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族社交礼仪
见面礼两人相见,小辈要先向长辈问好。熟人、朋友相见要互相问好。清末,互相作揖;民国以来逐渐以点头、握手代替作揖。亲友相见也有互相拥抱的。向人打问事情,先说:“请问……”,互问对方名姓,问:“贵姓?”对方答:“免贵姓……”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亲友、同事也互道“早安”“晚安”,一般人见面互道:“您好。”探亲访友、看望病人、祝贺生日、祝寿,携带烟酒、茶、糖、玩具、衣物、学习用品、花束等,作为礼品,叫做“见面礼”。
见面礼20世纪50年代为土特产;20世纪70年代为点心、罐头、瓶装酒;20世纪90年代为手表、戒指等。礼钱20世纪50年代5角,20世纪70年代2元,20世纪80年代5元、10元、20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般30元、50元、100~500元不等。待客礼:客人到家里来,平辈和长辈要起立迎接,临走时要送客。送客的远近,视尊卑和亲密程度而不同。招待客人一般为烟和茶,亲戚和贵客到家则用水果、糕点,留客吃饭。1949年之前,穷人多,富人少,大多数人家用面食招待,对至爱亲朋则宰鸡、割肉、备酒相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亲友交往常常请到饭馆摆席设宴。邻里社交谚语曰:“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逢年过节,邻里互相祝贺,平时谁家做什么好饭菜,邻居间互相邀请。最有凝聚力的是婚丧大事,往往全村、全居民点一起出动。
生育礼仪20世纪60年代以前,“母以子贵”,对男孩子比较重视,生了男孩,认为可以传宗接代,老有所依。孩子出生之后,为了母婴的平安健康,门前拴个红布条,外人不能进去。夫妻必须分居,直到满月。由婆婆或娘母照料产妇。解放后才逐渐到医院生孩子。现在怀孩子产前检查、胎教在农村和城镇都很流行。
命名礼给孩子起名按辈分取字,上辈两字,晚辈则为一字。如,上辈“张××”,其子则为“张×”。同辈取名讲究意义上的相联系而组成一类,如,王忠、王孝、王仁、王义,又如,张小桃、张小杏、张小梅、张小荷等等。
坐满月孩子生下来一月时,要过满月。20世纪50年代以前,卫生事业不发达,婴儿的存活率不高,故满月时要庆贺一番。至爱亲朋送礼、送衣物。农村大多吃长面,祝愿孩子长命百岁。长辈给孩子拴长命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赠送礼品、衣物、玩具。生了男孩甚至大摆宴席祝贺。
抓周孩子长到一岁,至亲好友、邻里也都要参加孩子周岁的贺礼。20世纪80年代前,照例是吃长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送生日蛋糕。周岁时,给孩子摆各种物品,让其抓、拿,以测定将来孩子的志向。如:书籍、刀枪、脂粉等,叫“抓周”。
重男轻女之风在农村一直比较严重。以前盛行“母以子为贵”。妇女不生育或不生男孩,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要到“娘娘庙”去向送子观音菩萨求娃娃。无嗣者或有女无男者,将兄弟之间的孩子,或者姑舅中男孩多相过继,以便日后有人“顶门立户”。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的情况大有好转,但农村因为环境和观念的影响,仍想方设法追求生男孩。这既有千百年来生育观念的影响,也有为满足养老送终、生产劳动等实际需要的因素。
拜干亲为保佑孩子平安长大,以前有拜干亲之风。如,拜干妈时,要送礼、送衣物,让孩子从干妈裆下钻过,表示再生之意。还有的让孩子拜守庙的老人为干爹,以求长命百岁。
百礼孝为先
——汉族丧葬习俗
宁夏汉族丧葬礼仪,除去和尚、尼姑进行火葬外,一般为土葬。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汉族大都实行火葬,农村及山区则以土葬为主。公墓,家族墓地日渐减少。
宁夏汉族丧葬礼仪程序如下:
穿老衣汉族将丧事称做“白事”,亡人咽气前要为其洗脸、洗手、洗脚。男的要剃头,女的要梳头,然后给亡人穿上未沾过身的新衣,俗称“老衣”。但忌穿皮衣和棉衣。亡人咽气时嘴里给含一枚硬币,叫“口含钱”,民间俗话说:“银钱挣了千千万,死后落个口含钱。”
停尸亡人咽气后,为其整形,让口眼闭合,然后头向门停在铺谷草的高床上,脸蒙白纸,身盖白纸被,谓之“停尸”。家人为死者烧纸谓给死者送“买路钱”;在死者头前放一张小桌,摆一碗米饭,上插一双筷子,叫“倒头饭”;要摆上馍馍和水果等供品,并摆5个小面饼,叫“打鬼饼”。烧香点长明灯,将死者枕头拆开把枕内荞麦皮倒在大门外路口,路人便知此家有丧事。
守灵在屋内或门口设灵堂,在死者尸体边铺上麦草,死者子女(一般为儿子,俗称“孝子”)昼夜跪在麦草上,一则陪灵,二则陪吊唁者给死者叩头,并为亡人烧香点油,不能使其灭掉。
戴孝亡人一抬下地,孝子便穿上孝衣,手提丧棒(40厘米长的小木棍,用白纸剪成锯牙形)向亲戚家“报丧”,报丧者要向亲邻叩头。凡来吊丧的亲戚要出礼钱,一般邻居端来一盘馍馍。双亲一人去世者子女缝半截白鞋,父母双亡者要将鞋全部缝白。嫡孙辈仅缝白鞋头。
入殓死者当天日落时即要入殓(即放入棺材内),一般停尸夏天不得超过三日,冬天不得超过七日。埋葬日期一般要请阴阳先生推算,遇到同村或邻里办喜事时,要避开时间。
出殡出殡(入葬)的前一天下午,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预约好道僧(一般为五六人),吹鼓手(一般为三人:两人吹唢呐,一人敲鼓。吹奏的曲子主要是《秦雪梅吊孝》《哭灵堂》《招魂曲》等)开始做道场、念大经。念大经时设“灯碗城”,过“奈何桥”,一直要念到第二天下午入葬之前,为亡人消灾免罪,超度亡灵,以使亡人在阴间平安。出殡当天下午(俗称“午时三刻”)“盖棺”。盖棺时,直系亲属跪在灵前,由木匠给棺材钉钉,此时,孝子哭喊“爹哟(或妈哟)避钉呀!”在山区,老人去世清早出殡,少年夭折午后出殡。汉族出殡前要用饭,俗称“送葬饭”,有送葬不空腹之说。起灵时放鞭炮,鼓乐哀曲前行,纸火随后。由村中八个外姓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长子扛引魂幡扯纤,手持丧棒而行。一路撒纸钱(“买路钱”)。一般送葬讲究来去不走重路。遇桥喊亡人“过桥”,遇水喊亡人“过水”。20世纪80年代后孝子一般抱着亡人的照片走在队列的前面,或者站在车厢里棺材的前面。
下葬到了墓地,先请风水先生(阴阳)定坟墓方位曰“选茔”,然后开始挖坟,坟坑挖好后,把“粮饭罐”放入墓穴里棺材头前的小洞里,同时放入其他生活用品,再请风水先生确定好棺位后,棺材放入墓穴.在上面撒些银币或大米、麦粒、高粱等,叫“撒五色粮”,以示后人有钱有粮。棺材下葬后,先由死者舅家娘家及儿孙各抛土三锹。然后众人用土掩埋并堆成坟堆,坟堆在地面的部分呈圆锥形,用木杠轻轻拍实,叫“圆坟”。家属烧掉花圈等祭奠品叫“火化”,然后,众人围坟转三圈,叫“转坟”,之后,孝子将丧棒插在坟前,下葬仪式结束。宁夏汉族有以家庭立茔地、结发夫妻合葬,打坟的人不能把工具直接传给第二个人,应扔在地上,由接者自取等习俗。送葬这天,死者家中要设素宴待客。当晚,子女把用香油、面糊、葱花拌成的汤,俗称“迷魂汤”,泼在坟墓四周,叫“泼汤”,以示让死者喝了迷魂汤不用操心家中事。圆坟三天后,子女带上纸到墓前焚烧,并为坟墓添土压实,再次“圆坟”。
做七亡人下葬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谓之“做七”,头七天内天天烧纸,之后每七天烧一次纸,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其中第五个七日祭奠方式较隆重,除家祭外还要请道士设醮诵经,超度亡灵。百日时,再烧一次纸。一年后,每年的“祭日”,都要烧纸祭祀。第三年再圆坟,给坟堆添些新土。川区一些地方,给亡人做七时如果没有念过经,就在亡人去世多年后,在亡人的忌日请道士补经,又叫“拔苦楚”。
20世纪60年代后丧葬礼仪逐渐简化,城市用追悼会代替吊孝,用遗像代替死者牌位,用花圈挽幛代替焚香摆供,用臂佩黑纱(父丧佩左臂,母丧佩右臂)代替披麻戴孝。多数实行火葬,将骨灰盒葬于汉民公墓。在乡村,丧葬礼仪中的一些繁文缛节也逐渐简化,但基本程序仍变化不大。
丧葬习俗中的禁忌
宁夏汉族讲究春夏秋冬入季前18天不葬埋亡人,俗称“土旺”。先在地面用土坷垃将棺材砌住,等“土旺”期过去后再择吉日葬埋。宁夏川区一些地方青少年及未成亲者夭折后只备棺木装殓,不行葬礼,不能安葬于祖坟茔内。20世纪50年代前,禁止亡夫之妻在百日内改嫁,禁止亡妻之夫在百日内再娶。祖先去世百日内子孙不穿红戴花不娱乐,亡人家庭一年内不办喜事,三年内不贴红对联。忌人亡在外而尸棺进居室,忌长辈死后不满三七到别人家去串门(闲聊天),忌死于非命的人进入家族老坟,忌说长辈“死了”,一般说“下场了”。山区有些地方年轻人自缢、服毒或血崩而亡,葬埋时要启棺,焚烧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