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旧时民间疾苦,天灾匪祸连年,有因家境贫寒、子女繁多无法养育者,为女包办订婚,并提前数年遣送到婆家(多为小康人家)当小媳妇。饱受歧视凌辱。童养媳多与其婿年龄差距较大,一般在十四岁左右即被迫“戴头”。成婚时不举行任何仪式,仅由一老妈子挽发髻。常因早婚与积劳成疾而夭亡。
等郎媳贫家将数岁女孩卖给小康以上之家打杂,如该家主妇生一男孩,即为其夫,如主妇不生男孩,则须一直等待,名曰:“等郎媳。”
换头亲两家均贫,无力为子女成婚,或一方智力不佳,生理不健,难于娶媳,商定双方姊妹兄弟互换成婚。嫁妆极微,酒席甚简。此类婚姻多因父母包办,年龄悬殊而致婚后不睦。
姑表亲两姑舅子女相互成婚,所谓“亲加亲”。此类婚配,全由父母为巩固其亲戚关系而包办决定,故多无夫妻恩爱,因近亲血统关系,其所生子女也常低能弱智或不健全。招赘女家无子养老、无人嗣继香火,男家弟兄多,但家贫无力娶媳,女方招男上门成婚,婚事多由女方操办。婚后所生长子,须从女家姓氏,并为之顶门立户。
以夫养夫夫妻婚配,已生子女,其夫低能孱懦,无法养家活口,而传统的纲常伦理又不许离弃。于是请本族中长老出面,向夫妻双方说明关节,为其妻再招一新夫,由新夫养家,旧夫坐食,是为“以夫养夫”。
叔嫂亲弟娶亡兄之妻或兄娶亡弟之妻。此前所生子女,皆以父称呼。此类婚姻,多由族亲撮合,以防家庭破裂,子女无人照应。
纳妾和姊妹妻旧时,绅士、富商或地方豪强等辈,除原配夫人外,常纳妾为“偏房”,有的甚至讨几房“姨太太”。其中以原配夫人之胞妹为“偏房”者,称为“姊妹妻”。偏房和正房常因丈夫亲此疏彼而矛盾重重造成惨剧。也有因原配夫人不生育而续娶一妻为“填房”者。凡此种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姻法》已明令禁止。
指腹为婚双方妻子均已怀孕,则饮酒订盟:如所生者为一男一女,即订婚事,此俗今已破除。
发展变化的汉族服饰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喜穿褂衫。纽扣分男左女右,多为布襻襻扣,也有自己用木头削制的,大小如樱桃状。新衣服新袜子穿破后,大都要缝上补丁;衣服穿旧变色后,一般根据需要送洗染店重新染色后再穿,农村则用煮青、煮蓝或草木灰染成所需颜色。
1949年后传统服装逐渐减少,手工制作变为机制。20世纪50年代为月白布、白漂布,20世纪60年代平纹布、斜纹布时兴,多数人开始系皮革裤带。工人、学生、城乡青年普遍穿中山装、列宁服、学生服。城乡青年时兴灯笼裤,城镇女子喜穿长短裙。“文化大革命”时期服装多为蓝、黑、灰色,时兴绿色军装。20世纪80年代以来,春夏秋季先后时兴喇叭裤、牛仔裤、筒裤、裙服、健美裤、运动裤、老板裤、西装、夹克衫、风衣、T 恤衫、套装套裙等,衣料少数为涤棉布,多数为国产或进口化纤、毛呢等中高档料子。年轻女子夏天喜欢穿轻质薄衣。男女冬季很少穿棉衣,多为衬衣、毛衣、线外套和毛呢大衣或滑雪衫、羽绒服、长短皮大衣等,所谓“有钱穿皮子,没钱穿呢子”。
近代,宁夏汉族受满族服饰影响,有条件的人家男子春夏秋季大多戴瓜皮帽、礼帽、大檐帽,冬季戴狐皮帽、狍皮帽或羊皮帽,佩带狐皮耳套。一般人家冬季戴自制护耳毛毡帽、棉帽,俗称“三面瓦”,有的戴绒帽。农村男子多用白羊肚手巾缠头,腰系布带,儿童多戴有老虎头形状的老虎帽,或狗头形状的狗头帽。夏天戴麦草或芨芨草编织的草帽,条件差的乡下人戴用柳条编织的柳条帽。妇女大多戴黑色丝织“首帕”,固原、泾源、隆德、西吉、同心一带的老人夏季戴草帽者居多。大人小孩戴手表已非常普遍,为国产或进口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男性剃光头,50岁以后,择吉日留须,但凡有孙子的人,无论年龄,都要留胡须。官吏、知识界有留分头的。未婚女子留独辫或双辫,已婚女子将头发拢在脑后绾成髻,戴丝线络子或用簪子别住,有条件的妇女头上冠绒花,扎红绸带,坠耳环,戴戒指、手镯,搽粉抹胭脂,一般人家的姑娘头上扎红绿毛线头绳、红绸巾、别发卡等。有的姑娘还喜欢在手背上用墨点成梅花点,用针慢慢刺破,使墨水渗入皮肤成为“五子登科”,意为将来生儿能有作为。妇女40岁出门时头上搭黑手帕。20世纪60年代后,男性普遍留平头、背头、分头;女性留齐耳剪发。80年代后,男女发型开始多样化,女子梳单双辫,运动式,扎马尾松,留披肩长发,绾各式发髻,烫各式发型,上发油打摩丝,扎各色绸带,别发卡,插头花,等等。20世纪90年代后,有些男青年时兴留长发。
20世纪50年代以前,宁夏汉族穿衣服,纽扣钉单不钉双,一般为五个或七个,认为“四六”不成才。忌穿圆领衣服,认为圆领衣服是和尚穿的,穿圆领衣服婚娶困难,且无后(无子女)。男子正月不能剃头,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女子下午不梳头,说是下午梳头遇后娘。男子忌从晾晒有妇女裤子的架绳下面走过。
隆重讲究的汉族寿诞习俗
“请吃酒,挜拜生”,说明做寿是儿孙主动张罗,不必送请帖。亲戚一般送“四色”寿礼。女婿、外甥要送“八色”或“十二色”。所谓色,就是指一种果品或一种菜肴。寿礼中必须有寿烛、寿桃和长寿面。寿烛,为红色,长一尺左右,重约一斤,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字或松鹤图,上寿时点燃。寿桃,又称“寿包”,是寿诞的主要礼品,要有104只,意谓“出头出脑”。长寿面,寿宴上食用的面条,寿日吃面,取“绵长”之意,以祝寿星延年益寿。
寿诞前一天,庆寿之家先要设寿堂,高挂“寿”字、寿轴、寿星和寿联等。寿星是分管长寿的神,被画成老人模样。
寿日凌晨需祭神。下午寿公寿婆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拜寿毕,开筵席,寿公寿婆坐正席首位,众晚辈分别敬酒。筵毕,向四邻分赠寿包、金团。
近年来,为老人祝寿的方式,增添了现代色彩,如子女陪老人旅游;当地党政领导亲往祝寿、送寿幛、赠礼品、致祝词;老年协会在老人节期间,为当地逢十的老人照相留影、馈送礼物,为百岁老人祝寿;群众业余文艺组织为老人做专场演出。家庭则开筵席,宴请宾客,晚辈为长辈赠送礼物如旧。非逢十生日,一般送蛋糕,不受年龄限制,有的举办生日派对(聚会),相互祝贺。小孩子们的生日,祖父母、外祖父母给孩子送生日蛋糕等。
庄严肃穆的汉族祭祀习俗
祭神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各地举行“城隍爷”出府游行的祭祀活动。其意是城隍出府视察人间善恶,活动由当地会首每年轮流主办,请道士吹打念经,用八抬大轿将庙内的木头城隍(偶像)抬出,前呼后拥,鸣锣开道。
新中国成立前宁南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举行祭“风神”活动。其仪式放在夜晚举行。活动通常由县政府主办,地点在西门外草滩。白天请道士念经,傍晚由县长亲自出场主祭,还要由警察带上一个监狱在押的犯人。设堂焚香、叩拜、读祭文后,把犯人带到挖好的坑前,由“刽子手”持刀装模作样表示砍去犯人头颅,实际以猪头或羊头代替人头,抛入坑内掩埋,然后带犯人回监狱。其用意是以“活人”祭了风神,祈求“立夏”后再不要刮大风,祝愿当年庄稼丰收。祭祖先。三月“清明”、七月十五为纪念祖先的日子。有些名门望族,在纪念先祖之日,在坟茔里要续族谱、家谱,有的要重立“族规”,如有的后人做了偷牛盗马的事,要在坟茔里进行惩处,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在坟茔罚跪几个时辰,起到警诸后世的作用。
一些出门在外或远离家乡数年、数十年的人,回归故里,无论何时都要到坟上烧纸祭祀,谓之“谈先祭祖”。有些在外赚钱的富户,为荣光耀祖,显扬父母,不惜花费几百、几千两银子,重修祖坟,重新安葬祖先,请满堂僧道超度亡灵,还要大宴宾客,其声势显赫,令乡邻羡叹。
祭孔子旧时习俗,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各地学校(主要是中学或乡中心小学),儒绅聚集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设祭堂,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宣王”牌位,儒绅按长辈、晚辈秩序排列,依次焚香叩拜。由唱礼人宣读仪程,如奏乐、鸣炮、献供撰、读祭文、焚香、化表等。社会地位较高者被推为主祭人,主持祭祀活动,其费用一般由民众分摊,也有由参加者负担的。
另外,农村各地还有祭龙王、祭土地神、祭灶神、祭财神等活动。还有各地寺、庙、祠、观的各种祭祀活动。其意都是为了祈祷平安,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或消灾灭病。另外还有木匠祭鲁班、铁匠祭老君、毡匠祭阴仙、买卖人祭财神的活动。还有油房、醋房、染房、皮匠、鞋匠、挂面匠等,都各祭有主,不一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