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兰口岩画中发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两个人面,上为伏羲,下为女蜗,其蛇身交尾,原始性强烈。这一组交媾造像高居山石之上,鸟瞰千山万壑、大河上下,体现了无与伦比的威严。这幅造像至少产生于新石器早期,比贺兰口其他造像早两三千年,可以说是现今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最早最原始的伏羲女娲造像。
伏羲、女娲是我国上古社会的两位始祖神,传说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无所不能,教人们结网捕鱼、耕作,定礼制、绘八卦,鼓瑟作曲甚至做饭。相传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变。关于她的传说,最著名的是造人和补天。某一天,她经过黄河河畔,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了原本一片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于是女娲抟土造人。最初是用黄泥一个一个地捏出来,后来是用绳索在泥浆中甩动,溅出的泥点都变成了人。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世界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另一个与岩画内容有关的传说是说早在远古洪荒时代,天塌地陷,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天水相连,世上大部分人都在灾难中死去,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俩。为了繁衍人类,盘古命这对兄妹结为夫妻,他俩不肯。后来想出用占卜的办法,让伏羲、女娲各在东、西山头上,分别持一扇磨,从相反的方向往下滚,如果磨合到一起,他们就担任起传留后代的任务。开始两扇磨一扇向东,一扇向西,但到山下两扇磨却改变了方向,在两山之间洼地处相合在一起。伏羲、女娲不敢违背上天的旨意,于是结为夫妇,生了许多儿女,成为人类的祖先。为了让儿孙们安居乐业,女娲又不辞辛苦,炼五彩石,补被共工所撞破的西北天。这一美丽的传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但发祥地在哪,其说不一。
据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形象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流传较广则是在汉代。两汉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兴旺,人们生前享乐,死后厚葬,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汉代出土的伏羲女娲造像,有名的有南阳画像、武梁祠造像等。这些造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头部和上身尽管千变万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服饰特点,但下身却都如同蛇尾或龙尾相交。这种正是龙蛇图腾崇拜的具体反映。此外,在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类似内容的绢画,这些绢画出自高昌国。画上的服饰是西域样式的,而下部两蛇相交却是中国古式,同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伏羲女娲大同小异,表现了黄河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完美结合。在西南地区瑶、壮等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其先祖也是人首蛇身的兄妹。
贺兰口的这幅伏羲女娲岩画既是古人生存与繁衍意识的反映,也是生命崇拜与生殖崇拜集体意识的表现。尤其可贵的是,这幅岩画及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还证明华夏文明的源头就在黄河流域。