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48479600000010

第10章 讲道理说服他 通

不听话的小孩

顶嘴、耍脾气、不理人、霸道、抢别人玩具、当众大哭大闹……三岁的孩子不听话的行为越来越多,有时还故意搞破坏,不少爸爸妈妈都被三岁的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讲道理、用爸爸妈妈的威严镇压、冷处理、惩罚等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可孩子依旧是那个不听话的小孩。

三岁的孩子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与爸爸妈妈作对似乎是他们最乐此不疲的事。爸爸妈妈告诉他该睡觉了,他还在那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爸爸妈妈说快点起床,要不去幼儿园就迟到了,他却在床上磨磨蹭蹭不起来,要不就大哭大闹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教育他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玩具,他却看到别人的玩具就和别人要,别人不给就强行抢过来……

三岁的孩子语言能力不断增强,与爸爸妈妈顶嘴成了家常便饭,有时还能讲出道理来。爸爸妈妈让他把玩具收起来再去玩别的,他却说“我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然后就去看电视了,爸爸妈妈让他收完玩具再看电视,他大喝一声“你干涉我自由”;午睡起来,爸爸妈妈让他赶紧穿衣服好早点去奶奶家,他却说“奶奶家又跑不了”,你再催他,他就说“奶奶经常叫我做事情要慢慢来,不能着急”……这就是爸爸妈妈经常给孩子讲道理的后果,他会反过来把这些道理讲给你听。

面对不听话的小孩,气急了的爸爸妈妈通常会采取叫停、最后通牒甚至责骂惩罚的方法来对付这个令人头疼的小家伙。但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都失败了,就算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威严迫使孩子嘴上承认了错误或自己说出了你给他讲的道理,但他们的心里是不服气的。讲不进孩子心里去的道理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明知道这些道理,却重复犯同样错误的原因。

三岁孩子能听懂道理

孩子不听话,刚开始时爸爸妈妈还与其讲道理,却发现很多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就如同对牛弹琴,到后来,索性就不再给孩子讲道理,而是直接命令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少爸爸妈妈认为,三岁的孩子还太小,听不懂那些道理,与其费劲唇舌和他周旋,不如直接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其实,不是孩子听不懂道理,而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和时机不对。

三岁的幼儿其思维模式已经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三岁以前的幼儿思维主要是动作思维,即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从动作到动作是这种思维的突出特点。比如,一只小皮球滚到了台子下面,不是先动动脑筋,想办法去取,而是马上趴下,钻到台下去拣。

随着经验的积累,三岁的孩子动作思维逐渐减少,形象思维不断增强,能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三岁的幼儿虽然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但已开始摆脱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并且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

所以,利用因果关系等方式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是能听得懂的。由于三岁的孩子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变得叛逆、有主见、不听从爸爸妈妈“指挥”,这时候的他们内心要求大人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尊严、有能力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只会吃饭、睡觉、玩的小宝宝,此时的他们对大人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他们渴望能像大人一样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对大人世界的好奇心来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这就是我们大人世界的规则或道理,利用这样的方式和三岁的幼儿打交道,效果通常都会比较不错。

另外,孩子三岁时就该培养他社会规范了。三岁的孩子开始从家庭这个小群体走向社会这个大群体,开始了他的社会化过程。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事理、懂规矩无疑能够使他拥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给孩子讲道理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有效手段。

怎样用道理说服三岁的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都尝试过给犯错的孩子讲道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磨破了嘴皮,孩子依旧照错不误,有时犯了错还能将你说给他听的道理头头是道地说一遍,但说完了接着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已经知道,孩子不是听不懂道理,而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和时机不对。

试问,有多少爸爸妈妈是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一样,每天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地给自己的孩子讲道理呢?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小,给他讲一遍道理他肯定记不住,于是就不停地在孩子耳朵跟前叨叨那些大道理,但结果是,孩子记住了这些道理,却照样犯错误。爸爸妈妈就很纳闷为什么孩子明明知道却仍旧犯错误呢?

其实,小孩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给他说过几遍的话他一般都能够记住,不需要爸爸妈妈天天耳提面命。说得多了,孩子心里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是逆反情绪,爸爸妈妈越说,他就越爱犯同样的错。况且,大人知道的道理比孩子多很多,但还是会犯错误,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知道而做不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孩子这时需要的不是爸爸妈妈的那些大道理,而是需要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包容,他们的长大需要时间。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总是重复地给孩子讲同一个道理,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正确的时机来教育孩子。讲道理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孩子情绪良好、亲子沟通氛围良好的时候来讲,如果亲子之间有矛盾敌对情绪,那么再好的金玉良言,孩子也是听不进去的。

给孩子讲道理切忌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比如孩子在外面玩,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自己想玩,可借的玩具他玩了好长时间还没玩够,玩具的小主人只好伸手去抢自己的玩具,这时候自己的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如果此时你给他讲道理说“玩具是别人的,不是你的,你要把玩具还给别人”,估计他不但不会停止哭闹,还会说玩具是自己的。此时的孩子完全陷在自己的情绪当中,已经不顾事实了,你给他讲再多的道理都没用,他一句都不会听的。你不妨把他抱回家或抱到别处,拿他喜欢的另一个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等他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再根据情境给他讲道理,比如这样说“龙龙你的小汽车好漂亮啊,跑得真快,一会儿我们拿到楼下给别的小朋友玩好不好?”他可能会说行,你接着说“那别的小朋友一直玩不还给你行不行呢?”他这时候肯定会说不行的,这时你就可以给他讲道理了:“那你刚才拿别人的玩具玩了那么久不还给人家对不对呢?”孩子听完你的话可能会低头不做声,不要非逼着孩子认错,只要他知道自己错了就可以,孩子听进心里的道理比口头上承认错误要重要得多。

给孩子讲道理是要将道理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总结出道理,而不是向孩子宣布不容置疑的结论。孩子自己亲身体会到的道理自然要比爸爸妈妈直接告诉的结果印象深刻。

借用故事给孩子讲道理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方法。三岁的孩子处于最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爸爸妈妈不必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故事来念,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现编现讲。比如孩子早上赖床不起,你可以给他编一个从前小兔子早上不起床结果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故事,让他知道赖床的后果他就会乖乖起来的。这个方法能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化解僵持的局面,还能起到教育作用,爸爸妈妈在孩子专心听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帮他完成他不愿做的事情。

爸爸妈妈讲道理说服孩子的时候态度也很重要。严厉、不苟言笑的态度无形之中就把爸爸妈妈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觉得你是在限制他、强迫他,他自然就会产生戒备和对抗心理。如果爸爸妈妈能处在他的立场、态度温和但语气坚定地和他协商、讲道理,孩子就会很乐意和你交谈,你说的话他也会比较容易听到心里。但在必要的时候和一些特殊的时刻,爸爸妈妈一定要严肃地和他讲道理,不能让自己在孩子心里失了威信,要让孩子知道,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没有商量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