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孕儿育儿书
48489600000008

第8章 孕产妇保健(8)

注意临产预兆

一是在接近预产期时应注意临产的预兆和信号:

宫缩

下腹部有坠胀感,排尿次数逐渐增加,腹部收缩发紧的感觉从半小时1次逐渐变为10分钟1次,这是子宫收缩的感觉,应去医院待产。

见红

阴道出血并与宫颈分泌物混合流出,是临产的标志,应立即去医院待产。

规律性子宫收缩

这是分娩的信号。宫缩呈一定的规律,由弱到强,时间间隔从10~15分钟1次,逐渐变成每2~3分钟或1~2分钟1次。此时要减少活动,严防早破水。一般破水24小时之内,即应自然分娩。

二是在分娩时要主动和接生人员配合。胎儿的娩出主要靠子宫收缩力、腹壁肌肉及骨盆肌肉的收缩力,即“腹压”是重要辅助力量。

当规律性宫缩开始,子宫颈开全后,孕妇如能用腹部屏气配合宫缩可加强“腹压”力量,加速分娩。屏气的方法是:当孕妇有解大便的感觉时,即胎头到达会阴部压迫直肠要出阴门时的感觉,此时腹部也发紧,孕妇即先深吸一口气憋住,两脚抵床,两手分别拉紧床边的把手或床带,像平时解大便一样向下屏气,同时腹肌与盆底肌收缩向肛门会阴部使劲用力。该力和子宫收缩力结合,就易使胎头娩出。

需要注意的是宫缩过后,孕妇即应全身放松,及时安静休息,准备下次宫缩时再屏气。医护人员指导,自然宫缩,孕妇“屏气”三者密切配合是胎儿顺利娩出的保障。

临产“5忌”

忌怕

有些孕妇对分娩的生理常识缺乏了解,对分娩有恐惧感,临产期越近,心中越是焦虑害怕。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分娩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即使在必要时施行助产或剖腹手术,成功率也接近100%,危险性极小。

忌忧

有些孕妇由于生活或工作上遇到挫折,或发生意外的不幸事件,临产前精神不振,忧虑、苦闷。特别是有些公婆或丈夫盼男孩心切,给临产孕妇施加无形的压力,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也是造成分娩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忌急

有些孕妇在分娩时间上也是个“急性子”,未到预产期就焦急地盼望早日分娩,担心孩子会出问题。她们不知道预产期有一个活动期限,提前17天或错后10天之内,都属正常的。

忌粗

有些孕妇粗心大意,到了妊娠末期仍不以为然。有的孕妇临近预产期,还外出长途旅行,由于车船的颠簸,常在途中意外分娩,而危及胎儿的生命。

忌累

临产前,活动量要适当减少,工作强度也应减弱。临产前如果精神或身体呈疲惫状态,将影响顺利分娩。分娩前应养精蓄锐,这样才能全力以赴投入分娩“战斗”。

孕妇避免了这“5忌”,可保母子平安健康。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配合方法

以自然分娩的情况来说,虽然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初产约需14~16小时,经产约需7~8小时。

子宫口开始扩张时,就是分娩的开始。但由于无法确实掌握子宫口开始扩张的时刻,所以一般都是孕妇感觉子宫开始有规则的收缩时,作为分娩的开始。分娩的结束是指胎盘排出时。在正常分娩情况下,胎盘会在婴儿出生后的20~30分钟内排出。

为了方便叙述,特将整个过程分为下列三个时期:

第一期:(宫颈扩张期)从子宫口开始扩张到子宫口全开(子宫口开到可让胎儿头部通过的大小,直径约10厘米)的时期。初产约需1l~12小时,经产约需6~8小时。

第二期:胎儿娩出期。初产约需1~2小时,经产约需几分钟到1小时。

第三期:从胎儿出生到胎盘排出的时期。初产与经产都需5~15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30分钟。

第一期的情形

(1)母体的变化

子宫收缩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而收缩时间却增长。原本是每隔15分收缩15秒,慢慢变成每隔10分收缩20秒,每隔8分收缩30秒,每隔6分收缩40秒,每隔5分收缩50秒。2~3分钟收缩持续60~70秒。

在分娩的过程中,第一期所花的时间最长,但这是自然生产必须花费的时间,所以不必惊慌,应以无比的耐心度过这段时间。

子宫口完全张开时,孕妇可以感觉到胎儿头部的下降。此时,带血、浓稠的分泌物会不断地流出来。

当子宫收缩增强时,颈管部就会逐渐向上缩短,不久,这个被称为“颈管部”的部分就会消失。到最后,子宫口也会扩张到直径10厘米的大小。

子宫口的开法,初产与经产有些许不同。初产时,首先颈管部会向下滑,然后子宫口才张开,分成两个阶段。经产时,则是两种变化同时进行。这也就是初产与经产在第一期所花时间差距颇大的原因所在。

胎膜除了子宫口的部分外,其余都附着在子宫壁上,所以当子宫口开始扩张时,胎膜的下端(子宫口周围的部分)会从子宫壁一点一点的剥落(这时的出血就是生产的征兆)。如此一来,这个部分就会像气球般的容易膨胀,于是因子宫收缩而寻求出路的羊水,就会积存在这个部分,形成胎胞。不久,胎胞因逐渐变大,无法随子宫收缩及阴道的压力而破裂,羊水流出,这就是所谓的“破水”。但如果胎膜厚且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破裂;相反的,如果胎膜薄弱,就可能提前破水。

(2)胎儿的姿势

初产与经产多少有些差异。若是初产的话,于妊娠末期胎儿的头部多半已进入骨盆的入口。经产妇常于临产后胎头才入骨盆。

由于骨盆的人口横径比前后径大,所以胎儿会配合这种情形,朝向左或右的正侧面前进。而胎儿的头部以上下为最长,所以胎儿在这种状态下,会把下颏贴近胸口,尽量缩小头部的范围,以便快速通过骨盆。但是骨盆的中央部分又是斜幅最宽的地方,胎儿头部最长的部分为配合骨盆的角度,会由正侧面转为斜向姿势。此时,脸部可以朝向前方,也可以朝向后方。但为了使重要的后头部避开骨盆背侧坚硬骨头的压迫,脸部自然会朝向后方。也就是说,胎儿的脸一面由正侧面逐渐朝向母体的斜后方,一面下降到骨盆的中间。

另一方面,若是经产的话,即使子宫口已全开,在破水之前胎儿的头部仍不固定,通常在骨盆腔的上方摇晃,在破水的同时,才一口气通过骨盆腔,当然,此时胎儿的头部仍会有规律的一面转动,一面下降。胎儿的头骨是由几片骨头组合成的,由于其接合处尚属石灰化阶段,仍未固定。所以开始分娩时,头骨会自然重叠,使头部成为细长的形状,好让头部能顺利地通过骨盆。

胎儿出生后,头骨就会恢复原状,重叠处也逐渐消失。但头顶前部分,四片头骨的交叉点会出现一块菱形的缺口,用手去摸,会感觉瘪了一块似的。这个部分称为“前囟门”,等它完全长满大约要一年半时间。头顶后方,由枕骨和顶骨交叉出现一三角形缺口,叫小囟门。

(3)第一期的注意事项

①不要太早上产床。当子宫开始收缩时,不要太早躺在床上。因为躺的太久,反而会愈躺愈累,情绪也容易紧张。除非真的很疲倦,否则应尽量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听音乐,以缓和紧张的情绪。

②不要瞎用力加股压。在第一期,即使子宫已规则地收缩,也不必急着用力。由于子宫口尚未开到足以让胎儿通过的宽度,所以,用力对分娩的进行毫无助益,反而促使子宫颈水肿。不仅如此,由于下腹部用力促使骨盆底的肌肉收缩,反而会阻碍重要的子宫口扩张及胎儿下降。

此外,太早消耗体力,等到真正需要用力的第二期却已精疲力竭、无力分娩,不得不采取人工助产手术。

③子宫收缩时做腹式深呼吸的吐气能压迫腰骨内侧,也会感觉舒服些。

④要勤手排尿。

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妨碍胎儿的下降。所以应注意排空膀胱。

⑤多摄取食物。应利用收缩的空档,吃少许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热量及水分。

⑥破水时切勿惊慌。有些产妇在进入产房前就已经破水,这是因为宫缩时,羊膜腔内压力加大,胎胞自然破裂。

⑦抓紧时间休息补充睡眠。初产妇第一产程约需11~12小时,子宫收缩一阵比一阵紧,加上紧张情绪,产妇容易疲劳,故应主动放松,趁宫缩间隙睡觉,养精蓄锐,以迎接第二产程的艰苦劳动和宝宝出生的喜悦。

第二期的情形

(1)母体的变化

子宫的收缩大约每2、3分钟收缩40~50秒,有时甚至持续1分钟或1分钟以上。

到了这个时期,由于子宫强烈的收缩加上下降到骨盆底胎头的刺激,使产妇会反射性自然用力,因而促使变大的胎胞破裂,羊水流出,这就是胎儿即将诞生的征兆。

产妇用力后不久,就可从阴道口隐约的看到胎儿的头部。这个时期就称为“排临”。

此时,产妇会有排出某种硬物的感觉。实际上,通常在分娩前产妇已灌肠排便,所以此时只是有感觉,而非真的排便。但如果未灌肠,直肠内有大便,随着产妇用力大便也就随着排出,容易污染外阴。

此外,如果膀胱中有尿液积存,也可能会顺势排出,但如果膀胱充盈太大,而又不能自然排出,则应导尿,以免膀胱妨碍胎头下降。

子宫收缩时,从外面可以看见胎儿的头部,停止收缩时,就看不见这种状态称为“发露”,不久后会进展到另一阶段,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子宫不收缩时,胎头也不再回缩,叫着冠。即使子宫停止收缩,胎儿也不会再缩进去。

胎儿的头部出来后,其余的部位就顺利娩出,其顺序为肩膀、手、身体、腿、脚的顺序,一顺利地娩出来,同时流出温暖的羊水。婴儿平安的诞生了,但脐带仍与残留子宫内的胎盘相连。

第二期的子宫是什么状态呢?这时的子宫口已完全挤开,整个子宫的形状也不再呈葫芦状,而变成上下一般粗的袋状。虽然子宫口已全开,但由于产道的外侧被骨盆的骨头所包围,宽度只能让胎儿勉勉强强的通过。所以母亲必须做有效的用力,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另一方面,变大的胎胞在阴道内逐渐膨胀,不久因受到阴道壁压迫及胎胞本身的内压增加、母亲的用力等,而自然破裂。进入分娩第二期之后,成为产道的阴道及外阴已做好充分伸展的准备,借助产道适度的用力,胎儿的头部就会从子宫口下降到阴道内。然后借着母亲用力的协助,推开阴道壁,不久后逐渐接近外阴的出口。

平常狭窄的阴道口,在分娩时由于具备充分的伸展性而能扩大,但它并非一下子扩大的,而是靠胎儿头部的挤压逐渐扩大的。因此,使得肛门与阴道口之间(会阴部)被拉成极薄的状态。

当胎儿的头部一口气滑出时,这个部分会有裂开(会阴裂伤)的危险。所以医生或助产士禁止产妇用力时,产妇就必须做短促呼吸。

(2)胎儿的姿势

若是初产的话,在第二期刚开始时,胎儿的头部大约位于骨盆的中央,脸部朝向母亲的斜后方。之后逐渐朝正后方,并下移至骨盆的出口。这也是骨盆出口纵向变长的原因。

由于产妇生产时是采用仰卧的姿势,所以胎儿是以脸部朝下的状态出来。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在最大的头部出来之前胎儿是以下颏贴近胸部的姿势向前进;等到最大的头部出来,胎儿就一口气似的滑出来。

此时,助产士一面用左手防止胎儿头部急速的滑出,一面用右手预防会阴的裂开,并将胎儿朝下的脸部抬高,慢慢转向正面,使头部完全出来,以极力保护会阴部。

当胎儿的头部出来时,肩膀还在骨盆的出口处。肩膀出来的方式与头部不同,为使宽大的肩膀配合纵向较长的骨盆出口,必须顺着胎儿移动的方向,将胎儿转向侧面。

因此,助产士会将脸部朝下的胎儿的身体转向侧面,然后先让上肩出来,再让下肩出来,最后再把整个身体拉出来。

刚出生的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有时由于羊水或其他分泌物都堵塞口鼻,所以不会马上哇哇的哭,此时,只要将婴儿口、鼻中的羊水或其他分泌物用导管吸出,婴儿就会发出充满活力的哭声。

把婴儿的身体擦干净,再切断脐带,婴儿就成“独立的个体”了。

(3)第二期注意事项

①配合收缩用力。收缩一次约用力三次向下摒气,产妇要遵照医生或助产士的指示,务必配合宫缩,才能使用力达到最佳的效果。

子宫未收缩时用力,不但无用,还会使自己精疲力竭。在子宫收缩的期间必须连续用力摒气,约三次。用力时,不必在意姿势的好看与否,只要采取最容易用力的姿势即可。看得到胎儿的头部后,消毒外阴,助产士准备接生,产妇用力时臀部紧贴产床,两手抓住床旁向下摒气。

②两次用力摒气之间做腹式深呼吸。当子宫收缩暂停时,可趁机做二、三次的腹式深呼吸,为下次收缩时的用力做准备。

③胎儿头部最大的部分娩出后,不可再用力,只要反复做短促呼吸即可,或张口哈气。如再用力可能使胎儿的头部娩出过快,对会阴部造成重大裂伤。有时甚至会伤及肛门。

④解渴仅止于润喉的程度。产妇开始用力后,特别容易口渴,此时,可用吸饮的方式喝些不甜的红茶、果汁、茶等,但仅止于润喉的程度。

第三期的情形

婴儿出生后,子宫快速缩小,羊水也会全部流出来,至于不具伸缩性的胎盘,会自然的从子宫壁剥离。

这时子宫再一次收缩,已从子宫壁剥落的胎盘,由于重量的关系,会向子宫口下移。常伴有一阵阴道出血,脐带下移。此时,子宫会再度轻微的收缩。产妇再次用力,胎盘就会顺利地滑出来。此时,卵膜也同时从子宫壁剥离。因此胎盘出来时,通常呈现其在子宫内时的反面状态(以胎儿面为表面)。当然有时也会以剥离时的状态,从母体娩出。胎盘娩出后,子宫变得更小,并下降到肚脐下约两指横并的位置。并会强烈的收缩,变得像石头般坚硬,胎盘、卵膜剥离面的出血现象也会停止。

第三期的注意事项

①两脚要尽量张开。胎盘娩出后,在外阴部消毒干净之前,两脚要尽量张开,以方便医生和助产士工作。

②在胎盘娩出之前,如果用手碰触,乱揉子宫,会造成反射性的子宫口收缩,而妨碍了胎盘的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