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48503100000006

第6章 历史修久——无尾目(3)

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有天生的斗蛇本领,是银环蛇的克星。当一条银环蛇鬼鬼祟祟地游近它时,石蛙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扑过去,用粗壮的前脚箍住银环蛇的脖子,并鼓起前胸的两个肉突,把蛇头下面的一段身子卡住,直到把银环蛇箍得气绝身亡。石蛙还能协同作战呢,如果一只石蛙已经卡住了银环蛇,附近的石蛙见了,都会过来帮忙把银环蛇杀死。

华丽精灵——美澳树蛙

中文学名:美澳树蛙

英文名:Tree Frog

分布区域: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美澳树蛙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新几内亚的种类最为多样,大多数种类的趾端长有大而有黏着力的肉垫,这些肉垫用来攀爬和抓住植物。它们晚上在植物间很活跃。大多数澳洲和新几内亚澳雨蛙属亚科的种类会把卵储存在水中,但是有一些种类会将它们的卵储存在水面上的植物上。所有的种类都有自由游动的蝌蚪,这种情况对于分布广泛的美洲雨蛙亚科也是如此。

但是,有一些种类会将它们的卵存放在凤梨科植物上或树洞中,在这些种类的一些种群如中美洲的棘无囊蛙和亚马孙河流域的骨首蛙中,蝌蚪以雌蛙产下的额外的卵为食。

大多数叶泡蛙亚科成员的体型都较大,体色鲜艳,它们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低地雨林和山区云林中。卵被产在水面之上的树叶上,新孵化的幼体会掉进水中,并以蝌蚪的形式在水中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在产卵过程中,一些叶泡蛙种类会将卵包裹在树叶中,并将充满水的囊放在上面,在卵的发育过程中,囊中的水将被传送到胚胎中。

最特别的繁殖模式发生在扩角蛙亚科中的孵卵蛙中:受精卵被置于雄蛙的背上或背上的袋子中,包在大且呈薄片状的腮里。所有这些种类的卵都被放置在亲代背上,卵直接发育成幼蛙。南美袋蛙(囊蛙属)中大多数种类的情况也是如此。但是栖息在安第斯山脉上的一些袋蛙,卵则是被孵化成蝌蚪。这些种类的雌蛙将蝌蚪带到水中,蝌蚪在水中进食并在数月后完成生长发育过程。碟背蛙的卵会被孵化出已到发育晚期的蝌蚪,它们被放置在凤梨科植物上或树洞中,这些不进食的蝌蚪在数天中完成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

蛙中魔鬼——角蛙

中文学名:角蛙

英文名:Ceratophrys

分布区域:阿根廷、乌拉圭大草原地带及巴西

角蛙是一种大型蛙类,体形最大的可达15厘米左右,它原栖息在南美洲,共有7种。由于它喜欢暗杀猎物,吃掉同类,因此被称为“蛙中魔鬼”。

角蛙栖息环境和分布地点不同,导致它身体上的斑纹和色彩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显著的特征。在它头部两侧眼睛上方,有柔软肉质状的角状突起。角蛙的这种突起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在充满落叶的环境中,模拟成落叶的形状保护自己不受敌害的侵犯。这两个突起部分就像两只角,这也就是它被称为角蛙的原因。角蛙在捕获猎物时,习惯守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待,因此,人们几乎很少会看见它四处移动或改变姿势。如果看见身形较小的动物经过身边,贪吃的角蛙就会一口吞下它,即使是同类也不例外。但是角蛙对于不会动的食物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它会视而不见,。

角蛙身体矮胖,好像一只粽子。它的嘴巴很大,全身皮肤布满细上的疣粒,眼睛上方有凸起的三角形肉质小角,身体底色以黄色、黄褐色、鲜绿色居多,上面则散布着不规则之黑褐色、啡红色、淡棕色的斑纹。全身布满大大小小凸出的疣粒。雄性角蛙体长100毫米,雌性角蛙体长可达125毫米。

通常,角蛙背部会呈现出绿色及暗红色的花纹。雌性角蛙的体型比雄性的大,大的雌蛙体重可达480克,体长约14厘米。它们捕食的方式可简单了,经常把身体半埋于土中等待猎物自动送上门。

角蛙相当残暴,它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一些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猎物,如蟋蟀、蜥蜴等,常常遭到充满野性的角蛙的暗杀。更可怕的是它还是蛙中的魔鬼,除了昆虫、小鸟等,角蛙还以同类为食,许多性情较温和的蛙通常会成为它们的口中之物。角蛙在幼蛙时期就很残暴,同类蛙类的幼蛙常遭到它们的捕食。

角蛙天生一张大嘴巴,庭老鼠也能整只吞下。对它们来说,三两口将猎物吞进肚中是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大嘴巴构造可以说就是为了大量进食而演化的,正是所谓的嘴大吃四方。当遇到敌人的时候,这张大嘴巴还能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角蛙视力很好。它的眼球角膜呈凸形,水晶体呈扁圆,并且远离角膜,因此,角蛙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还能发现数米以外飞行的活饵。但是,由于角蛙的蛙眼位于头的上方两侧,两眼眼球间距较大,对近距离内的食饵,不能形成双眼视觉,视野重叠范围很小,所以,角蛙对近距离的食饵,反应较为迟钝。

角蛙栖息于南美温暖而较干燥的大草原地带,对湿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们的适温环境为26~29℃。利用雨量较为集中的夏季来繁殖,会选择在池底产下200~1000颗宛如一个网球大小的卵块。

角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所谓两栖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陆地,角蛙的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这种生活方式是角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角蛙类是由水中生活向陆地生活的进化中形成的过渡型类群。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然而,成体适应陆地生活,由鳃呼吸发展到以肺和皮肤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谓水陆两栖中的水是指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干燥、无水、阳光直射的环境是不可能有角蛙类生存的。大部分角蛙类的活动时间在晚上,白天则隐藏在隐蔽处,以防烈日和敌害。

角蛙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通常表现出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被敌害所发现,从而保护自己。在植物丛中的角蛙以绿色为主,并有斑纹。如林角蛙为绿色,棘胸角蛙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环境中体色会变浅。

音乐天才——弹琴蛙

中文学名:弹琴蛙

英文名:Rana daunchina

别称:仙姑弹琴蛙

分布区域:中国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

在所有的蛙类中,弹琴蛙可以算得上较为特殊的一种蛙。它的名字富有诗意,充满音乐的气息,追溯它名字的由来,可以从我国唐代的一个故事说起。

唐代时峨眉山的和尚广浚,非常喜欢弹琴。他的琴弹得非常好,在弹奏时,就连周围树林里的山雀、池塘里的青蛙,都停止了鸣叫,静听这悠扬的琴声。

有一天,广浚和尚正在弹琴,忽然看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穿绿色衣裙的姑娘,在认真聆听他的琴声。于是,广浚和尚就问:“你是哪家的姑娘,在此听琴?”那姑娘回答说:“我家就在寺旁,我自幼喜欢弹琴。今天,是师父的琴声把我吸引过来的。”广浚和尚听她说会弹琴,就说:“姑娘既然喜欢弹琴,那就弹一曲吧!”于是,绿衣姑娘手拨琴弦弹了起来。从此以后,绿衣姑娘经常来听广浚和尚弹琴。

广浚和尚去世后,绿衣姑娘也不再来寺院了。但是每当黄昏到来的时候,庙里的和尚仍然会听到有琴声传来,他们都觉得很奇怪。有一次,当悠扬的琴声又起的时候,和尚们就悄悄地跑到听琴台去看个究竟。然而除了看见一群青蛙在鸣叫外,没有看见什么人。这时,大家才意识到,绿衣姑娘就是青蛙变的。它从广浚和尚那里学会了弹琴,后来人们就给这种青蛙取名为“弹琴蛙”。

每当盛夏,它在草滩水草间,用泥巴建成一个小罐子,上边开一个圆形小洞,钻在里边鸣叫,发出如鼓如瑟、音调十分悦耳的鸣声,这便是弹琴蛙自己制作的“共鸣箱”。

当它离开共鸣箱后,鸣声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一只蛙声音很大地鸣叫一声,周围几十只蛙便一齐跟着叫起来,过一会儿,又有一只大叫一声,群蛙共鸣立即戛然而止,如此重复不断,就好像乐队按指挥的手势在演奏有节奏的歌曲一样。

弹琴蛙个子不大,体长平均45毫米(雄蛙)及47毫米(雌蛙)。头部扁平,体较肥硕;吻棱明显;鼓膜大;犁骨齿两短斜行;舌后端缺刻深。指细长而略扁,指端略膨大成吸盘,有马蹄形横沟,关节下瘤大而明显;有指基下瘤;掌突3,后肢较肥硕,胫跗关节前达鼻孔或吻端;趾端吸盘的马蹄形横沟较明显;趾细长;趾间半蹼,第一及第五指游离侧缘膜显著;外侧蹠间具蹼;关节下瘤较小;内蹠突大而窄长,外踱突小而圆。

皮肤较光滑,背侧褶显著,自眼后直达胯部,后段不连续,间距宽;背部后端有少许扁平疣;背后部、体侧及四肢背面有小白疣,在股胫部排列成纵行;内跗褶显著。腹面光滑,肛周围有扁平疣。

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蓝绿色,一般有黑色斑点,背侧褶色浅,两眼间至肛上方多有浅色脊线,头侧沿背侧褶下方为深棕色;体侧浅灰散有棕色斑;沿上唇一般有一条浅色纹;体后疣粒部位常有黑色小圆斑。

弹琴蛙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区梯田、沼泽水草地、静水水塘及其附近地方。白天隐匿于石缝里,夜间出外摄食,有的守在洞口不停地鸣叫,有的在岸边草丛或水生植物上,鸣声低沉,“咕、咕、咕”,有时汇成一片;一个石缝里常只有一只蛙叫,鸣叫时,整个咽喉部鼓胀。

4~5月可采到浮于水面而成片的弹琴蛙的卵;它们也会作成浅泥窝,产下的卵在窝内铺成单层。由于弹琴蛙多生活于农作区及其附近,对消灭农田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诡异多变——昭觉林蛙

中文学名:昭觉林蛙

英文名:Chaochiao Forest Frog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贵州、云南、陕西

昭觉林蛙分布在我国的山西、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栖息于海拔1150~3340米的山岭地带近水域等地。体型中等大小,雄蛙的体长为56毫米左右,稍微小于雌蛙的体长,雌蛙为59毫米左右。蝌蚪体全长在52毫米左右,头体长为18毫米左右,尾长约34毫米,后肢芽18毫米。每年的3~8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卵径1.7~1.9毫米。

昭觉林蛙为无尾目蛙科的两栖动物。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尖圆,吻棱明显;皮肤平滑,极少数背部和体侧有或长或圆的疣粒。生活时颜色有变异,背面一般黄棕色或为棕色或为深棕色,散有桔红小点;两侧褶间有隐约可见的不规则斑纹;两眼间有横纹;体侧蓝灰色,疣粒上显黑色不规则的小斑点;四肢背面有黑色或黑绿色横斑;股横纹之粗细多不一致,多者达7条。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昭觉。

在生活中,它们身体的颜色会有变异、背面一般是黄棕色或是棕色或为深棕色,偶尔布满一些橘红小点;两侧褶间有不规则斑纹;两眼问有横纹;体侧为蓝灰色,疣粒上布满黑色不规则的小斑点;腹面为乳白色或乳黄色,靠近胯部的地方为橘红或橘黄色。

昭觉林蛙的头长要大于头宽;颊区下凹,颊面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大,差不多为眼径的2/3;犁骨齿团呈椭圆形,位于鼻孔内后方;舌是梨形,后端缺刻深,皮肤平滑。

林蛙常栖息在山涧沟谷,农田,积水塘周边,昆明周边的未被大幅度破坏的林区中也有分布。林蛙类不象泽蛙,它们受水域限制很小,只要空气湿度够,在无水的林区也有分布,在夏季(昆明的雨季),常聚集于降雨形成的临时积水潭周边活动,受惊则跃入水中,交配活动白天夜晚均有。产出卵为卵团,而非蟾蜍类的卵带。受精后中心变黑,之后发育为蝌蚪。蝌蚪为棕褐色,有杂色斑点,在落叶为背景时是极佳的保护色。少游动,多伏于水底,杂食性。

成蛙则以各类节肢和软体动物为食。值得一提的是它们会依据身体状态和环境光线强弱改变体色,故体色差异较大。

如果要饲养林蛙的化,需要比角蛙,蟾蜍更大的空间,因为它们胆小的习性,一受惊就会疯狂跳跃,环境小很容易造成撞伤和拒食。林蛙在夜间活动活跃,捕食也大多在夜间。多以蛞蝓,蟑螂和蜘蛛为食,白天多躲藏于植物中,夜间则常在水池中。

昭觉林蛙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昭觉。

胆小如鼠——无指盘臭蛙

中文学名:无指盘臭蛙

英文名:No Digital-disced Odorous Frog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贵州、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