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会疼的
孩子长到了三岁,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爱说话了,而且他说话的对象不仅是人,还包括桌子、椅子、汽车等各式各样的物品,甚至动物、植物、河流、云彩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你经常会看到三岁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娃娃自言自语,你走过去问他在自言自语什么,他会告诉你他在给他的布娃娃讲故事。你能听到他对怀里的布娃娃说:“乖,不哭,我给你买好吃的。”如果他的布娃娃不小心掉地上了,他会很心疼地轻轻拍打着布娃娃,安慰它说:“有没有摔疼呀?下次小心点。”
三岁的小孩走到哪里都会念念有词,和什么东西都有话说。你牵着他在马路上走着,他会被路上的一块闪闪发光的锡箔纸吸引,然后就开始和那块锡箔纸说话:“呀,你怎么在路上啊?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带他去郊外旅游,傍晚你告诉他太阳公公下山回家了,我们也要回家,他会跟太阳、天空、云彩、河流、树木一一招手,跟它们说:“再见,我要回家了。”
三岁的小孩还十分有同情心,看到被折断的小草小花,他会十分伤心地说:“小草也会疼的。”他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当成他的玩伴,他喜欢和它们说话,能对它们将心比心,看到它们“受伤”会心疼。
万事万物都有生命
在三岁小孩的眼里,他所接触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这也是幼儿最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随着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等感知觉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他所接触的那些事物在他眼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死物”,而是丰富多彩的、和他一样活生生的生命,这一特点会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表现出来。
而且三岁幼儿的言语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正确发音的条件,语音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有了说话清晰准确的愿望,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谈话中的问题。每当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学会一种新的技能的时候,他就会乐此不疲地使用自己的新本领,这次也不例外,当他能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变得特别爱说话。
三岁的小孩会和自己遇到的一切对象说话,不管是人是物,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他遇到的对象不会说话,他就会自己在那自言自语;如果他遇到的对象是人,能和他说话、交流,他就会变得更加兴奋,更加喋喋不休,话出奇得多。
三岁的小孩不再像以前那样各玩各的,他们开始喜欢交往,开始与别人互换玩具,喜欢和别人玩。但这只是幼儿最初步的交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三岁的幼儿还是比较喜欢将自己的玩物赋予特殊的象征性意义,玩过家家的时候,下雨了把树叶当雨伞,买东西时把树叶当钱币,把一截木棍当成自己的秘密武器手枪。当他们一起游戏时,他们也会把自己的东西都赋予特殊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和他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一手抓语言,一手抓交往”
三岁的小孩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生命,这是他们语言和交往能力以及感知系统发展的结果。所以当看到孩子和小草说话时,爸爸妈妈不必太在意,不用刻意教导,顺其自然就好,等孩子过了这个阶段,他自然而然就会明白花草树木和人类是不一样的。不过,爸爸妈妈可以在语言和交往上适当地引导孩子。
三岁的小孩对什么都感兴趣,爸爸妈妈可以选一些扩散思维的书给孩子看,这样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提高他的阅读能力。这时候让孩子看书和阅读并不是让宝宝能从中学到点什么,而是要发掘孩子的兴趣,所以,给孩子选择的书不用在意学科,只要难度适中,孩子又感兴趣就可以了。比如《花草树木的朋友》这本书,它比较强调幼儿阅读的特质,书中阅读材料多样化,将整个阅读活动游戏化,是一本非常适合三岁孩子阅读的图书。
三岁的小孩爱说话,简直就是一个“话唠”,爸爸妈妈不妨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这时他们不仅掌握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还开始掌握一些常用副词和连词,能说出“我想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我不但喜欢看书,还喜欢画画”等句式。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按照图书上的“人物”改编故事,或者和孩子进行编故事大赛,充分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岁的小孩渴望与别人交往,但是他们还太小,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不知道该怎样与别人相处,对和别人如何沟通还充满了恐惧和担心。这时候他们就会把不会说话的花草树木等事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因为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自己说话和交友的欲望,还不用担心在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不用去思考到底该怎样与他人交往,这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全。
但如果孩子长期这样,尤其是天生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很可能会患上社交恐惧症,不喜欢和别人玩,只喜欢自己玩自己的,或者是只和小花小草说话,不与别人交流,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爸爸妈妈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适时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不喜欢与别人交往时,平时就要多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环境,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先让孩子与比他大或比他小的小朋友玩,这样会减少他与人交往时发生的矛盾,让他不再对交往产生恐惧,慢慢地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