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棒孩子
48476900000020

第20章 重视素质教育,引导做人观念(5)

情: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

孩子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孩子容易多动、冲动;情绪不稳定,易具攻击性。他们对他人的情感理解较少,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也不合理。

另一类孩子活动较少、抑郁、退缩、过于敏感、消极情绪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家教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受到不公正待遇等,都可能使孩子的情绪情感不能健康发展。

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姊妹,加之家长普遍过度保护和过高期望,容易出现孤独和自我中心。

了解孩子心理,控制孩子情绪

现在由于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使家长们视孩子为宝贝,家长及上一辈人把全部的爱心倾注于孩子身上,致使孩子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一部分孩子甚至因为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也不管方式地吵闹、发脾气。

教会孩子遇到事情稳定自己的情绪是必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控制情绪的良好习惯,对结交朋友、融入集体、与人合作都是有益处的。

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委屈,遭到打击,遇到不平,体会到失望,心情非常恶劣时,无法平衡自己的情绪,或找不到适当的对象来倾诉,或是不会适当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受到某种压力而不能承受,使情绪郁积到某种程度而爆发。

比如,过度焦虑是孩子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失败、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就是过度焦虑。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智力、行为、人格等多方面的正常发展。过度焦虑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退缩、过分顺从或暴怒、恐惧,常处于忧郁状态。父母、教师的教育方式常是引发孩子过度焦虑的原因。家长和教师自身的焦虑较多,对孩子过分苛求或放纵,教育态度不一致等,都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

爱嫉妒是孩子经常出现的另一种情绪。对孩子来说,嫉妒是一种可以让人理解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可是如果嫉妒心过强,就容易产生许多不良情绪,甚至可能出现对被嫉妒对象的攻击行为。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不良情感。

如果你的孩子“很凶”怎么办?做父母的也不必太着急,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你只是不赞同在某种特殊环境中他所做的事,而不是对他本人有意见。

富于攻击性的孩子总是很容易生气或者愤愤不平,尤其是当他们感到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这时你要直接说出你的看法。

另外,你要让孩子意识到别人也有自己的权利和需要,它们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你应首先提及最近一次你的孩子漠视或者侵犯了他人权利的事件,然后告诉孩子这些权利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是需要受到尊重的。除了直接的讨论外,另外一个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让你的孩子扮演受其侵犯的那一方。

平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经常地把感受到的东西不断地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宣泄过程。有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的很多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就形成了心中有事不会说,或是不敢说,或是不能说的状况,最终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对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应给予重视,尽量给孩子提供发泄的条件。记日记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家长应给予鼓励。让孩子毫无掩饰地在日记中袒露自己的野心、幻想、恐惧和愤怒等隐情,只要有机会倾诉就比积郁在胸中好,就是积极的心理表现。

有时,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日记上的言辞会错误地认为孩子的心灵丑陋。其实这是孩子的心事,当成人窥知孩子的心理秘密时不要给孩子乱下结论,应该注意引导孩子能向你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孩子生气时会不停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际上,他是在把自己的怒气和不满统统地发泄在做着的事情上,当事情做完后,他的情绪也就缓和了。

孩子在日记里写到的只是情感流露的过程,至于他真的按日记里写的那样做的可能性太小了,因为孩子已经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如果再出现过激的行为,就是受到了不正常心理的驱使,已经超出了我们在本书中所要讨论的问题了。

尊重孩子:不要总想让孩子怕自己

有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妄自尊大,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婴儿、幼儿虽然并不明白什么叫自尊,但他们却拥有自尊心。他们能够十分敏锐地感触到父母对他们的情绪。对于抚爱和夸奖,他们以微笑和撒娇加以回报;对于嘲弄和漠视,他们以发怒和任性来加以回应。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但严格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受到了伤害,那么其结果是可怕的。一个本来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的孩子,一个坚强好学的孩子,由于失去了自尊心,会很快成为一个懦夫,一个无赖。

由于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所以在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时,父母应尽量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能对他的自尊心有丝毫的伤害。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应把他和大人同样对待,和他聊天,讨论饭菜的味道。有的家庭,吃饭时不让孩子说话,父母严肃得吓人,让孩子感觉到吃饭就像是在受刑似的。要么就在饭桌上把孩子的缺点全部翻出来,对他进行各式各样的批评。这样孩子不仅不能得到吃饭的乐趣,还伤害了他的食欲,更加严重的是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有些父母,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故意让孩子怕自己,根本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自己像一个君主,孩子像一个奴仆。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懦夫。这样的父母,是正在把孩子造成一个失败者。

父母也不应该戏弄孩子,因为孩子受到戏弄,就容易变成不知羞耻的人,变得粗暴,或是用心不良。由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戏弄,以后成为罪犯而入狱者大有人在。

诚然,从管束、教育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批评也是必要的。但是“你不像是妈妈的孩子”、“你给我出去”这一类斥责孩子的话,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会成为恶性威胁。会刺伤孩子的心,给孩子造成心灵深处的“不安”。

甚至发展成为不可挽回的不幸。即使不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孩子也不会集中精力学习,易于性格沉闷。你如果不想毁掉孩子,就请不要讲这种话。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一句话,好与坏都会成为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说实话时,也要避免说具有负面影响的话,不要说“你怎么学得这么差”,应说“现在就看你的努力了,你一定会学得很好”。用这样的话表示孩子将来会有发展前途,效果会好得多。

即使当孩子被老师或别人说:“你……不行”时,作为父母也应鼓励说:“妈决不这么认为,只要努力你肯定行,妈是相信你的”。这样无论有10个人、20个人说不好,只要父母予以鼓励,孩子会有信心去努力的。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其实,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面子不仅对于大人来说很重要,孩子也有孩子的面子。这个面子如受到损害,会使很多孩子感到比大人更难忍受的“耻辱”。例如,大人在小朋友面前批评自己孩子的行动,常令孩子感到面子受到了伤害。再例如,别的小朋友邀孩子出去玩时,妈妈代替孩子拒绝说“我们家孩子正在学习,以后再说”,也会让孩子觉得脸上无光。

孩子上了小学,便想对朋友隐瞒自己处于父母支配下的状况。孩子欲向小朋友表明,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家庭中也是受到尊重的。况且,在儿童的世界中,有“游玩比学习重要”的准则。这种准则在大人看来,是非常愚蠢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则很自然。

例如,一位由城市学校转到其他地方学校的小学男生,马上就厌恶过去所喜欢的短裤,让母亲感到奇怪。后来听本人说,以前学校的男生多半穿短裤,而现在的学校谁也不穿短裤,如果他穿短裤就会“引人注意”,并被嘲笑。在这一地区的孩子中,“穿了短裤就不像男生”是潜在的行为准则。

由于孩子之间有独自的一套准则,父母强制性地制约孩子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孩子的面子,还会给其他小朋友留下“他是不能信守伙伴之间的行为准则的无能的家伙”的印象。这样便不仅是伤面子的问题,孩子可能因此被伙伴们排斥,这将妨碍其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因此,没有极特殊的情况,大人不要在小朋友面前指责自己的孩子,而要选择在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对他进行提醒,这时孩子就会产生诚心诚意听取批评的心理状态。

夸奖的奥秘:让孩子树立必胜信心

一位大公司的部长五音不全,最怕唱卡拉OK。据他说,他是在小学二年级时发现自己五音不全的。那时学校要进行唱歌考试,他在家里练习时,他妈妈说:“你唱得有些走调。”这句不经意的话使他完全失去了唱歌的自信心。

就是由于这样一句话,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和上进心。这种封杀越是出自孩子所信赖的人之嘴,所受到的冲击就越大。

我们知道,人一受到夸奖心情确实会变好,会发挥比平时更大的能力。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这种夸奖的话有时具有很大的效用。尤其受到自己所信赖的人的夸奖,孩子就更加努力。当被夸奖的期望落空时,孩子的那种失落感之大,是大人们难以想像的。

有一位母亲反省说,她有一个比较小的公司,自己是一位经营业主。有一天中午,正当她收拾完要出去上班时,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说,“今天我测验得了100分”,并高高兴兴地把卷子拿给她看。可是她只想着怕误了处理重要工作的时间,便扫了卷子一眼说“好哇”,就急急忙忙地走了。从这以后,孩子与她接触时的态度就有些疏远,学习时也显得不用心。她觉得有些不正常,想来想去便想起了考试分数这件事。“那时我满脑子想着工作,虽然对孩子说‘好哇’,但只是敷衍的一句话。”这位母亲感到很后悔。

的确,当时孩子一定希望与母亲共享得了100分的喜悦,然而由于没有被重视,孩子失去了对母亲的信赖感和学习的积极性,这给孩子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

还有些原来不爱学习的孩子,当自己开始主动努力学习并主动帮助父母做事的时候,大人无意识地说“哎呀,真少见”、“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是刮的什么风”等,也会对孩子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在家长刚开始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

但家长若总是抱怨孩子笨,孩子渐渐就开始相信自己笨了。有的家长数落起自己孩子的缺点就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逢人就讲,不厌其烦。

直到有一天,家长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家长终于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报应。

哈洛克所进行的著名实验对此予以证实。他将儿童分为控制群、赞赏群、责备群、无视群等四个组,连续5天让他们进行加减运算。第一天四个组的平均得分大体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鼓励说“只要干就能做好”的那一组成绩上升了。而其他组的平均得分几乎没有上升,到了第五天就出现很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出现,只是由于赞赏群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受重视的”结果。

父母不要不好意思夸奖孩子,即使是孩子偶然取得好成绩时,也应鼓励说“干得好”。父母如能为孩子不辜负父母的期待而真诚地感到高兴,孩子自己也会感受到父母的期待。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情绪仍表示担心,则可以叮嘱说,“你这次只是由于运气好,下次要靠实力取得好成绩”。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太弱小,在他的人生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他。每个人都会有失落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失去信心的时候,何况是孩子。只有让孩子充满信心,他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之中面对一切挑战,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信心从何而来?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

评价事情总有个优良中差之分。孩子得了“优”,父母自然要夸他一番,增加他的信心。得“良”“中”,夸奖也是必要的,可以找找差距,但重要的依旧是夸。即使很差,也要善于夸奖,不要给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帮孩子找一些原因,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的闪光之处给予夸奖。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信心。

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丑陋的东西总是令人胆战心惊。“夸”可以使被夸者产生美好的心境,从而留下美好的回忆,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人生之中会有很多失败,教育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失败,是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时候,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了;另一些时候,因为不怕失败反而胜了。

因为害怕失败,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本来能够做的,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做不好,做不了;害怕失败,孩子心里会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勇气,以至于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

害怕失败的心理不予消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事物缄默冷淡或者不参与任何活动的习惯,这对他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这种心理会导致孩子变得自闭、忧郁、阴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快乐的性格和美好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