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宁夏岩画
48515000000001

第1章 人类早期文明的密码——岩画

岩画,有“人类原始艺术之门”和“人类童年生活记忆”之称。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它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原始人类以图画为语言载体,表达、记述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巫术仪式、狩猎活动、生殖崇拜、祭祀等精神生活、经济活动与社会实践,是原始思维、原始观念和原始社会形态的反映。遗存至今的各种史前岩画,就是当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刻画在岩石上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广的国家,从岩画分布面积与宁夏国土面积的比例来看,宁夏岩画分布密度之大在国内实属少见。宁夏的岩画分布密集,且数量多。粗略算来,宁夏岩画有数万幅之多。从最北边的石嘴山地区到贺兰山一线的贺兰口、青铜峡、灵武、中卫、同心,甚至固原市西吉县,都有岩画分布。现已查明的有五大岩画带:贺兰山岩画带、中卫大麦地岩画带、青铜峡岩画带、中卫香山岩画带、灵武横山岩画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山岩画和大麦地岩画。

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千米、从北到南的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等山口中,共20多处,画面总数在万幅以上,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以乘骑征战的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中卫岩画。中卫市地处黄河前套上首,西临腾格里沙漠。其岩画分布于苦井沟、大麦地、东沟、钻洞子沟和大通沟五个岩画点,其中以大麦地岩画最为著名。

大麦地岩画在中卫市沙坡头境内卫宁北山上,有1万多幅。其中创作最早者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4000年到1000年,是卫宁北山岩画的代表。内容有狩猎畜牧、战争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灵、手足蹄印、男根女阴、图案符号等,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画廊。

该处岩画数量多、分布密集,集中分布在15平方千米范围内,有3000多组,展现个体形象8453个,平均每平方千米遗存图像200多组。在岩画密集地段,几乎每块石头上都有岩画,而且不少岩画还是叠画在其他岩画上,画面极具层次感。大麦地岩画多是实物的象征图形,虽为凿刻和敲击而成,但制作精美,形象朴拙生动。

与贺兰山岩画比,大麦地岩画的群体性场面更多。羊群、围猎、动物争斗,无不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其中最大的一幅长达9米,高1.2米,有近百个图形,描绘了游牧、狩猎、舞蹈各种场景,表现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被学者称为“游牧长卷”。大麦地岩画中有少量的表意图形与符号,通过象形、会意的图画符号,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如在一幅岩画里,右上部为一只羊,左上部为一个人面,其中部为S形符号,下部为一横符号,描述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这些文字的来源可能与中华民族的先民有关,也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有关,甚至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有学者推断它是古汉字的前身,应该属于早于甲骨文字的原始汉字。

宁夏山川遍布的岩画,是早已逝去的史前时代的历史见证。原古人类通过在坚硬岩面上的凿刻涂抹,以图画形式记载了他们的生存斗争、经济生活、社会实践和思想观念,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他们通过岩画向我们转述了祖先的文明,将人类的文明源头在现有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好多万年。因此,岩画是原始人类的图画语言,是人类文字创生的源泉,是史前时代的史书,是研究重建人类史前史不可再生的珍稀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