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再富,也不可富孩子
48462700000021

第21章 别吝啬你的掌声

读者也许认识一些成年人,外表俊朗,成就卓越,但品格却有颇大缺陷,如人缘极差、目中无人、脾气急躁和缺少担当等。正所谓“三岁定八十”,品格的培养始于幼年,成年人若要改变品格和性格又谈何容易。

现代的父母一直努力为孩子创造很多“优势”,如争取入读名校、参与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和供应丰裕的物质等,但要是没设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这些所谓“优势”也是徒然。要培养孩子成为具有品格的人并非难事,最简单的莫过于由感恩分享的心入手。在实际运作上,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内心懂得“分享”的概念呢?

表扬愿意分享的孩子

父母须尊重沟通:这一代父母普遍的通病,就是太快对孩子“讲道理”,只把一些绝对性的价值观,权威地强加于孩子身上,并未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这也曾是我常犯的毛病,结果却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营造气氛,解释“分享”的概念和自己的期望,当然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还记得我曾跟孩子说:“临近圣诞,所有孩子都希望收到圣诞礼物,可是不少孩子家贫未能如愿,如果你愿意把部分玩具捐出,爸爸会为你的行为骄傲;然而,爸爸会尊重你所做的任何决定。”

我认为,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们每次分享行为都予以表扬和肯定,慢慢建立他们的好习惯,这正是应用行为理论中的“正增强原理”(principle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须以身作则: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就是从每个细节开始,父亲与母亲的一切行为,都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以“分享”为例,在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也可随处实践,以关心留意家人的需要。例如全家一同收拾以保持家居整洁,不随地乱扔纸屑、父母在孩子温习时关上电视、夜深时把电视音量关小等,当孩子习惯在家庭生活中领略分享和同理心的概念,在其他环境中也会自然流露出来。

多鼓励参与: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幼通过捐助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从中教导孩子明白和认同捐助单位的工作。我建议所有捐款,不论多少,必须由孩子的零用钱中直接支付,以代表他们亲自参与。倘由父母代为支付,便会失去让孩子学习“与人分享”的意义。

别妄下定论: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即使双胞胎的性格也会南辕北辙。一般而言,孩子的行为、态度和情绪会使他独特的品格表露无遗。父母不应把孩子标签化,凡事通过观察,清楚认识孩子的品格,在合适的时候去引导他们改变,灌输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