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层党委书记工作指南
48485500000028

第28章 科学决策精准无误(5)

4.让反面意见充分阐述。这里,“反面意见”,不等于错误意见,它是下结论、作决策之前的争论过程中的主流意见的对立面。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认真听取反面意见有以下作用:(1)反面意见,实际上是提出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2)反面意见可使各种方案的利弊显现出来,以便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决策方案。(3)与反面意见的争论,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相互启迪,开阔视野,深化思路。(4)在争论过程中,可以统一决策的认识过程,一旦拍板定案,就能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地实施。(5)正面、反面意见相互交锋,可以避免领导者因一时头脑过热而导致决策失误。

四、慎重否定不合理意见

对于显然不正确而不能接受的意见,要慎重对待。在争论过程中,对正确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赞赏,相对来说,就意味着对不正确意见的一种否定。

对不正确的意见还要具体分析,如有合理的部分,应给以肯定,在肯定中否定,或对主要部分否定,对次要部分加以肯定,以便给人留有余地。有的错误意见,提出者动机不纯,这时也不一定一本正经地反驳,随便幽默几句,效果可能更好。

一次,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在美国,人们都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着头走路呢?”周恩来微笑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的,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要低着头走了。”寥寥数语,使对方哑口无言。

激烈的争论,目的是得出正确的结论,重要的是,不同意见的正确与否,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的唯一标准的,而不是以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党委书记更要牢牢记住这一真理。

第七节决策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领导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始至终排除各种干扰。

一、保持稳定的情绪

一般来说,情绪兴奋时拍板易脱离实际;情绪低落时拍板易降低标准;一帆风顺时拍板易过分激进;遭受挫折时拍板易保守,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情绪上下波动时拍板易朝令夕改;浮躁或忙乱时拍板易失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不断强化自己的情绪控制力,在决断重大问题之前,一定要看一看自己的情绪是否稳定,宜选择最佳心境时拍板。

拍板时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盛立忠同志提出以下四策:

1.排异——去掉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拍板的基本依据是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政策指示,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不能存私心谋私利,不能为杂念所动。

2.减压——既不能唯唯诺诺、俯首帖耳,又不能胆小怕事、盲目从众。要理智分析、对待各种压力。根绝官、禄、利等诱惑,以减心理之压。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最高原则是面对现实,让实践检验。

3.量力——承受能力是拍板的物质基础,应把决策的目标限制在眼前能承受得住和“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之内。不搞超高目标的决策,不能“小马拉大车”。

4.定神——事情越急,越要冷静;事情越多,越要临乱不慌;事情越突然,越要处变不惊。

二、决策要“向前看”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决策才能,举世公认。在做出各种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他都反复告诫大家要“向前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我党作出重大决策的指导思想之一。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在教育领域“向前看”的一种决策。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未来是可以认识、可以预料的。站在未来的角度,回望现在的情况,这样对现实就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而不被现实一些复杂情况所困扰,对一些疑难问题就能下决心处理。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看得远,才能为处理现实问题明确正确的方向,决策才能科学、合理。

三、培养良好的性格

范正斌同志在《领导者的性格与决策选择》一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选编如下:

1.具有军事家的智勇。进行竞争型决策,应具有军事指挥官的智勇,如同孙膑为田忌赛马决策一样,以其大智大勇,巧妙安排,扬长避短而出奇制胜。

2.具有探险家的胆识。进行风险型决策,要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开创新局面,有所作为,要开辟前人未走过的路,发展新事业,就应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敢干,不一定事事都能做对,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确定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他还指出,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就要纠正。

3.具有鉴赏家的眼力。在决策过程中,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出相对较好的方案,就要细心地一一评价、比较,然后进行选择。粗心大意,不动脑子,不可能作出精明的决策。

4.具有预言家的想象力。非确定型决策是全然没有把握,难度最大的一类决策。这种决策的客体,未知的不可控因素多,不确定的自然状态复杂,决策者既要充满自信,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并要脚踏实地,“摸着石头过河”。

5.具有评论家的敏感。特别是在制定追踪决策时,要对原有决策实施的踪迹和线索进行检查,敏锐地发现问题,从不同的思想交锋和不同的观点碰撞中,产生火花,掀起波澜,以便对原有决策进行调整,甚至做出新的决策。

6.具有丰富的阅历。经验丰富,说明以往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总结出领导活动的规律,一旦遇到有关的问题,根据某种或某些现象,就能作出科学的判断。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对一个学生一笑一颦的动作,就能品出其思想品德修养水平;一个修车工,只要听听汽车开动时不正常的声响,就能知道汽车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及问题的严重程度。虽然在进行决策时不能忽视经验,但是“经验”不能绝对化,不然,只凭一时一地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成了“守株待兔”的经验主义者。

7.具有科学家的严谨。领导者在决策时应严肃认真,求实求真,一丝不苟,精到细密,不放松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不能有一点粗心、轻率。这就需要科学家的严密、细致的作风。

第八节决策之时十五忌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如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发挥创造性思维,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决策就可能顺利、可行;而焦急不安、患得患失、忧郁苦闷、急躁恼怒等消极心态,也可能酿成大错。笔者从若干决策失误案例中,总结了15条教训:

一、忌私心杂念

在开展领导活动,特别是在决策时,要出于公心,若夹杂私心,决策就必然会出问题。“公生明,偏生暗”。有的领导者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在研究问题的会议室,挂有“思无邪”的匾额。古人有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意思是说,关心老百姓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拥护他,并与之同乐同忧。唐代文人陈子昂诗曰:“圣人不利己,所忧在元元。”(元元,指百姓)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谋私利,关心的是百姓的疾苦。党委书记应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忌粗心大意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过细地做工作。要过细,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搞错。”三国时,关羽镇守荆州,因骄傲轻敌,导致荆州失守,自己也被擒身亡。这便是“大意失荆州”的典故。一个人本领再大,如果疏忽大意,也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忌徘徊不定

决断时总是顾虑重重或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外国有个“布利丹效应”的故事,是说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堆草料的中间,可是它却始终左右徘徊,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堆才好,结果被活活饿死了。后来,人们把决策中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四、忌急于求成

事物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只有依照规律行事才能达到目的;违背规律,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论语·子路》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不要图快,不要只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就是根据孔子的这句话形成的。急于事功、急功近利、饥不择食、揠苗助长等都是不可取的。

五、忌经验主义

说有经验或经验丰富,是优点,如果变成了“经验主义”,就“过了头”,就错了。列宁曾说:“真理若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多走一步,也会变成谬误。”不适当地夸大个人经验的作用,只要感性经验,不要理性认识,或局限于局部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狭隘、偏执,以经验主义进行决策,以经验主义指导工作,必然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一则故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树),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放下)其耒(古代农具)而守株,冀(希望)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自己)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仅不能死守狭隘经验,也不能太图省事。

六、忌一偏之见

分析、处理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仅仅偏于一方面,就容易失误。《淮南子》中有个《鹊巢扶枝》的故事。

喜鹊预先知道今年多风,所以离开了高枝,在低矮的旁枝上筑窝。这样,它的窝就不怕风吹了。但是,大人路过时,摸窝里的小喜鹊;小孩路过时,掏窝里的鸟蛋。喜鹊只知道防备将来的灾难,而忘记躲避眼前的祸患。

这个故事说明看问题要全面,特别是要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心理学中的“先入为主”、“晕轮效应”、“定型效应”等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我们都是要尽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