导推荐她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她确定了这样一个与领导谈话的思路:首先谈工作成绩,然后重点分析成绩取得的原因,在原因中先谈组员的主观努力,也谈她是如何领导、如何关怀、如何帮助的。

果然,领导听完她的介绍,对她的项目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决定项目完成后给每个人嘉奖,同时强调这是她正确领导的结果,决定对她给予重奖。

这个项目完成之后,苗欣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3)善于发现问题,表现自己的忠诚度

作为部门经理,已是公司的中层领导。她的人生信条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

任部门经理一个月后,她发现公司原有的某些规章制度与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相协调,管理中尚有被制度遗忘的角落,她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然后以一种很庄重的形式呈递给公司的主要领导。

在这份建议中,她列举了一些现象,力陈这些现象的危害和实质,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对完善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领导阅后,很快采纳了她的建议,认为她具有与企业共存亡的“匹夫之志”,是企业所有员工应该学习的。

(4)不放弃任何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

一次,苗欣受命于另外两位部门经理,随公司领导去加拿大考察一个项目。在考察中,苗欣注意发现问题,不时地向领导就项目提出一些质疑,使领导思路拓宽、把问题想得更加细致、周到。在考察后的论证中,苗欣有理有据、有分析有预测,得出了此项目不宜合作的结论。后来经过专家论证,其结论与苗欣的想法完全吻合。这让领导对她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深表敬佩。

在苗欣30岁那年,她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裁。可谓少年得志,前途无量。

苗欣巧施小计为自己赢得了似锦的前程,这就是善于推销自己的结果。不懂得推销自己的人,有时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这时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像苗欣那样勇敢地推销自己,推销时若能巧用“瞒天过海”之计,前途便一片光明了。

5、巧施妙计,自抬身价

很多有本事的人,因为不善于推销自己,不懂得人情世故,而沦为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郁寡欢者,这是他们的悲哀。

做人要想成功,抬高自己的身价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众人所认同,这当然需要你冒很大的风险,但成功概率却也是非常之高。那么如何抬高自己的身价呢?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就是提高自己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这时,你要善于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或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又是别人所不能解决却又非常关心不得不解决的,这时你就可装作清高,让他们来请你出招,这样不仅能做成事,而且也能做好人,这不失为处世的一大高招。南宋的大奸臣贾似道就深谙此道:

宋理宗过世后,度宗即位。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过继为子而即位,时年25岁。度宗上台之后,曾一度亲理政事,限制大奸臣贾似道的权力,显得干练有为,确实干了几件好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觉得度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贾似道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还有人上书弹劾他。贾似道看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将会有灭顶之灾。

于是他以退为进,先弃官隐居,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边报,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兵来袭,看样子势不可挡,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势。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没想到当头来了这么一棒。他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出兵抗击蒙军之事。宋度宗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竞没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语的御兵之策,更不用说为国家慷慨赴任,领兵出征了。这时,贾似道却隐居林下,悠哉游哉地过着他的隐居生活。

前线警报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急攻,要都城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度宗心惊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唯一的一位能抗击蒙军的“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以皇太后的面子,请求贾似道出山。谢太后写了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这么一来,贾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说,先是搪塞不出,继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无奈,只好给他节度使的权力,尊为太师,加封他为魏国公。这样,贾似道才懒洋洋地出来“为国视事”。

贾似道知道警报是他令人假传的,当然要做出慷慨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向度宗要了节铖仪仗,即日出征,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无地。天子的节铖仪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果,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都来看热闹。贾似道为了显示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令节铖仪仗返回。这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灭了度宗的志气。等贾似道到“前线”逛一圈,无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见是一场虚惊,额手庆幸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查是谎报还是实报呢。

贾似道“出征”回来,度宗便把大权交给了他,贾似道还故作姿态,再三辞让,屡加试探要挟,后见度宗和谢太后出于真心,他才留在朝中。这时,满朝文武大臣也争相趋奉,把他比作是辅佐成王的周公。通过这场考验,年轻的度宗对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为什么理宗要委政于贾似道。原来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贾似道虽然奸佞,但国难当头之际,只有他还“忠勇当前”,敢于“挺身而出”。度宗哪里知道,满朝文武懦弱是真,贾似道忠勇却是假。度宗不知不觉地中了贾似道的奸计,从此失去了治国理朝的信心和热情,把大权往贾似道那里一推,纵情享乐去了。

这正中了贾似道的下怀,从此贾似道便大权独揽了,而宋王朝实际上也就成了贾氏的天下。

贾似道居心叵测的小人行径,我们当然不能认可,但是他高超的处世本领,我们也可略学一招。没有哪个人愿意做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郁寡欢者,而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的机会,就要懂得自抬身价,适度吹捧自己。

6、敢于自荐,不要等着别人来发现你

很多人空有才华却找不到用武之地,其实,这是他们自己的失误。为什么我们要空等别人来发现自己,而不能主动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呢?

做人要有真本事,滥竽充数之人虽然可以蒙蔽别人一时,却不可能蒙蔽别人一辈子。但做人也怕有了真本事而不会表达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所以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除了有本事外,还得懂点人情世故和处世的道理,要善于抓住机会来推荐自己,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善于推荐自己的人,虽然有可能面临着失败和被人嘲讽的可能,但这正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历史上便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奇人异士,他们通过自我推销而走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毛遂自荐便是最出名的一个例子。

毛遂自荐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所熟知,就说明了有才华的人也要善于表达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毛遂勇敢的站出来推销自己,历史还会记下他的名字吗?

公元前258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与楚联盟抗秦。平原君准备带领二十名精明强干、文武兼备的门客跟随。他精心挑选了一番,只选出了十九名,再也选不出中意的人了。这时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出使楚国,准备带家中门客二十人,现在还缺一人,希望您就把我当成其中的一员吧。”

平原君说:“先生到我的门下几年了?”

毛遂说:“已经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像是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那锋利的锥尖很快就会透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住了三年,可左右的人没有称颂你的,我赵胜也没有听说你呀。这似乎说明你没有什么才能,先生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说:“我只是今天才请求你把我装进口袋里去罢了。假如我这只锥子早一点进口袋里,早就脱颖而出了,难道仅仅只是露一点锋芒吗?”

平原君于是答应带毛遂与十九人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在朝廷上谈论合纵抗秦大事,毛遂与其他十九人在台阶下等候。他们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竟毫无结果。其他门客对毛遂说:“先生你上去谈一谈吧。”

毛遂于是拿着宝剑,沿着石级,一步步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明明白白,两句话就可以说完,可是今天太阳一出来就开始讨论,直到中午还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